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声工作室||王长华:“神州画驼第一人”杨志印的艺术人生
2018年第119期||总第231期
神州画驼第一人杨志印
他亲炙于长安画派大师石鲁,秉承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将版画引入甘肃,开创了西部高原画派,并以其苍茫雄浑、大气磅礴的画风,成为高原画派的领军人物——
长安余韵 高原开宗
——“神州画驼第一人”杨志印的艺术人生
恪遵大师教,自学终成才。
嚼沙写驼漠,饮冰绘陇砦。
笔底生风雨,腕下留时代。
纸贵金城内,名擅大江外。
这是诗人吴辰旭对杨志印先生的从艺道路所做的总结。
1934年4月28日,杨志印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灞桥区安邸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杨秀清,母亲杨陈氏。杨志印有兄妹五人,大哥杨文蔚,大姐杨文芳,二姐杨菊花,二哥杨文轩,杨志印的原名叫杨文印。
杨志印出生4个月的时候,父亲杨秀清被国民党士兵的猎枪误伤,一家人失去了顶梁柱,孤儿寡母从此开始了艰难困苦的生活。
西安解放的时候,杨志印已经上了中学,但没多久,就退学回家。老师觉得他能拉会唱,美术又是全校第一,辍学实在可惜,一再叫同学到他家,动员他回校。后来,老师又亲自到他家,说服母亲和二哥,把他拉到学校,还给他申请了一点助学金,这才又上了学。后来,县上要成立长安文工团,有关领导点名,学校推荐。于是,1950年初,杨志印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了。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实行的是供给制,不仅发给衣服,每月还能领到4袋面粉,这样一来,就给家庭减轻了负担。
长安文工团正值组建初期,人员较缺,领导安排杨志印担任舞台美术工作之外,再兼演员工作。当时,他一心想搞的是自己热爱的美术专业,不想做演员。期间,他听说西北画报社也缺人,于是离开了文工团,经人引荐,去报考西北局领导下的西北画报社。
草原人家
长安画派 一时才俊
1951年初,西北画报社的主要负责人石鲁出差不在报社,副社长和书记测试了杨志印的速写和素描之后,决定接纳,并让他回去写份自传,杨志印回去后用小楷毛笔写了一份自传。两位领导一看这个小伙子的毛笔字写得不错,正好行政处缺秘书,就决定让他做秘书。当时,杨志印的心里很不高兴,心想到了这个美术专业单位,却不能从事自己喜爱的美术工作,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但是又无能为力,只好先留下来,心想一面做秘书工作,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坚持画画。
不久,社长石鲁出差回来,无意中看到杨志印的画,觉得画的不错,就对书记说:“小杨的画画得这么好,又是工农子弟,怎么分配到行政处去了?还是转到编辑部去吧!”这样一来,杨志印便如愿地走到了他一直向往的美术专业的路上。
石鲁的这一句话,决定了杨志印一生的艺术道路。
多年以后,当杨志印回忆起那句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话时,仍然感慨万端,感恩不已!
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中,杨志印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解放初期,培养干部的方式,仍然延用了延安时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方法,杨志印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单位离家不过十来里路,两三年里,他却只回过两次家,甚至吃饭的时候也笔不离手画速写。在进入报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杨志印的第一幅年画作品《给军属拜年》,经过石鲁的修改后,在《西北画报》发表,并被《群众日报》转载。
那时,杨志印只有十、七八岁,石鲁也是三十岁出头的样子。杨志印回忆说,那时,根本不兴叫什么官职,大家无论年龄大小,都是直呼其名。于是,杨志印一直叫“石鲁”;而石鲁呢,则叫他小杨,或者志印!延安时代的平等和民主作风,至今仍然让人怀念不已!根本没有什么等级观念!后来,人为地把人们分成三六九等,并且等级森严,作为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杨志印感慨不已!
