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上朝带100名侍卫,是防护的需要?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的形象一向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照理说应该是非常低调谦卑的。可《晋书》却记载,东晋简文帝让桓温依照诸葛亮的旧例“甲仗百人入殿”。

所谓甲仗,就是身穿铠甲、携带兵器的士兵。诸葛亮居然有这么大的阵仗,上殿都带一百个全副武装的将士。这么做,是过分谨慎小心,还是不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

其实,这甲仗百人,在当时的情境下,具有多重重要作用。

甲仗百人,第一个作用当然就是保护诸葛亮。这不是过分小心,而是诸葛亮真的不能有半点闪失。

众所周知,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战争,意图夺回荆州。但是夷陵一场大火,让刘备的主力严重受损,自己也受到沉重打击,于次年病逝于白帝城。

刘备临终时托孤于诸葛亮,这时候的诸葛亮可谓临危受命。要知道,蜀汉建国还不到三年,内部根基尚且未稳,更兼与曹魏向来势同水火,又和东吴反目成仇,真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此时的新君刘禅年仅15岁,没有能力掌稳军政大权,能够让蜀汉对内稳定、对外安全的关键就在诸葛亮身上,一旦诸葛亮有什么闪失,蜀汉恐怕就会立时亡国。

这种观点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自刘备入蜀以来,益州内部派系林立,有关羽、张飞、孙乾、简雍这些从刘备创业初期就追随的中原集团;有在荆州时投奔,以诸葛亮、蒋琬、费祎、魏延等为代表的荆州集团;有法正、彭漾等世代生活在蜀中的益州集团;还有刘焉担任益州牧以后从外州入蜀的,以李严、吴壹、许靖为代表的东州集团。这些人互相都有利益冲突,难以平息。

随着中原集团人才逐渐凋零,荆州集团成为刘备信任的核心。同时,他最信任法正,还立吴懿的妹妹为皇后拉拢益州、东州集团,一度相安无事。

但这种关系不能长久维持,于是诸葛亮力排众议,制定《蜀科》,以法家思想严刑峻法从严治蜀,弄得益州人不敢反抗。而这一切,随着益州集团唯一得宠的法正和刘备本人相继去世,平衡终被打破,诸葛亮随时可能面临那些被严重打压的益州本土势力的报复。

同时,刘备遗命掌内外军事的东州集团代表李严,也逐渐不满于现状,开始谋求更高的权势,“亮主严辅”的格局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反目成仇。

而自东汉末年以来,被刺杀的大人物数不胜数。丁原、董卓、郭汜、樊稠、孙策、张飞,全都死于身边人的刺杀。连刘备早年做县令时都遭遇过刺客,所幸刺客被刘备仁德感化未下杀手而已。

蜀汉虽有蜀道天险,可挡曹魏、东吴等外敌的千军万马,却难防身边刺客寸铁出其不意。诸葛亮的继任者之一费祎,也是这么糊里糊涂被杀,连幕后黑手究竟是曹魏,还是己方的姜维都弄不清楚。诸葛亮的重重保护,难道不需要吗?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目的只是保护诸葛亮,真的需要一百个被甲执兵的卫士吗?

要知道那可是到大殿上,在朝堂能有这么多危险?毕竟千军万马不可能跑到大殿上刺杀诸葛亮。就算有个把身手极好的刺客闯入宫中,二三十人也足够把诸葛亮保护得滴水不漏。

其实后世这种例子很多,包括《晋书》中桓温的甲仗百人入殿,桓冲(桓温之弟)和谢安甲仗五十人入殿,《宋书》中刘裕在东晋末年甲仗百人入殿,甲仗入殿几乎是权臣达到一定地位以后的标配。

所以,这甲仗百人更大的意义不是保护,而是一种礼仪,用来震慑百官,宣誓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的地位。

正如刚才已经说过的,刘备死后,蜀汉内部暗流汹涌。这个时候要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就必须树立一个绝对权威,那个人当然必须是接受刘备托孤重任的丞相诸葛亮。诸葛亮素来从严治蜀以压制蜀汉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这甲仗也是一样的作用,用极大的阵仗在朝堂上压制那些试图争权夺利之人。

这样的方式当然不“民主”,但在乱世之中,尤其是蜀汉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与此同时,从后主刘禅的角度而言,允许诸葛亮甲仗百人入殿,也体现了自己对丞相的绝对信任。无论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刘禅还是诸葛亮自己,这个结果都明确呈现了君臣一心,不容外人挑拨。

当然了,后来晋朝桓温、刘裕等权臣仿效诸葛亮,也带着一百个全副武装的将士入殿,就不是什么一心为公、君正臣贤了。

他们是在用诸葛亮的旗号,满足自己独揽大权、一手遮天的野心。言下之意,诸葛亮这个千古闻名的忠臣都这么干,我仿效他总没错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