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一枝唤起幽禅

清平乐·木犀

作者 陈与义

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无住庵中新事,一枝唤起幽禅。

  

  

注释

木犀,即木樨,就是桂花。

黄衫,指桂花花朵。

翠葆,原是帝王仪仗的一种。以翠羽联缀于竿头而成,样子像伞。后来依据这个形象,也形容草木的茂盛。《三国演义》上说,刘备小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以一棵大树为翠葆仪仗,让别的小孩儿拜他,就将草木茂盛与皇帝仪仗等同了。无论是草还是树,上面大都有一个冠,所以文学家就从其形象上赋予草木以超越自身存在的意义,将草木比作翠葆。欧阳修诗:“屈贾江山思不休,霜飞翠葆忽惊秋。”周邦彦词:“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这两处的翠葆指的是竹子。而这首词里的翠葆当指簇拥着桂花的桂花叶子。

风日,有多种意思,一是指风和日,如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二是指气候、天气。如李白《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三是指有风时的太阳,朱淑真《眼儿媚》词:“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四是指风光,如卢思道 《上巳禊饮》诗:“山泉好风日,城市厌嚣尘。”如王维《汉江临泛》诗:“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陈与义这首词里的“风日”是风光的意思。

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意思是说屈原没有认识到桂花的妍丽,在离骚中没有写到桂花,这一千多年来人们都觉得是个遗憾的事。可以对照一下李清照写桂花的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屈原的《离骚》中写到好多花草,却没有写到桂花。

无住庵,陈与义病时住处有无居庵。他的词集附在诗集《简斋集》后面,就叫《无住词》。

幽禅,幽深的禅思。唐宋文人受佛教文化影响,都爱坐禅、谈禅。禅就是通过静坐等修行方式达到悟的境界。诗文中常见幽禅这个词,如北宋文同的诗:“何时相对月明下,坐彻清影谈幽禅。”南宋张磁的诗:“日暮诗兴薄,幽禅苦魔攻。”南宋苏泂的诗:“幽花契幽禅,夷下难为情。”

  

  

试翻译如下

桂花开了,像穿着黄衫的人相偎依,(那样醒目)让那些枝叶都一层层低下去,簇拥着她。八月江南风光很美,桂树在山腰水边展现着她美丽的身影。

可惜屈原没认识到她孤绝的艳丽,《离骚》给一千多年来人的都是遗憾。这是无住庵中的新奇事,一枝桂花唤起我的幽思。

  

  

赏析

这首词是咏物,以前讲过咏物要有所寄托。刘熙载说:咏物应“不即不离”。袁枚说:“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都是强调咏物既要写得真切,又要有所寄托。那么,这首词里又有什么寄托呢?

咱从这词的“肌质”来考察。上阕一写桂花的高贵,“黄衫相倚,翠葆层层底。”二是写桂花的生机,“八月江南风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桂花无处不在,打扮得整个江南都美丽。下阕先作一句议论,说屈原不识孤妍是个恨事,最关键的词是那个“孤妍”。孤,是孤高、孤傲,又恰合着桂花开的时节,是八月秋风起了,很多花都落了。这种孤妍再与上阕的那种无处不在的生命力相映照,是什么意思?再看最后一句,将桂花开说是一个“新事”,就含着惊喜,这其实是与坐禅追求静寂是完全矛盾的,那么惊喜中唤起的幽禅是什么呢?尽可想象,是人生自当畅意而为、不管他人怎么看的心灵感悟,还是对自个主张不为人识却终将为天下所用的自信?这真有点摩诃迦叶尊者拈花一笑的意思,让人似解非解。

元好问说陈与义别的几句词是“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诗无达诂,从陈与义这首词中,谁都能看到美,也被他“唤起幽禅”,但禅出什么,怕要大不同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