从杨志印进入画报社参加工作,到第一幅作品的发表,都得到了石鲁的亲身指导。石鲁的言谈学识、专业素养、工作作风,都让他受益匪浅。特别是他的思想品德,更令杨志印敬佩。
石鲁出生于四川,是大户人家的公子。他向往革命,曾经从四川骑车到陕西,找到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被护送到延安。从此后,他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思想上起了质的变化。
在杨志印的印象中,石鲁为人很幽默,但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当时,西北画报社的办公地方是从原国民党政府手里接管过来的,就连红蓝墨水空瓶有几个,都要登记清楚。记得有人不认识电风扇,在登记财物的时候,就写成“飞机头”三个,因为电风扇的样子极像当时飞机头部的螺旋桨。从此可以窥见当时物质条件的缺乏,以及纪律的严明。
石鲁经常讲,要创作,就必须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于是,杨志印开始下工厂,进农村,和工人农民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并编成情节生动的连环画。他先后去过大华纱厂,以及陕西的兴平、茂陵、大荔、朝邑和渭南等许多农村。
杨志印第一次下乡时,只有17岁,在石鲁的指示下,他到陕西武功采访一位植棉能手。白天,他跟村民一起劳动,晚上约见村干部等人谈心了解情况。大家坐了一屋子说话,他伏在炕桌上做记录。不知不觉间,竟然睡着了。醒来后,发现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人。回到社里,杨志印向石鲁报告并做了检讨。谁知石鲁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批评办公室主任说:“小杨年纪小,怎么能让他一个人下去?应该和年长的同志们一起下去嘛!”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石鲁对下属的关爱。
杨志印和石鲁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只有两年半,但这段时间却是他走向社会,做人定位的最关键时期。虽然他并没有学到很多石鲁的绘画技能,但是他学到了石鲁追求艺术的精神,学到了石鲁高尚的品德。离开画报社之后,石鲁的人格风范,仍然继续影响着杨志印。“文革”期间,石鲁受到非人的折磨和迫害,有人说他疯了。但杨志印坚信,石鲁不会失去理智,失去他高尚的理想信念。
石鲁落难时,杨志印时刻挂念着这位兄长兼恩师。他从兰州买了黄油、清油,带到西安石鲁家中。“文革”期间,妻儿被迫和他划清了界限。因此,石鲁的生活过得非常孤单。有一次,杨志印和吴辰旭等人去西安看望石鲁,当时,石鲁的身体很不好,就躺在躺椅上,和他们聊天。在此之前,石鲁也开始搞戏剧创作,但没有能够出版。那天,他们聊得非常尽兴,石鲁用大玻璃杯饮白酒,还请他们二人吃了西安的小吃羊肉泡馍和饸饹面!他们谈艺术,谈思想!杨志印记得,石鲁在言谈中,政治头脑十分清晰,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讲得非常深刻——这也是他能够用美术表达政治的艺术基础!
石鲁的代表作品,都善于以小见大,用艺术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宏大的政治主题,如《转战陕北》、《东方欲晓》等等。
有一年,石鲁来到兰州,说要到杨志印家里看望他的全家人。但当时负责接待的美协负责人却对石鲁回答说,杨志印出差不在兰州。不料,过了几天,石鲁在下榻的宾馆门口见到了杨志印。石鲁这才明白,有人有意隔绝他们见面。石鲁来到杨志印家,一连多天,石鲁在杨志印的陪同下,会见了许多老朋友,并给他们都留下了墨宝,还给杨志印和他的夫人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石鲁给杨志印留下了十多幅书画,杨志印都分别送给了前来看望过石鲁的朋友,他自己倒没有留下几张。石鲁去世后,他的画价炒得很高。有人说,你把石鲁的画多留几幅,现在不是成了大富翁了?杨志印笑笑说,我从石鲁身上,所受到的教益,远远超过了几幅画的价值!这位生前就名满天下,但却遭受了坎坷和曲折的艺术家,在身后,却被一些利欲熏心之徒,利用来生财牟利!这不能不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石鲁去世后,西安的画家们早就为他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愤愤不平,大家都憋了一口气,群众自发将追悼会的规格搞得很高,标语从五、六层的楼顶一直垂到楼下。期间,时有哭声。杨志印也忍不住大哭了一场!会后,杨志印陪同石鲁家属,一直把石鲁的灵柩送到了墓地!
