词自诞生至今尚未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谱 (一)

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按曲填词

人们把作词,称作填词,而不叫写词。填者必有所依,所依者谱也。词从产生之时就是用来歌唱的,必须合乐可歌,歌词填写所依据的各种音乐曲谱,称作乐曲谱。

有一首老幼能详的歌曲,“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尾巴,一个没有脑袋。真奇怪。真奇怪。”

在北伐时期还曾经出现过一首《北伐军歌》又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在土地革命时期也出现过一首《打倒土豪》“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真欢喜,真欢喜。”

大家都会唱吧!因为它们都依据同一个乐曲,只是歌词不同而已。以今喻古——词在晚唐、宋、元时都是如此依乐曲谱而填。

宋朝词坛,兴盛繁荣,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不仅依曲填词,也有先写辞后谱曲者,其中姜夔、周邦彦为杰出代表。人们惯称”唐诗宋词”,虽然当时宋人仍将其称为”诗余”“小道”,但毕竟赢得了与”唐诗”并列的盛誉。

词所以繁荣,也是其通俗化大众化的结果,使之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懂音乐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在文人士子中亦是如此,尤其是靖康之变,北方沦陷,都城南迁,社会剧烈震荡,南宋初年禁乐,“天下不闻和乐之音者一十有六年。”(铜阳居士《雅歌词序》)以及其他诸多原因,词的发展渐趋呆滞下滑,虽有辛弃疾等人峰峦突兀,苦撑大局,但南宋后期词乐的消亡颓势依然难以挽回。金元词坛,去宋不远,遗风犹存,但衰败之象益甚,故至明朝词坛多有“越律出格者”。

历代论词者,大多认为明代“词学道微,不独倚声无专家,即能分句读者亦少”。词乐或者说乐曲谱逐渐消亡后,词并未消亡,而是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浴火重生,完成了从乐曲谱到格律谱的蜕变。其中,明代词坛诸子,在艰难探索中,摸索前行,革旧布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越律出格”,是探索过程的必然,“词学道微”,也只是探索过程中的茫然和艰辛。可以说清初词学的高峰,特别是词谱、词韵上的建树更是建立在列朝词人付出的基础之上,其中明人功不可没。如果说明周瑛的《词学筌蹄》是格律谱的雏形,那么明张綖的《诗余图谱》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谱开创者。张綖以○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以上白下黑的圆圈代表平而可仄,以,上黑下白的圆圈代表仄而可平(因头条的草稿箱无此功能,只能以文字表述),逐字逐句标明字的平仄,来描述词的声律.并附於所依词作,用于示范和指导填词.这种直观的图谱形式和谱词相互印证的方法,奠定了后世词谱编篆的基本体例和原则,使填词变得有章可循,也是词乐消亡后,转向按格律谱填词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后人竞相续补《诗余图谱》,可见影响之深远。为词在词乐消亡后,以格律词的形式复兴,奠定了基础,应是明代词坛一大贡献。清代是格律词的高峰,词学全面发展。在词源、词体、词论、词谱、词韵、词乐、本事、校勘等诸方面的研究和建树,蔚为大观。而词人之夥,词作之众,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清初对词体内在规律不断探讨,使格律词的规范日臻完善。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万树《词律》刊行,将格律谱漫长的实践过程加以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体系。二十八年之后,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举朝廷之力,由王奕清领衔编撰的《钦定词谱》问世,不仅使《词律》的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也体现了对这种理论体系的官方认可。此后虽有多种词谱问世,包括广为流传的《白香词谱》,亦不能出其右。

词的乐曲谱消失后,后人填词依照唐宋词人所留词作的平仄,逐渐走向按格律填词的转变。各种词谱,纷纷问世,前有明张綖《诗余图谱》,程明善的《嘨余谱》,后有清赖以邠的《填词图谱》,乃至万树里程碑式的《词律》相继刊行。同时词韵也从诗韵、曲韵中脱颖而出,自成体系。如李渔的《笠翁词韵》,吴烺等人的《学宋斋词韵》,沈谦的《词韵略》,仲恒的《词韵》等等。此时填词要件构成,仅一谱一韵而已。词不再是音配宫商,而是字配平仄;从依词乐付唱,变为依字句吟诵。《钦定词谱》将词的格律定义为“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陈邦彦《御制词谱序》)。

现存词谱有一个共性的问题

但无论哪种词谱都存在着一个共同性的问题——不以明清词作为校谱的依据,也就是说不以完全脱离了音乐的词作参校词谱。这样的词谱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谱。

况且,唐、五代、宋存词约二万六千余首,如果把金元词都视为乐谱词的话,总数也不足三万五千首,而明词存有二万五千首,《全清词》已出顺康卷及其补编收词六万首,嘉道卷收词五万首,清尚有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中经民国至今,应不少于十万首。这样格律词总数二十三万五千首,是乐曲谱词作的六倍还多。仅在《钦定词谱》成书时格律词业已高达十余万首。

这可能与编撰者或因厚古薄今的指导思想作祟,或因当时主流词派的取向有关。清初词坛竭力推崇宋姜夔和张炎的“清空”风格境界及词律主张,形成“家白石户玉田”的现象”,他们认为:“词至南宋始极其工”,“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清朱彝尊《词综.发凡》)“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声玉田差近。”(清朱彝尊词《解佩令》)认为词只有讲求宫调,恪守音律,协调阴阳,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这是一种把词重新变回音乐文学的企图。但其流风绵长,以致道光年间谢元淮所撰《碎金词谱》,调分宫商,左列四声,右列工尺,不惜用曲调之宫商,昆腔之唱法,谱示唐宋词作。直到光绪年间,仍然有人说:“一词有一词之腔,后之撰谱者,当列五音,而不应列四声,当分宫商之正变,而不应列字句之平仄,当列散声增字之多寡,而不当列一调数体之参差。”(清江顺詒《词学集成》)。窃以为正是这些原因使得《钦定词谱》等与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谱擦肩而过。当然不以为然者也大有人在,写《艺槪》的刘熙载有《虞美人》词云:“填词有意夸工巧。工处还非妙。要全本色发天机,试问桃花流水岂人为。...”。

清初是格律词的成熟期,时至今日,订谱者似乎刻意回避以明清词校谱,无意中置格律谱于乐曲谱的从属地位,这些忽略了二者的异同,也忽略了格律谱的独立性。宋之乐曲谱与清之格律谱是互为因果,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重要阶段,所以,排斥以清词(包括探索阶段的明词)校谱,不仅忽略了格律谱的独立性,而且这样校订的词谱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谱。

词律较格律诗灵活,格律词较之乐曲词更灵活。那么明清词校入后的词谱是什么样子,与以乐曲词所校的词谱有何异同?我们另章再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