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大彭镇的陶山
说起陶谦墓,说起陶山,说起山旁的村庄,除非附近的百姓,外界知道的很少,山峰矮小,村庄偏僻,简直微不足道,然而,明清时期可不是这样,山旁的村庄“小王家山儿”曾闻名全国。
陶山在清末叫王小山
陶山是大彭山与楚王山之间唯一的一座山峰,所以寻找起来就非常容易。清朝末年,陶山已改名为王小山,村名被载入民国《铜山县志》。
民国《铜山县志》
陶山在乾隆年间叫小王家山
清初,陶山仍为徐州名山,是一座标志性山峰,被清康熙六十一年《徐州志》画入《郡邑总图》。“王小山”是由“小王家山”变革而来。
清康熙六十一年《徐州志》
清乾隆年间,乾隆《铜山县志》不仅在山水篇中记载了陶山,还在《铜山县图》中把村庄也画了出来,但是,山和村庄均已改名为小王家山。
清乾隆《铜山县志》
陶山在明代已经改名
翻阅明代古籍,发现陶山在明代早已改名为小王家山,村庄被载入明天启年间出版的生意经《士商类要》,称其为“小王家山儿”。小王家山儿是明代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是徐州到萧县、永城、亳州的必经之地。
《士商类要》
此时的萧县城迁到现在的位置仅仅几十年,从徐州城到小王家山走的是古道,从小王家山到萧县城走的是一条新路。徐州到萧县50里路,一天可达,小王家山儿只是一个歇脚之地。如果步行的话,拖家带口的,小王家山儿肯定有旅馆等住宿场所。
这里又要讲城外三十里位置的重要性。苏轼曾想在城南三十里隐居,东沿村曾是西南三十里的大寨子,三堡镇离徐州三十里,大彭镇离徐州三十里,柳新镇离徐州三十里,大庙镇离徐州三十里,等等,这些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决定的。
徐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城邑在江苏境内最早出现,既然它是一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么它的道路肯定四通八达,《周礼》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侯馆有积。”明代史学家丘濬对“三十里有宿”有一个很好的注释,翻译过来是说,路室等同于传递官方信件的邮局,邮局负责征收附近百姓的财物,用以接待来往的邮递员。这个习惯从几千年前就形成了,只要道路等条件具备,三十里的地方迅速会成为一个集镇。小王家山儿被载入历史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它位于城西三十里。
《士商类要》包括修身篇、为客十要、贸易赋、经营说等内容,是经商的一本秘籍,有了这本书可走遍全国。
《士商类要》也是研究古代驿道必备的一本书籍,对官道以外的道路记载特别详细,记载了徐州到临清、曹州、颍州等六条经商古道,这些古道四通八达,体现了徐州“五省通衢”的地位。
陶山现在叫小山子
如今,大家都把陶山叫做“小山子”,村庄也改名为徐庵村。
小山子卫星图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发展,徐州到萧县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漂亮,往日的乡间古道早已被时代所抛弃,但是陶山不会消失,山名的变化在地方志中留下了一笔笔浓墨重彩的记忆,让人们闲暇之余拾起“三让徐州”的话题。
大彭镇有五座山峰,能说全的绝对是高手。以后有空会介绍这几座山峰的古迹,揭开热门话题的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楚王山为何又叫霸王山?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