如果说杨志印和石鲁这位长安画派的创始人的关系,“师生”的成分较多的话,那么,他和长安画派的另外“三杰”,如黄胄、方济众、徐庶之,则是“同事”的成分较多。一九五三年前后,杨志印和济众、庶之都在一个办公室里,不分彼此。后来,方济众留在西安,徐庶之分配到新疆,杨志印分配到甘肃,和黄胄会合了。
石鲁多次到西部深入生活,路过兰州,都是由黄胄和杨志印作陪,一起在饭馆进餐。黄胄十分勤奋,吃饭时总在画着速写。石鲁对杨志印说,你要向黄胄学习!杨志印多年来一直坚持画速写,可以说也是受了师友的影响!
高原群驼
跋山涉水 陇原采风
1953年,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全国几大行政区被撤销,西北局也不例外。西北画报社的人员除大部分继续留在陕西外,一部分被调往西北各省区。杨志印的首要选择是去新疆,因为那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地区风光美丽,是画家们向往的深入生活的地区之一。但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小,不要离家太远,并说甘肃稍微近一些,也需要人来办《甘肃画报》。于是,他便调往甘肃工作。
1953年6月底,杨志印和另一位同志,乘火车奔赴甘肃报到。7月1日抵达兰州,一辆马拉的轿子车,接上他们,当时的兰州街道一路泥泞,马车穿过大街小巷,来到甘肃省人事厅招待所。
他们报到后,甘肃省委决定立即筹办《甘肃画报》,并把省上一些美术和摄影工作者都集中到甘肃日报社,在延安来的铁军同志的具体领导下,筹办《甘肃画报》。
那时候的《甘肃画报》,以连环画和单线平涂的宣传画为主,照片也是黑白染色,印刷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几次试刊,终究还是因印刷条件的制约而停办。
画报停办后,美术摄影人员全部转到甘肃日报社,成为甘肃日报美术摄影部,是当时甘报社最大的一个部门,杨志印仍然是报社最年轻的新闻美术编采人员,工作只是版面美化、刊头设计和文章插图等复杂琐碎的工作,明显脱离了美术创作。于是,他开始后悔来到甘肃工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志印一直到甘肃日报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那时,办报的条件还很落后,除了白天采访,晚上还要加夜班,许多工作必须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报纸常用速写反映新闻活动,晚上演出要画速写,看完演出十一点左右,回去后要整理速写。由于制版设备落后,速写的画幅不能画得太大,人头小,鼻子眼睛更小,但又要把人画得很像,难度很大,而且时间紧,制版工人就在旁边催着,往往弄得他满头大汗。
尤其是对于毛主席照片的处理,更要十分小心。每次毛主席发了最高指示时,新华社就专门派人乘飞机,把照片送到兰州,然后杨志印坐车到机场去接,再赶回报社进行细节的修饰处理,再交工厂制版,还得等着看第一份报纸,确定没有任何差错,他才能下班休息。那个时期的最高指示总是接二连三,有时候北京的飞机飞不过来,他就得坐飞机到西安机场接。有一次,他一个人坐一架专机,从兰州到西安,然后返回,回来再接着工作,一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刚来兰州的两年,杨志印不适应这里的干燥气候,经常流鼻血。1955年,他得了一场严重的肾炎,三天不进饮食,起不了床,当时他住在单身宿舍,领导派了一位勤杂工老乔照顾他,每天背着他去医院治疗,大夫说再来迟一点会要命的,万幸的是总算治好了。
