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得住机会,耐得住寂寞
文/辰哥
时光荏苒,一转眼就来到了12月,不知道你在年初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实现了多少呢?
说起目标,想必只要是今年参与股票市场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较满意的,很多人都赚到了40%以上的收益,这些人的收益要么是来自于疫情期间医药板块的暴涨,如白酒、调味品等食品饮料的局部牛市,要么就是7月份之前科技股与大金融的行情。
有了这样的收益之后很多人就开始膨胀了,有的人觉得不知足,有的人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这样的水平,还有的人自诩为中国股神……
殊不知你这样的成绩,只不过是因为你正好赶上了证券投资的大年。
今年以来各种公私募基金经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一波又一波,它们拿着动辄年化百分之七八十的历史业绩回报勾动着你的心田,超高收益下自然有人频频购买屡见爆款。
以公募基金为例,截至2020年10月底,公募基金市场上的基金产品共有7682只,管理人145家,对应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31万亿元,较去年年末的14.77万亿元增长了3.54万亿元。
截至11月底,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1282只,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2.85万亿份,创年度新基金发行数量和份额历史新高;截至11月底,首发规模超100亿份的新基金多达39只,一日售罄的基金达117只,刷新了年度新成立百亿基金数量纪录。
光公募就出现了一年增长了3万亿二级市场投资规模,时代的齿轮确实在大家不知不觉中顺应着国家的发展而转向。
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些猫腻,做出亮眼业绩的很多私募公司都是18年底左右才刚刚成立,大部分公募也都在强调19、20年的收益,特意给投资者淡化它们18年的回撤,因为这些基金耀眼回报大部分都是这两年完成的。
可以说19、20年正是证券基金投资的大年,因为随着国家去杠杆的政策,通过18年一整年的下跌基本已经把股市估值杀到极限,市场就像是弹簧,被压缩得狠了反弹的力度也会越大,聪明的管理者选择在18年底开始抄底,到现在年化收益超过50%真的是轻轻松松。
就算你闭着眼睛买一只18年底成立还算稍微有点名气的基金收益都能至少达到30%以上。
那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吗?它还能一直持续吗?
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这样不是正常的现象,也注定无法持续。
同样以你觉得很容易赚钱的公募基金为例。
上面说了现在备案的基金产品一共有7682只,各种基金管理人每个人都说自己好,自己牛逼,让你选得眼花缭乱。
为了选出来能够真正穿越牛熊,经历过大盘周期变化的好基金,我们将基金经理管理时间设定为十年的维度来看一下。
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好像不是“你本以为”的“好基金”,十年的维度里想做到年化超过15%的只有一家。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就是管理的时间长而已,确实算不上什么好基金,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同样是那12只基金,它们的中短期的收益,马上就从被你嗤之以鼻变成了“你梦想中”的好基金。
这就是“大势”的力量,就像是站在风口上,哪怕你不怎么聪明,只要不是特别蠢的几乎都能有个好几十的平均收益,这种收益的赚取并不是来自于你的能力,只是你正好赶上了这样的行情。
时间维度拉得越长,你对自己就看得越清晰。
我可以再告诉你一组数据,在7000多只基金中,连续管理基金超7年以上,且年化收益超过20%的就只剩下4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四只基金了。
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就是因为一年两年赚个几十上百的收益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能够经历牛熊周期时间洗礼后依然能战胜市场,不要忘了巴菲特均摊收益20%的成功还得益于美股十多年的长牛助力。
经历这两年之后,你以为能有20%以上的收益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以为只要稍微聪明点就可以达到巴菲特的地步,你以为炒股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儿,上完班晚上有空了随便看看就可以轻易超过人家一个团队没有白天黑夜的研究成果……
你以为的往往就是错的。
拉长7~10年的时间维度来看,能够做到年化15%以上的已经算是优秀的管理人了,能够做到年化20%以上的那就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事实就是这样,你今年取得的高额收益在明后年大概率会被压缩,只有真正有一套适合自己体系的人,并且能够守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在局部的行情中笑到最后。
再举个例子,散户不是一直都喜欢追求短期收益,跟着投机炒热点吗?
