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易经》这本书

与《道德经》相比,《易经》自然博大广深得多。

最通行的说法,《易经》一书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伏羲画出了八个基本卦,即八个三画卦,乾坤艮兑坎离震巽;

商末文王被纣拘押羑里,在狱中苦思冥想,重八卦而演绎成六十四卦,并可能加上了卦爻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为便后人读研,为卦、爻辞作了传。

伏羲时为远古,文王时为中古,孔子时为近古,是为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矣。

这个说法至少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

《易经》是早于《道德经》的,老君为周守藏室之史,我想他老人家读过《易经》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他在《道德经》里也有“善数不用筹策”的句子,这话后来被孔子演绎为“善易者不卜”,这样看,老君也是一位易家高人。

所以,为了更好读懂《易经》,有必要先对《易经》做个拆解。

伏羲时:《易经》只是八个基本的三画卦,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代表着自然界八种基本的事物:天地山泽水火雷风。

文王时:重成六十四卦,加上卦、爻辞;每卦六个爻,由下而上依次为初二三四五上爻。

以上部分,是《易经》的核心部分,即“经”。

孔子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与弟子们为“经”作了“传”,成为“易传”;也就是“十翼”。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因《易传》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故称'十翼'。《彖传》就是解释'卦辞'的话。

了解了以上的一些概念之后,才能为读懂《易经》做一点铺垫。

当然,在《易经》的学习之中,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但只要我们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就会有所收获的。

期待与有易緣者切磋共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