1959年的一天,杨志印突然吐起血来,经检查,原来是患了肺结核,左肺有一个洞。在安宁职工疗养院住了半年,结核钙化了,总算治愈了。
1958年,杨志印和报社两位记者到陇南文县店坝乡采访捕捉金丝猴。到了文县碧口镇,经打问才得知,店坝乡是麻风病肆虐最严重的地方,两位同事一听吓得都不敢去了,只有杨志印决定孤身一人,去冒这个险。一路上,他骑着马,走得口渴了,听到路边农民家里有说话声,就敲门要水喝。结果门里反而没有声音了,也不见开门。走了一段路,情况还是这样。到了乡上,他便向干部反映此事。乡干部说,老乡不开门是对的,因为他们都是麻风病患者。当地一位老人对他说,你是解放前后我见到的从省上来的干部中的第三人。
杨志印在山林里的一户人家中住了一周,夜晚外面野猪嚎叫,白天,随同猎人进山捕捉金丝猴这个山野精灵。常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从这片树梢飞快地掠过那片树梢。一次,捕捉到一只小猴,毛色金黄,确实不愧为金丝猴的美誉。这天,村民把小猴子放在背篼里往回背,母猴跟随了他们很久,一直不肯离去。而且,母猴的神情似乎在哀求他们,一边追一边指着自己的乳房,好像在说,小猴还在吃奶,你们放过它吧!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杨志印的脑海里。
采访回去后,杨志印以发现金丝猴的过程和其生活习惯为内容,写了一篇通讯,配上照片,发表在《甘肃日报》上,《人民日报》立即进行了转载,这是全国最早的一篇对金丝猴的报道。
这次采访,因为住在潮湿的深山老林里,杨志印得了严重的风湿病。经过在医院长时间的烤电,才痊愈了。但是,有没有染上麻风病?这个阴影,一直长久地压在杨志印的心里。据说,此病可在人体内潜伏20年!
杨志印在甘肃日报期间,因新闻采访跑遍了甘肃的许多角落,还借机去了甘肃临近的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积累了很多素材。
上世纪50年代,杨志印主要进行木刻创作,他的第一幅木刻作品《收获》,发表在《甘肃日报》上。后来刻的《抢修农具》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中央对外文化委员会征集了5幅,同时分送到苏联、蒙古、捷克、埃及和波兰等5国展出。据朋友胡友全说,这幅木刻还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室,作为参考教材。
《歌儿唱给解放军》在参加全国美展后,中国美术馆和天津艺术博物馆各收藏一幅,《人民日报》还在一版刊发。
在天祝藏族自治县采访,让杨志印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的交通工具——马。草原上的马,性子很烈,但被牧民驯服了的马,却很温顺,而且机智勇敢且极通人性。有一次,他骑马翻越马牙雪山,要经过一片沼泽地。走着走着,突然,他骑乘的马的两个前蹄陷进了泥沼。正当他感到情况紧急的时候,马儿突然用力一跃,拔出了两腿,差点把他甩到马后。经过这次历险,杨志印对马的救命之恩永远心怀感激!
有一次,他要从牧业点回兰州,牧民给他准备好马鞍,扶他上了马,并说,顾不上送他了,让他自己骑马到车站,然后把马缰绳盘到马脖子上,马自己就会走回家的。果然,他骑马到了车站,把马缰绳盘到马的脖子上,马果真就顺着原路回家了!传说中的“老马识途”,果然名不虚传!在家畜中,马是最通人性的动物之一!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杨志印笔下所画的马,都被他赋予了一种人性美!
