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五) 2024-06-24 10:41:23 语用+文化常识+诗歌+实用文 (时量:50分钟 分值:4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① 。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③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5.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第二期节目因为剪辑失误,使得其中一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作了修正,并下达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肃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答:二、文化常识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宫。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C.在古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有时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指的是后一个意思。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D.薨,是古代对死亡的一种隐晦的说法,指的是古代的诸侯或者官员去世。三、诗歌鉴赏(形象)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点绛唇 县斋愁坐作【注】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篆横轻雾”这一视觉形象已将词人引入梦幻之中,“梦逐芭蕉雨”这一听觉形象又使词人在梦幻之中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B.“梦”字将词人追寻“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动化了,从而强调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为表现愁情而设景。C.“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写词人仰望室外,只见天高云淡,孤鸿远去,听见那雁声凄厉,如泣如诉,好像替幽人低语,倾诉衷肠。D.大雁秋去春来,还有归乡之时,而他自己却是羁臣远谪,难得返乡,故词人感慨道:“归不去。”这三字包含了很多悲哀与辛酸,很多惆怅与愤慨。(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材料一: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材料二: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家里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材料三: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9.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10.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C.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D.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则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11.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答:上下滑动查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厚积薄发”。“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故答案选C。2.答案:A 解析: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B、C;D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所以选A。3.答案:解析:选项A、C,不合逻辑,“约”与“左右”矛盾;选项C、D,“突破……系统”搭配不当。所以选B。4.答案:(1)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2)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3)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5.答案:(1)“曲解”改为“误解”;(2)“下达”改为“发表”;(3)“认可”改为“谅解”;(4)“散布”改为“传播”;(5)“严肃”改为“严谨”。6.答案:B 解析:B项,“既望”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7.答案:D 解析:D项,“或者官员去世”错误,应该是“有爵位的大官死去”。8.答案:(1)B 解析:第(1)题,B项,实际是针对“逐”字所做的正确分析,说成“梦”字是错误的。(2)无数的乱山,落日的余晖,荒芜的城池,苍茫的鼓声,渲染(烘托)了纷乱凄清的气氛,意蕴悠长,表达了词人愁苦哀伤的心情。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项,“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说法错误。B项,“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错,原文是“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D项,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项,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体把握有误。C项,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D项,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11. 答案: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原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党总支书记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学校党委副书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做出评价。【声明】转自“振南风”公众号,教学分享使用! 赞 (0) 相关推荐 躬耕太行,矢志不渝 --电影《李保国》观后感 难忘夏末秋初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奔赴文化中心,去看了一场电影--<李保国> 在观影之前,我对李保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女儿的一个同学就在河北农业大学就读,他和一帮孩子到我 ... 聂朝霞: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昨日,袁隆平老师以91岁高龄去世,举国哀悼,我们也沉浸在悲痛之中. 谨以我太太聂朝霞20年前发表在<新民周刊>的通讯,怀念这位国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 走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聂朝霞 ... 岗上岗下的感觉 住在岗底山里的那个夜,天真的很黑,是的,很久没有这样漆黑不见五指的感觉了,远处的山色是黑的,远的是黑的,近的也黑的.而这山乡的环境却到处都是静的:春天的岗底空气很是湿润,打开窗不时感觉飘来一阵阵花香的 ... 农村装天然气有补贴,干净又方便,为啥好些村民不愿意?有答案了 文/农夫也疯狂 在农村里近些年的改变还是比较大的,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是一点不夸张.如今的农村不仅家家户户都通电了,村里也通了水泥马路,不少家庭还盖了新楼房,卖了小车.在一些靠近城市的农村,其实和城市里的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五) 每日一练(五) (时量:50分钟 分值:48分) 第一部分(语用+散文) 时量:30分钟 分值:2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子号"是由我国科学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七) 每日一练(十七) 语用+默写+诗歌+断句+实用文 (时量:50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自立是国家自立的基础,科学自立的前提是科学自信.改革开放四十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八) 语用+默写+诗歌+断句+图文+实用文 (时量:50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九) 语用+默写+文化常识+诗歌+实用文 (时量:50分钟 分值: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农业文明时代,绿水青山是真实的自然景观,金山银山则是悬设的物质财富梦想.虽然人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六) 语用+默写+诗歌+图文+翻译+实用文 (时量:50分钟 分值:4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前面两种一文一武.亦静亦动的方式不同,在文艺复兴之后,还有一些文人向儿童投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一) 语用+默写+诗歌+翻译+论述文 (时量:45分钟 分值: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九) 每日一练(九) 语用+默写+诗歌+断句+论述文 (时量:40分钟 分值:3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十) 每日一练(十) 语用+默写+诗歌+断句+论述文 (时量:40分钟 分值:4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7月5日,北京水立方.北京蓝箭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旗下最 ... 每日一练 | 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六) 每日一练(六) 语用+散文+默写+古诗 (时量:50分钟 分值: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最炙热到最寒冷,这些行星让您感受什么是冰火两重天.在很多人的心中,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