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地理人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我们地理人眼中的冬至是什么样的呢?
1、地理人眼中的冬“天”
冬天是什么样的天呢?这个季节,这个节气,有不少地理的奥秘。
关于冬季
(1)天文学上的冬季:北半球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6、7、8月为冬季。
(2)节气意义上的冬季: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冬至至春分为冬季。
(3) 气候学上的冬季: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算作冬季。
关于冬至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自冬至起,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而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
我国古代对冬至的观测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它由垂直的“表”和南北平放的“圭”组成,根据立竿见影的原理,通过测定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表影长度的所在,进而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地理人眼中的冬“景”

冬季,北方的哈尔冰冰天雪地,各种各样的冰灯流光溢彩,而南方的广州,花市上的鲜花为春光增光添彩。南北为何风光差异如此之大呢?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2、推荐两个看冬景的景点。
1、吉林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
吉林冬季气候严寒,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至零下20—25℃,尽管松花湖面上结了1米厚的坚冰,而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零上4℃。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锅般地腾起浓雾。和冷空气融合交锋,便形成了壮观的仿若童话世界的雾凇奇景。
2、中国雪乡
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海林市。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从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连绵,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
雪乡为何多雪?这与当地的地形、气候密切相关。
雪乡位于山区小盆地,海拔在1400米左右,每当日本海的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在此交峰,受地形的抬升和下沉作用,便会产生大量降雪。山区小气候使积雪经久不化,把这里变成了“雪盆”。
3、地理人眼中的冬“灾”
1、寒潮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中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寒潮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也可以缓解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寒潮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2、海冰
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在海面上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亦包括进入海洋中的大陆冰川(冰山和冰岛)、河冰及湖冰。海冰过多时可能会导致海港封港,堵塞航道,挤压船舶等问题。
3、冻雨
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C,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4、雾霾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有三个:
1、污染源: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2、气象条件: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3、地形条件:地形封闭,不利扩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