在山丹军马场,杨志印和牧马人一起通宵放牧。晚上,他们躺在雪滩上聊天,看着漫天的星光和深邃的苍穹,一下就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刻了一幅《夜牧》的版画,参加了全国第六届版画展;1982年,这幅版画被中国美协和国际书店联合选送到日本展览,这是中国版画第一次组织在国外展出。日本神奈县立美术馆收藏了这幅版画作品,并选入画册。之后,《夜牧》在国内被《民族画报》等多家媒体刊登。
大概在1985年的时候,杨志印去过一次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当时,他们同去的几个人住在一户牧民家中,女主人已经去世了,父亲独自带着三个女孩生活。那些天,他们一行人吃住都在牧民家,很快就和牧民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的那天,他们都依依不舍,牧民和三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唱着蒙古族歌曲,直到送他们上了车,车开了以后他们还在不停地唱着,那种场面让杨志印他们感动至今。杨志印笔下的少数民族少女,都画得淳朴善良,活泼可爱,和当年这样的生活经历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陇原大地的绝美风物和美好的人情,催生了杨志印的创作灵感!他继承了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更多的时候,他的艺术之手,伸向现实生活的时候更长,创作出了极富时代气息的美术作品!
骆驼当然是杨志印的最爱。有时候,他发现了骆驼群,总想近距离地观察或者画些速写。但是,草原上的骆驼群都很机警,一旦发现有人靠近,它们转头就跑,他就在后面紧追不舍。但是骆驼跑得很快,人根本是追不上的。他经常看着骆驼越跑越远,直到看不见了他才回来。后来,他深入了解牧民的生活,这才知道,驯养后的骆驼,也十分通人性,它们不仅是牧民一家最重要的财产,更是牧民的朋友。其实,骆驼十分善良可爱,极能忍饥耐渴,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因此,杨志印画笔下的骆驼,也被其赋予一种人性美和人格美!其实,骆驼那种忍饥耐渴,负重前行的品格,已经内化为杨志印的品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何尝不是一头画坛的“骆驼”呢!
甘肃省肃南县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杨志印第一次去肃南,是去采访白唇鹿,他在这里采访以后还画了一些养鹿为主题的作品。另外一次,他去肃南采风时,看到了一个水流很大的泉。祁连山的雪水,清澈洁白,在石头沟中,波浪翻滚,汹涌澎湃,涛声阵阵,震撼人心。回来后,他依照这个地方的风光,创作了一幅丈二的巨幅作品《祁连涛声》,他用写实的手法描画了它的原貌,还吸收了油画的表现技法,用国画石色,把流水表现得清澈而透亮。
岳建斌先生在为杨志印拍摄专题片的时候,沿着古诗中所说的弱水,溯流而上,从额济纳的胡杨林开始,一路经乌鞘岭、武威、永昌、山丹到张掖,最好至康乐草原,他写有《在肃南采风》,可谓对这一行程的生动描写: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麦积山石窟举世闻名,杨志印多次去那里写生。为了找出能够更好地反映麦积山外景的角度,他穿过树林,把麦积山周围跑了个遍,最终选择了一个能够反映麦积山全景的角度,然后爬上一棵很高的松树取景照相。下树后,却发现衣裤上黏了松胶,黏黏糊糊的,根本洗不掉,刮也刮不掉,这身衣服就再也穿不成了。在麦积山,杨志印临摹过多幅壁画和多幅雕塑,后来还创作过几幅国画,最为成功的是1996年创作的《云雾绕麦积》,充分地表现了麦积山的雄伟风采。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艺术的宝库之一,杨志印前后去莫高窟学习和研究多次,曾住在东石窟临摹多幅壁画。他不仅是去观赏闻名于世的千佛风光,更是去了解历史,研究艺术。他不仅了解到古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厚重的历史故事,还学到了复杂故事的构图方式。在以后的创作中,都有意无意地吸收了进去,如画面的立体多点表现形式。木刻《抢修农具》的构图,就是吸收了敦煌壁画的多点表现形式。杨志印还画过几幅反映千佛洞的国画,其中,《莫高玄光》是他最为得意的作品,在各地展出中,都得到观众的极高评价。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说:“我看过很多描写敦煌千佛洞的画,唯有你这一幅较为成功,画出了佛教圣地的神秘感。”
胡杨艳色
笔生风雨 画留时代
1980年2月13日,经兰州几位书画家的大力推动,飞天书画学会正式成立,杨志印被推举为会长,并在兰州工人文化宫举办了成立书画展,很多青年书画家纷纷要求开办书画培训班,报名的人数不断增加。飞天书画学会先后举办过多期、多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和夜校,参加人数超过数千人,在当时起到了安定团结、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画会还多次接待海内外的友好访问团,其中最大的一个团是日本秋田70多人的访问团,秋田议长和会长杨志印还交流了友好题词。
飞天书画会在社会上的声誉日益增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当时的省委书记杨植霖亲临画会调研,省长李登瀛还步行登上白塔山三台阁参观画会展览,对画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和鼓励。
由于在甘肃日报社长期的夜班工作和没日没夜的劳累,杨志印的身体每况愈下,一米八的个子,体重居然不到90斤!
