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快了】本田大法其实也是大众大法
一直以来本田看得很长远,就像本田在中国市场并没有把日系三强里的丰田与日产作为PK的终极目标,本田副社长仓石诚司曾高调宣称,“本田在中国的对手是大众。”
想要把目标瞄准大众,那么本田还弱了点,要知道2015年大众汽车的两家合资公司在中国(含香港地区)共同向客户交付了355万辆汽车。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曾坦言,2012年之后东风本田对销量快速下降感到了一定的压力,但从某种程度上,东风本田也因此而加快了本土化进程,并且采取更为积极的营销策略。在这样的情况,东风本田逆市发力,加大营销力度增加品牌的亲近性。
“我们要改变保守的打法,以后要有一些攻击性打法,积极、富有激情,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到东风本田本身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转变会加快我们企业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东风本田在2015年底实现了销量上的突破。
特别是摆脱过去几年对CR-V的依赖,同时XR-V以及十代思域车型的发力,思铂睿、艾力绅等相继换代,同时推出年轻个性化的杰德、哥瑞、竞瑞等产品。从今年开始,东风本田开始进入销售高峰。
本田的高速增长在广汽本田身上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今年前三季度广汽本田销量达466,065辆,同比增长10.9%。对此,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衡表示,“广本对于增长并不意外,长达几年的战略调整中,广本从产品、营销到渠道都进行了转型,整体大市还在增长,证明消费需求还在。”
在郑衡看来,车市微增长时期必须让精细化的竞争力更强,“只有创新营销根据产品和新消费趋势推进,贴近快节奏变化的市场。”不仅如此,过去五年,广汽本田同样解决了过于依赖一款车型雅阁的问题,从一款车型的精品路线,走向群狼产品路线。
大众汽车如果在中国市场敢说自己排名第二爱吃“双黄蛋”,那么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什么是“双黄蛋”,即一款全球车型,导入国内市场后在两个合资品牌下分别推出一款产品。就像在过去的10年中,大众汽车在南北大众启动“迈腾+帕萨特”的模式改变了中国B级车市场,这一模式让大众在2011~2013年期间迎来强劲的品牌复苏期。
本田掌门人八乡隆弘对这种做法十分认可,并表示本田的改革获得了突破。目前,本田仍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且以中国市场为范本的改革,推广影响至本田全球。如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推出“特供车型”。
不光如此,本田还清楚地意识到,全球车市增量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所以本田在中国市场对车型布局的反应速度明显快于过去,甚至也快于其他合资车企。比如SUV市场爆发后,本田很快推出两款小型SUV“XR-V+缤智”。
没错,“XR-V+缤智”就是构成本田在中国市场“双黄蛋”产品布局的战略雏形,而后“思铂睿直追雅阁”,以及2015年布局的“锋范+哥瑞”,到今年年初艾力绅携手奥德赛,一系列的产品布局迅速让本田在中国市场尝到了“甜头”。
“确保两家合资公司各自的产品及品牌风格差异化,是本田平台化策略成功的重要基础,否则合资公司之间的内部竞争会更加明显。”陈斌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陈斌波认为,平台策略在加快产品导入速度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确保两家合资公司的产品定位和品牌特色真正实现差异化,“广汽本田可能比较靠近传统,东风本田稍微靠近时尚,这样两个品牌区隔就出来了。”
随着2013年6月份和9月份,新一代凌派和杰德破茧而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形成差异化,更彰显本田汽车一以贯之的大胆、超前产品设计风格。这两款产品迅速成为当时困难重重的两家合资公司的重要支撑力量。
但摆在本田面前的挑战是,缤智和XR-V的成功如何能够顺利沿袭到本田其他双黄蛋产品上来。譬如锋范和哥瑞二者之间,就并未形成互补效应,甚至锋范换代之后始终未能实现对上一代的超越,反而间接影响了凌派的市场表现。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锋范销量为29,234辆,哥瑞仅28,624辆,均未达到预期。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与缤智+XR-V大获成功不同的是雅阁+思铂睿、锋范+哥瑞进入的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两款“双黄蛋”式车型之间价格、定位和消费人群严重重叠,并且互相抢夺对方市场,这势必会带来“1+1<2”的效应。
如今,本田汽车虽然也在强劲复苏,但是面对逐渐放缓的市场和竞争实力依旧强劲的大众、通用、福特以及其他日系老对手,本田汽车效法大众如法炮制的“1+1”产品战略将注定面临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