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生医用氧气瓶爆炸,如何做好规范使用氧气呢?

(来源:腾讯视频)

吸氧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执行的一项护理操作,如何安全使用氧气,避免发生爆炸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这则消息是发生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生氧气瓶爆炸。

院前使用氧气只能通过氧气瓶,使用管道氧气不现实,作为院前急救工作人员,需要每个人掌握。

氧气瓶构造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一般分为工业用氧和医疗用氧,一般适用于救护车中配备氧气瓶,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为了防止发生爆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使用氧气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①在搬运氧气筒时,避免倾倒,勿撞击,以防爆炸,因氧气筒内的氧气是以14.71MPa灌入的,压力很高;

②氧气筒应立放在阴凉处,在筒的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距火炉至少5m、暖气1m;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③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

冬天,气瓶的减压器和管系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使用铁器一类的东西猛击气瓶,更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丝,以防止氧气突然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④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装卸,以免引起燃烧。

(2)使用氧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再插管应用;停用氧时,应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氧流量时,应先将氧气管与吸氧管分开,调节好氧流量后再接上。以免因开错开关,使大量气体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呼吸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至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

(5)持续鼻导管给氧的病人,鼻导管应每日更换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刺激鼻黏膜,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以防堵塞鼻导管。鼻塞给氧应每日更换鼻塞。面罩给氧应4~8小时更换一次面罩。

(6)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标志,以方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时因搬错氧气筒而影响抢救速度。

(7)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医院操作人员要熟悉刻印在气瓶肩部上钢印标记的内容,应有:①制造厂名称或代号。②气瓶编号。③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检验钢印。④试验压力。⑤公称工作压力。⑥实际容积。⑦实际重量。⑧瓶体最小壁厚。⑨制造厂检验标记。⑩制造年、月。

(8)氧气瓶附件有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

(9)吸入氧流量计算方式: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给予低流量(1-2L/min)、中流量(2-4L/min)、高流量(4-6L/min)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