1981年,甘肃省出版局为了加强甘肃画报社的领导工作,想调杨志印到画报社工作,但甘肃日报社却不肯放人。当时的省出版局局长张鸣,曾连续三次,夜间步行到报社,向报社领导反复争取,才算把他调了出来,任甘肃新闻图片社、甘肃画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兼管《甘肃画报》。上任后,杨志印一手抓改善编辑条件,一手抓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他提出,文字编辑要学点摄影和美术知识,美术和摄影编辑要加强文学修养。很快,画报社的工作就走上了正轨,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省长李登瀛要出国,需要带一本介绍甘肃的画册,杨志印他们在短时间内将画册保质保量地编辑出版,成为对外宣传甘肃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1984年,为了向国庆35周年献礼,杨志印编辑了一部甘肃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大型画册《甘肃》。从编辑提纲到组稿、编辑设计、印刷,都主要是他搞的。受国内印刷条件所限,画册拿到香港印刷。至今来看,这部画册的编辑和印刷质量都是上乘的。
1985年底,中央民委决定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画集丛刊”,杨志印以甘肃卷副主编身份组织、采访和编辑了一部“甘肃分册”,受到中央民委总编委会的赞扬。
1988年10月8日,杨志印个人画展在甘肃省群众艺术馆举办,共展出国画、水彩、油画、速写等一百余幅,这是他从艺三十多年来的艺术结晶,其中很多原作都是首次和观众见面。省长李登瀛、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吴坚和副省长穆永吉为开幕式剪彩。消息传到北京后,新华社来函,要求他寄送一部分作品照片。1990年11月7日,香港《新晚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他的作品,并对作者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1991年,香港中华书局邀请杨志印在港举办个人画展,向新华社香港分社申报,分社呈报文化部,文化部的审批文件发到甘肃,杨志印以中国文化交流的名义赴港展出。6月29日,杨志印夫妇出席开幕式,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人出席画展。画展开幕前后,香港各种报刊都刊发了套色广告和画展消息,《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商报》、《亚洲周刊》、英文版《中国旅游杂志》、文汇“百花”、香港电视台等媒体做了报道和评论。著名评论家商铁梁在《驼铃伴我踏沙行》一文中写道:“杨志印画展给我们吹来一阵不是西北干裂的寒风,而是夹着祁连山的春雪、溶着淙淙水流的和风。”
1993年6月18日,杨志印又应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邀请,在纽约举办了画展。中国驻纽约文化领事丁伟贤伉俪、侨务领事和许多著名画家都出席了开幕酒会。纽约中文电视台、《侨报》、《星岛日报》、《世界日报》等媒体都发布了画展消息和评论。文中写道:“许多观众不仅在作品前看得入神,而且还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驼毛,增加了看管展品的难度。”评论文章还称誉杨志印不愧为“神州画驼第一家”!
