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绪彩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如何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点话题,长期以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现代教育改革对课堂教育提出了强烈挑战--培养创新,发展个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创新,是在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中的创新,创新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
一、创设环境,培养创新
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记忆力增强;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理封闭,无创造可言。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创新的宽松环境尤其重要,而“平等对话”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师生双方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前提。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不敢面对,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扼杀他们的求知欲及创造潜能。只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得以施展,才有大胆提问的勇气和机会,从而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努力创新。如《看雪》一课的教学中,让同学们把自己当做是台湾的孩子们,“当你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雪景后,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以来,同学们都纷纷发言。有的说:“老师,您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见过的?”也有的说:“我们都没见过真的雪,您怎么见过真的雪呢?”还有的说:“我也想去看看真的雪,去摸一摸真的雪是不是和棉花一样软软的。”......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其价值是高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而学生提问的过程也正是他们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创新能力主要靠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这种习惯,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在教学《动物过冬》一课时,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中,直接提问: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回答:
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动物过冬的方法。
我也想知道课文中讲哪些动物过冬,他们是怎样过冬的。
通过课题分析,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拓宽想像,培养创新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1、在 “说”中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些精练处或一笔带过的地方想像其具体情节并展开详尽、细致的描述。或是给故事加新结尾,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独立的思维过程。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让同学们说说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它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一过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个个思维活跃,有的说:“听了妈妈的话,懒狮子会像另一个小狮子一样整天练剑习扑、撕、咬,非常刻苦。”有的说:“听了妈妈的话,懒狮子还是懒洋洋的晒太阳,直到有一天,险些被猎人捕去,它才知道自己也应该练习本事来保护自己。”这一节看似平淡的课堂,经过同学们的唇枪舌斗,好像变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演讲会,课堂充满了活力,同学们的创新想像力得到了扎实的训练。
2、在 “写”中创
在新编语文教材中都选入了一定数量的诗歌或儿歌,这些诗歌大都琅琅上口,词句优美,符合儿童的口吻,多数学生在入前都能背诵许多儿歌,在学完诗歌以后,如果能让他们自己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时,让同学们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写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有同学这样写道:桔子妈妈有办法,她给孩子们穿上黄皮袄,只要人们剥开它,就会蹦出几个胖娃娃。这样以来,不仅发展了孩子们的想像力,而且还起到了练笔的作用。
3、在 “画”中创
喜爱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它能形象而又直观地反映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如果能把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方式带进课堂里,这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如学完《四季的脚步》一课后,我让孩子们动手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季节,然后再给自己画的画配上文字,读给同学们听。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得到了落实和延伸。
4、在 “唱”中创
唱歌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活动。一篇好的课文就如同一首动听的歌谣。但是孩子们唱好一首歌要比记住一篇课文容易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音乐带进我们的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中唱,在唱中创呢?如我在教学《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秋天的景色和特点。我就鼓励同学们自己根据《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改编了一首《秋天在哪里》,其中一位同学是这样来唱得: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高高的蓝天里,这边稻子熟了,那边树叶黄了,还有那往南飞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叽叽喳......还有那往南飞的小燕子。在这一片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不仅轻松的掌握了秋天的特点,而且还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创造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