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是哪种?采取怎样的形式传承给后代?
家谱是家族的生命史,记载了家族起源、迁徙的变化,以及家族家规、文化、婚姻、生平信息等历史资料。人类社会发展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的,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是靠语言传播、沟通,将史料传下来的。所以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谱也是靠口传的,口传家谱距今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念,还流传和遗存着口传家谱的文化习俗,例如彝族、哈尼族、佤族、普米族、拉祜族、白族、纳西族、苗族等。口传家谱大多数连名家谱,上一辈名字的后一二个音节是下一辈名字的前一二个音节,既能区分辈分,又便于口传,易于记忆;一般家族成员能背出三四十代祖先,最多的能背九十多代。口传家谱主要是由家族的宗教祭司完成的,祭司是家族的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各种祭祀活动,诵读各种经文。口传家谱要注意的是同音字、错别字差异,以及可能会记录错误,口口相传,只靠发音不能识别文字,在整理成为文字资料时要深究,避免错误。
古代的彝族,孩子从小就要开始背诵自己家族的家谱了,口传家谱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男子背诵家谱作为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彝族谚语中说过:“走遍氏族的地方,可以不带粮食,依靠氏族谱系,祖先会庇佑他,几代都能平安”。 彝族的文字家谱也是比较多的,这些文字家谱基本上都是口传家谱的记载。
哈尼族的家谱,只有在人去世时才能背,平时是不可以背的。人去世后,族人就会请来祭司超度,在灵柩出殡前的一小时,家人开始背家谱。在哈尼族背家谱是为了为亡灵指路,让他们能记住祖先。
彝族和哈尼族比较相似,一般是连名家谱,以始祖为第一代,自上而下延伸,直到最后的世系。
口传家谱仍然存在,一些口传家谱传承到现在,逐渐被收集记录为文字史料和录音资料。以文字和音频的形式将历史重新呈现给大众,也使家谱文化进一步得到保护和传承。口传家谱是最原始的谱牒,也是最年轻的谱牒,在制作整理家谱是先口传传承,再做记录,成为纸质家族或者电子家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