1996年7月4日,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邀请,杨志印和另一位画家,在厦门悦华酒店国际会议厅,参加了“海峡两岸书画印名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研讨会”。
1997年1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为纪念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发表两周年,举办了“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展”,杨志印的作品《戈壁驼铃》参加了展览。
2003年11月26日,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促进会、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举办的“海峡流觞——两岸书画家作品联展”在福州举行,杨志印的作品《牧歌》参加了展览。台湾著名老画家李奇茂在画前赏评留影。第二天,这张照片便刊发于香港《大公报》显著位置。第二天,在以“共绘锦绣河山,呼唤统一,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笔会上,杨志印在现场画的国画骆驼引起的大家的广泛关注。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观看了杨志印作画的全部过程,两岸画家合作了两幅大型国画,并由福建新华书店编辑发行了大型画册。
作为一位画家,能够在中国美术馆这个艺术的最高殿堂举办画展,那就是一种荣幸。
1996年8月28日,杨志印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一楼西北厅举行。宽大的展厅里,6块大展板的前后就展出了12幅丈二大的作品,来自北京、山东、兰州的朋友们到会祝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文仓代表甘肃四大班子到场祝贺并讲话。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著名评论家邵大箴、水天中,中央美院教授李俊、王同仁,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雷正民、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负责人等出席了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第二天特地赶来观看了展出并表示祝贺。杨力舟说他一连看了三遍。两位台湾来的客人表示想买走《莫高玄光》,知道不能卖的情况后,只好在画前合影留念。美国华盛顿世界博物馆总裁想买《海市蜃楼》,也没有如愿。很多来宾因他不卖画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画展期间,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还拍摄了专题片,“冲墨法”在央视播出后,北京、广州都有人打电话来询问。
画展结束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杂志》等分别发表了邵大箴、水天中和戴慧文等评论家的文章,并配发展览作品若干幅。
邵大箴说:“他对祖国西部茫茫原野上劳动者和大自然情有独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验其美其力,用苍劲、浑厚的笔触和有诗意的绘画语言,传达从中感受到的内心激情。”
1998年4月18日,杨志印作品兰州汇报展在甘肃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和秋田会馆两处同时举行。
同年10月20日,在陕西省美术馆,杨志印举办了回乡汇报展览,这是他离开家乡和曾工作过的地方多年后,举办的最激动的一场活动,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新。
1995年11月,甘肃省省长张吾乐签发聘书,聘请杨志印为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1997年7月,由甘肃省文史馆馆长吴廷富带队,杨志印参加了全国文史馆与山东文史馆举办的画展,其作品《阳关驼影》在展厅的显著位置展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注目。在随后举行的笔会上,他用“冲墨法”画的骆驼,也使得与会同仁赞叹不已。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王楚光称他为“年轻的馆老”。
2003年10月19日至20日,陕西省文史馆举行建馆50周年纪念活动,杨志印现场创作完成后,又和几位画家合作了丈二巨幅作品《曲江盛会·韵事流霞》,被挂在陕西省政府会议厅。
2014年4月28日,杨志印和夫人应邀参加中央文史研究馆暨浙、豫、鄂、川、甘等文史馆在北京举办的春季笔会,他画的一幅骆驼,挂在中央文史馆会议室最亮眼的位置。
2006年7月,杨志印参加了由中央文史馆和新疆文史馆联合举办的“我爱新疆”书画展,其作品《雪域驼影》被选登在《新疆日报》上。
2007年4月,受贵州文史馆邀请,甘肃文史馆一行9人,参加了两馆的联谊活动,由杨志印和贵州一位老书法家带头开启笔会,场面相当隆重。
2010年10月16日,杨志印参加了陕西省文史馆举办的第四届长安雅集国际文化活动,这是他被陕西文史馆第二次提名邀请。随后,陕西文史馆《三秦文史》以照片的形式介绍了18位全国画家,杨志印排名在第一名的位置。
2008年10月13日,杨志印应邀出席在甘肃美术馆举行的俄罗斯画家列德涅夫和瓦西里耶娃等人的画展。期间,两位画家看到杨志印的画册,十分激动,瓦西里耶娃表示要拜杨志印为师。列德涅夫教授是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教授、艺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当代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普京总统亲自为他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瓦西里耶娃是艺术理论学博士,国际艺术理论家协会会员,国立彼得堡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副主任,绘画教研室副主任。10月15日,在兰州悦宾楼酒店举行了拜师仪式,瓦西里耶娃成了杨志印接受的第一位“洋学生”。
2010年9月1日,杨志印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任为书画院研究员。
2010年6月30日,杨志印艺术馆在西安灞桥安邸村开馆,展馆面积达800多平方米,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精品力作公开展示,主要作品有《伙伴》、《胡杨艳色》、《格桑花》等,以及巨幅作品《和谐之春》、《沙海月泉》、《祁连涛声》等共60余幅,这是杨志印从艺60年的总结!在一个甲子的岁月中,他历经无数鲜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集聚成丰厚的艺术沉淀,在作品中呈现出来,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厚度!
