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加快乡村发展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大学2020年乡村振兴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以“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参会并发表了题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功能发挥”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摘编:
我们都知道,城市和乡村都有不同的功能,而这种不同的功能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城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的关系。这就跟一个人一样,一个人有五脏六腑,有五官四肢,哪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哪一个都有他自己特定的功能,人的脏器或者器官如果在某一个方面不能发挥功能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成了病人了,甚至成了残疾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城市和乡村无论是哪方面,只要他的独特功能没能得到很好地发挥,那么这个国家发展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呈现出病态甚至残缺的现象。
理解乡村振兴,除了要认识到乡村振兴必然包含着要加快乡村发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地发挥好乡村自己独有的功能。乡村独有的功能就在于这种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而这种功能又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发挥乡村的功能可能是乡村振兴最该振兴的地方,也就是振兴乡村应有的功能。
乡村的功能和城市的功能不一样。城市的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在要素的集聚和融合的基础上去推进各种各样的创新。所谓城市一定是人口集聚、资金集聚的地方。那么在这种要素集聚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融合、创新,推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理念、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以此来引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社会的增长,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增长极,这是城市的功能。但乡村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乡村的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在守护和传承这个国家乃至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脉,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夯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
具体来说,我一直认为乡村的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功能,就是必须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
这是乡村特有的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当然也是这个国家不能或缺的功能。城市越发展,城市集聚的人口越多,乡村所承担的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职能就会越来越重要。
第二个方面的功能就是乡村承担着为整个国家,当然也为城市和乡村自己,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功能。
城镇算在一起在整个国家的版图上所占的比重不会太大。像我们国家,600多个城市,1500多个县城,再加上2万多个建制镇,这些城镇所占用的建成区面积,到目前大概是12万平方公里,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讲,城市所占的比重当然就相当低,总体来看,在2%到3%之间,那么也就是说国土的97%以上是乡村。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讲,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这个重点任务显然不在城市,承担起这个职能的主体是乡村。
乡村应当承担的第三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城市是人口和要素集聚的地方,也是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地方。所以城市的文化是融合型的,多元化、多样化。而乡村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历史的传统,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化。所以国家、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不能够传承下去,很大的责任也在于乡村。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去解释一下乡村的这些主要功能到底发挥得如何,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乡村的发展,而且决定整个现代化的进程。
对于第一个功能,就是从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这个角度去看,应该说我们的乡村还是很了不起的。
中国的人口现在增长到了14亿,但是基本上我们吃饭穿衣以及其他需要农产品的地方,绝大多数还是都能得到满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发展是举世瞩目。就像今年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新冠疫情的冲击,造成了这么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粮食还是创造了历史新高,今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3390亿斤,折过来,就是接近6.7亿吨。这是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今年粮食的进口,包括大豆在内可能也会创历史的新高。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前10个月大豆进口量已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7%。到了11月份末,大豆进口已经超过9000万吨,因此全年很有可能在1亿吨上下,这也是历史新高。小麦、玉米、高粱,这几个谷物品种的进口,前10个月的进口量都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全年进口量。总体上说明我们的粮食现在还是总量不足,结构矛盾突出。
口粮没有问题,但是饲料粮有问题,大豆、玉米、高粱都要进口。更多的还表现在我们很多重要的附属品上,比如说植物油去年的进口量超过了900万吨,糖去年的进口量300多万吨,今年的猪肉进口有可能达到400万吨左右,大概要占到国内消费量的10%,牛肉的进口量大概要占到国内消费量的20%。此外还有奶。从这些角度去看,我们确实面临着某种挑战,就是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现在的农业资源实际上不能完全满足我们自己的消费,这是个基本事实。当然我们也并不追求什么东西都要满足自身的消费,但有很多情况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因为人口还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那么对于消费,除了主食粮食,对其他重要副食品的消费数量正在急剧地增加,这对我们构成了相当大的压力。
我曾经测算过,我们现在已经在境外用了差不多10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国内一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大约是24亿到25亿,如果在境外要用人家10亿,那么坦率说,我们今天能够过上这样水平的生活,是需要将近35亿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才能满足,但我们只有不到25亿,农业资源的自有率大约只占70%左右。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不能把宝都押在境外,就像总书记讲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在发挥好乡村承担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这个功能方面还有很多努力需要去付出,才能真正满足我们这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那么第二方面的功能就是乡村怎么能发挥好生态屏障、提供生态产品的功能。
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这个两山理论以来,确实对于全民提高环境保护、维护生态的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问题还很突出,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环境施加压力太大,对资源施加压力太大。所以在相当程度上,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想要恢复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还是在积极地探索道路。虽然我们已经做到了化肥农药等实现了零增长甚至正在减少使用量,但是在相当程度上还没有真正探索到新的路数。
在《四千年农夫》这本书中,111年前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富兰克林金教授带着妻子到东亚来考察农业,对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评价说,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以土,泄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5000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他还写到如果能像全人类推广东亚三国的可持续农业经验,那么农业便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具发展意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产业,各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100多年来,我们的农业以及所处的生态和环境发生了一些什么样深刻的变化?如果再不警醒,再不想办法去维护,那么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我国耕地实际上的状况是南方的土壤酸化,北方的土壤盐碱化,东北的黑土地退化,这三化现象像3把刀子架在我们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全国农业耕地的平均等级是4.76,刚刚跨过5级还到不了4级,就是这么一个水平。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5000年,交给我们的还是良好的土壤,那我们留给子孙什么样的土壤,我觉得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个应当发挥的功能,就是乡村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所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要去看一个特定的民族的文化,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必须找到乡村。因为城里已经产生了一种融合的或者说杂交的文化。那么到乡村去看,文化如何体现?大概可以分三个层面去理解。
一个层面是理念,就是做人的道理,就是作为一个人待人接物处事的准则。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概括出来的一种民族的品格。比如说天人合一的理念,师法自然的理念,比如说勤俭持家、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等,这些重要的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在农耕文明中相互之间处理人处理事的一些理论。但我们现在经常到乡村旅游去看到的,所谓在文化层面的传承,经常是一种表象的描述或者说表象的临摹。每一个仪式、每一个程式表达了什么含义,没有发掘出来。因此我们应当发掘乡村文化中的很重要的理念层面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地弘扬。
第二层面是知识。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文化这个脉络流传下来。冬至、小寒这些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出来、传承下来的东西,到现在大家一听还都是管用的东西。当然这里头文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老百姓在口口相传,文人给他记载下来。中国有大量的古农书,老百姓民间有大量的古农谚,这些都是关于生产技术的传承,不仅老百姓如此,甚至是皇家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些知识的传承,才能使得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达到这样一种辉煌的程度。
第三个层面的文化是制度。当然很多人讲制度和法律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制度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法律也是有成文法,有习惯法,还有很多乡规民约。这些制度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以及这个基本的社会交往、经济交往有很多规则性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真去发掘的话,你能发现里面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在中国古代,政府对于粮食市场的品种采取两个手段,一个叫籴,一个叫粜。政府通过籴粜这两个手段来保持市场的平稳。
总书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讲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所以从民族复兴、乡村振兴本身的要求来说,我想必然包含着要求乡村的功能得到更充分更好的发挥这样一个内涵。对乡村自己的价值来说,它存在的价值是要把乡村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乡村振兴理解为一般地加快乡村发展,而是要突出乡村功能的振兴。而振兴的这些功能应当是乡村所特有的,城市所不具备的,而国家现代化所不可或缺的这些功能。(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