我们A股市场上曾经有过一个申万活跃股指数。
这个指数以换手率为标准,选择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100个股票纳入统计,每周轮换一次。
指数2000年上线,基点是1000点,后来一直统计了18年,到2017年初下跌到10.11点,跌幅99%,最后只能停止更新。
这个结果想要告诉你的不是超短根本玩不了,那些所谓的一线游资都是骗人的。它真正想要告诉你的是“短线是所有股市操作体系中最耗费精力,最难赚钱的方法,能从超短走出来的都异常自律。”
很明显,这并不太适合只为了有空就投个机赚点的韭菜们。
越是想要短期赚钱的人,越容易长期亏钱。
所以说,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知道你是什么水平,目标不要设得太遥不可及,达到了值得开心,超过了感谢大势,没达到就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这个市场同样遵循着二八法则,20%的时间赚80%的收益,剩下80%的时间就是考验你的分析判断和毅力了。
希望看了这篇之后,你能对市场与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正确认知之后,你才能真正把握住未来这个权益市场的大时代。
好了,又到了每个月给大家汇报一下股票池情况的时间了。
还是老规矩,所有的组合都没有进行择时,都是满仓的表现,主要目的是为了反映当前市场在不同策略风格中的表现,是否要对模型进行择时,取决于你自己对于市场和公司的理解。
在之前说过了我们的股票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成长股、价值白马、趋势股与大金融组合,不同组合对应的是不同策略与操作理念,做的是等权躺赢的模型方便统计和分析。
成长股组合是长线组合,它赚取的收益应该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市场自然上涨的基准收益,还有一部分则是企业利润不断增加所带来的股价提升的超额收益。
11月份受到中期对科技、医药压制的影响,成长股总体呈现先高后低的走势,最后21个交易日,小幅上涨1.06%
价值白马组合是一个中长线的组合。
都是大家耳熟能详比较成熟的行业绝对龙头了。
我在上一篇的10月总结里就写过让大家多关注关注以美的为首的可选消费,顺周期概念,现在回头来看市场风格转变之后其实价值白马的走势还是可以的。
11月价值白马组合21个交易日涨幅4.01%。
趋势股组合是一个中短期组合,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些改变。
本质上就是想要为大家筛选出来能够逆势而为不用特别频繁去操作,跌破趋势就卖中短期标的。
11月份包括恒立液压在内几个都走出了单月15%以上的收益。
11月趋势股组合21个交易日涨幅3.84%。
节奏转换之后,以银行保险证券为首的大金融开始的轮番带动,11月份整体表现较强。
11月大金融组合21个交易日涨幅6.79%。
我们做个简单的小学加减法,也就是说自6月末股票池公布以来到现在成长股组合涨幅是26.29%;价值白马组合涨幅是43.4%;趋势股组合涨幅是37.73%;大金融组合涨幅是39%。
整体还是非常可观的,至少这不到半年的收益已经超出预期了。
最后我发现有一部分童鞋总是觉得之前每次月度报告的时候没啥“新意”,反反复复总是那些股票池变化也不大,事实上月度报告就只是让你看看收益而已,这东西也是你们要求我才写的,中短期的策略每个月都有变化,长期的策略一开始就定好了没有特殊情况为啥要随意变动呢?
我的观点一直以来都是从一而终的。
不像很多大V喜欢换来换去,结果人家看着收益挺高的实际上没几个能知道操作的原因或者说跟得上。
你没理解我的思路,只能说明你对“长”这个概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四种风格,每个收益都不低总有一款适合你。
相比于频繁换股,我更喜欢讲述公司的内在逻辑,未来的确定性,这个比炒作来炒作去要有用得多,喜欢的童鞋可以加入知识星球,在这里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