诗人吴辰旭还曾赋诗赞颂杨志印正直的品格:
年虽届古稀,风流亦倜傥。
有口无遮拦,睚眦惹风浪。
面如处子静,心似大海狂。
白发童稚情,中直始成梁。
1960年,在那个极为困难的历史时期,杨志印在陇西县搞“社教”时,当时,浮夸风严重,群众生活极端困难,很多领导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不愿意听到负面情况,哪怕是人命关天的事,他们也根本听不进去。而杨志印向上级反映了陇西的真实情况后,反而遭到有的人的点名批评,说他“右倾”思想非常严重,要定他为右倾分子!幸亏中央工作组亲眼看见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他才由“右倾分子”转变成有功人员,成了群众的救命恩人。
因此,吴辰旭先生评价杨志印“中直始成梁”一语,极为准确!这种“有口无遮拦”的正直品格,杨志印始终保持了一辈子!无论是“童稚”时代,还是“白发”染霜之时!
自古以来,大凡能够成为栋梁之材者,大抵都是“中直之士”!“弯弯柳”之辈虽然婀娜多姿,曲意逢迎,也许很能够博得一些人的欢心,但终究只是一株“草本植物”而已!
尽管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杨志印在甘肃美协中没有担任过主要职务,省美协的总结报告,对他也一字不提,但谁又能够否认他对甘肃美术事业的卓越贡献呢?
一时的浮云,终究遮掩不住历史的光辉!
杨志印说:“我在甘肃工作了多半个世纪,由于我工作的特殊性,跑遍了甘肃的各个角落,还走过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的很多地方,这些地方是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也是最具西部特色的地方。这些地方,无论是土山、石山、雪山,都是裸露的,不像南方山水被绿树笼罩得看不到骨体。这些地方的山脉,结构变化丰富,山体雄伟、浩瀚,山林、草原、戈壁、雪山辽阔,都很有气势,给人以豪迈、震撼的精神力量。”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是因为受到西部山河雄浑豪迈气概的影响,再加上在西部生活了多半辈子的熏染,杨志印的画作充满了一种风骨嶙峋、大气磅礴的特点。
他热爱西部的人民,和各族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热爱西部的风物,如骆驼、骏马、藏獒、金丝猴,笔端饱蘸着对这些动物们的爱意!因为,这些可爱的动物,早已经成为西部各族人民生活中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家庭成员”!而杨志印呢,也早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这一片神奇苍茫的土地!
试想,你对这些生灵们缺乏了解、缺乏爱意,你的笔下,怎么能够画出他们的风采和神韵呢?这源于画家的一种可贵的生命意识!没有生活和生命体验,仅靠临摹,无论如何,是创作不出震撼人心的作品的!
文末,引用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林家英的一首《水调歌头·赠杨志印先生》,来为本文结尾:
烟柳灞桥别,度陇向皋兰。丹青矢志相许,一系毕生缘。西部扎根沃土,文化多元厚蕴,彩笔素笺欢。驼影黄沙路,落日大河圆。
遍丝路,探宝藏,汲源泉。莫高艺术,民族歌舞写斑斓。更向天山攀越,开拓题材广阔,灵感翩然心动,硕果喜鲜妍。为有壮志在,当续掣鲸篇。
牧场春色
雪域走驼
王长华,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编辑:程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