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去违约合同,才能改写困顿的人生
夏日,刘意守在单位起草合同,文本正常,还需要修改一些措辞。
抽屉里放着一堆旧合同,翻来翻去,每份合同里都有的“免责条款”甚是吸引人。
签合同的双方,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违约,卖货的想拿了钱不给货,买货的想拿了货不给钱,彼此不放心,所以就用合同约束对方。同时,一个更大的平台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用于批量监督合同的执行。人类社会目前的合作模式多数就是这样。
复制黏贴,免责条款为:“如因火灾、旱灾、地震、风灾、大雪、山崩、战争、动乱、政府干预、罢工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不能履行合同或延迟履行合同的一方不负违约责任……”。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刘意守点燃一支烟,陷入了沉思。
人到中年的刘意守变得沉默了,闪烁的屏幕,照亮了那张被生活痛扁的脸,猛然间刘意守又有了新的发现。
如果人生真的有命运,我们是不是在出生的时候就签了一批合同,并且用一生去执行这些合同。
每一份合同的合作方都不一样,合同也有长有短,事情有大有小,合同执行完毕,双方则各自收获了物质金钱爱恨情仇。
虽然每个人的合同内容五花八门,多少不一,但所有人都有一份最大的合同,都有一个共同的甲方,那就是天地自然,合同的内容也都一样:出生入死。
人类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外化着自己,从身体结构、思维方式到行为模式。这种在不同层次的模式套用,是受限于人类的智商,还是另一个自然规律呢。
比如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底盘是躯干,四个轮子是胳膊腿,驾驶员是大脑;又如,计算机的心脏是CPU,主板是躯干,硬盘是大脑,显示器是脸,摄像头是眼睛,耳麦是耳朵和嘴巴。这是看得见的结构的外化。
人用眼耳鼻舌身收集信息,集中到大脑进行处理,指挥行为,对应的,人类社会也同样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这是看不见的模式的外化。
烟雾缭绕中,刘意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
既然所有的一切都存在着模式对应关系,那么,合同约定和一个人共同产生一段感情、友情,也可能是一群人共同去做一件事。合同中约束双方的条款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呢,合同内容完成,则缘分消失,而那些免责条款就一定是促使缘分提前消失的条件了。
人生的合同,有些没有选择不得不为,有些是主动而为,一些合同带来益处,一些合同带来的则是伤害。对于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合同,能否找到免责条款,在生活中违约而免于惩罚呢?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一桩桩的事,不就是人生的一份份合同么,随着看破真相并放下,就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利的事情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能没有原本的影响,相当于得到了免责。
比如,我们在某次疾病后幡然醒悟,改变生活习惯,饮食、作息规律,不暴饮暴食,增加体育锻炼,整个体质得到了增强,避免了原本可能发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我们的三高合同违约了,但是没有得到自然的惩罚,相反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这一切都得益于新的认知。
窥一般而见全貌,由此推断,一切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合同,都可以通过认知改变,认知的深度对应着收益,可以变坏为好,甚至避免不利的事情发生。
烟头忽明忽暗,刘意守在烟雾缭绕中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