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素养】全球气候变化真正的原因真的是地球自转么?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应对?...

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长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至最短的年际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有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用法。在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简介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词在政府间
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使用中,是指气候随时间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有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用法。在公约中,气候变化是指“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基本定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全球气候变暖(GlobalWarming)、酸雨(AcidDeposition)、臭氧层破坏(OzoneDepletion),其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关乎到人类的未来!
影响
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和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目前的气候变化,全球科学家的共识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自己的责任,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如果情况持续恶化,
在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1979年至2005年,煤炭资源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平均比重为72.4%。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问题,人们只有一个选择: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原理: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为长波辐射。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比较弱。
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约47%左右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夜晚,地球表面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宇宙散发白天吸收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怎样认识温室效应: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将会冷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温度会是零下18摄氏度。正是有了温室效应,才使地球温度维持在15摄氏度。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很简单,收支不平衡。好比存钱,地球银行获得的收入(热量)大于花费(辐射出去的能量),自然温度就升高了。
1.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形成了温室效应,阻止热力反射回太空,使地球气温持续上升
2.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至大气层
3.二氧化碳虽不是最强的温室气体,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度提高,成为增强温室效应的元凶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六十五万年来最高
5.90年代可算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而1998年是当中最炎热的一年
广泛认同:
6.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摄氏1.3度看来是无可避免的。限制升幅在摄氏2度以内,是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严重灾难的唯一方法
7.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再不被控制,气候变化的速度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
8.气候反馈机制极可能带来急剧而不能补救的连锁反应,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到了什么程度会导致“世界末日”

影响

冰川融化,极端天气频发,粮食减产,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空气污染

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Walker Circulation) ,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导致赤道太平洋东岸温度低、西岸温度高。这种温度的差异通过热力环流的作用形成沃克环流。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正常状况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
太平洋西侧:多雨、湿润;海温高。

太平洋中、东侧:晴朗、干燥;海温低。

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

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l Niño的音译,原意是“圣婴”(上帝之子)。
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这种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厄尔尼诺现象属于一种准周期气候变化,影响范围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

厄尔尼诺成因

对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目前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

在正常状况下,

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

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
但是,

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会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

传统赤道洋流和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迎来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则干旱严重。
除此之外,

形成原因还有地球自转减慢、火山活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说法。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大气环流状况
太平洋西侧:干燥少雨旱灾(原来多雨湿润)
太平洋中东侧:洪涝灾害(原来干燥少雨)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东部地区,正常情况下的气候状况应该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而发生厄尔尼诺时:
(1)夏季主雨带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干旱。
(2)长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迟。
(3)秋季我国东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4)全国大部冬暖夏凉。
(5)登陆我国台风变少
厄尔尼诺的妹妹——拉尼娜

拉尼娜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圣女(上帝之女)”的意思,对应着“圣婴”(上帝之子),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

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常被用来专门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

拉尼娜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成因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关联,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大气环流状况
西部海区上升气流加强,沿岸更加湿润 。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低温,下沉气流加强,沿岸更加干旱。
拉尼娜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
厄尔尼诺会使我国
秋季东部降水南多北少
易使北方夏秋连旱
那如果进入拉尼娜状态会怎样呢?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
通常交替出现
此消彼长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都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他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被称作沃克环流。
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Kimberly Henderson表示:“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持续时间与破坏力可能将远远超过此次疫情。我们对疫情的应对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在全球市场正逐渐从供需双重冲击中恢复的特殊时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增强韧性,应当且必须成为提振经济、保障民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球视角及中国的气候变化
《报告》显示,一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但近几个世纪却发生了显著变化。19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约1.1摄氏度。气候科学家发现,全球所有国家的年均气温在此期间几乎均有升高。
受此影响,中国将变得更加炎热和潮湿。如果排放量保持目前的增速,未来可能会有1000万—4500万人遭受极端炎热和致命热浪的侵袭,尤其在华东地区。每年因极端高温和潮湿而损失的户外工作时长平均占比将从目前的4%增至2030年的6.5%与2050年的9%,相当于到2050年,年均GDP损失1万亿~1.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万亿~10.6万亿元)。
为了稳定气候、防止自然灾害风险的扩大,国际社会需要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实现“净零排放”。中国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探寻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并采取了令世界瞩目的应对措施。
长期来看,快速且有序地推进减排,可有效控制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与转型风险,并且培育和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中国也有望为全球减排做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4+3+3”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为应对气候挑战,麦肯锡建议,中国可考虑采取“4+3+3”气候应对方案,支持国内及国外的减缓与适应措施。
该方案首先包括4类减缓措施,旨在实现全球经济脱碳,进而迈向《巴黎协定》所提出的低碳路径。
第一,通过增效、优化和循环来减少能源需求,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能效、优化工艺、循环经济和转变消费模式。
第二,改变发电和燃料结构。发电和交通运输约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步淘汰燃煤发电,推动交通运输电气化,增加生物质能、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的利用,以及发展氢能市场。
第三,加强碳排放管理行业。中国可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停止毁林,并且输出沙漠绿化技术。
第四,减少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中国可改革农业和粮食系统(例如改善水稻种植的施肥方法),消除甲烷的逃逸性排放。
鉴于气候变化危害的频率和强度在增加,气候适应措施尤为重要。麦肯锡进而提出增强中国社区及基础设施韧性的3种方法。
首先,进一步培养韧性规划专业能力,将自然灾害风险意识纳入城市规划政策、战略和运营中。
其次,将韧性融入升级规划和风险评估模型之中,也即评估洪水等急性灾害对基础设施资产的潜在影响。
最后,促进金融创新,为增强韧性提供资金支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气候风险保险不仅可以降低对政府灾后救济的依赖,还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到私人资本,避免让普通的中国纳税人和民众承受因极端天气事件导致的损失。
最后,报告指出,除了在国内实现脱碳和气候适应的目标之外,中国也有能力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麦肯锡认为有3个路径可以支持全球可持续经济发展。
第一,开发、普及、输出低排放解决方案。随着世界转向低碳经济,相关出口和技术需求可能会急剧增加,包括电解器、可持续航空燃料、替代蛋白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等。此外中国也可向海外提供金融和技术支持。
第二,为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已跻身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之列,有条件重点发展跨境绿色项目,投资绿色金融,并鼓励其他国家思考自身基础设施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在全球政治领导格局不断变迁之际,世界各国都需要迅速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对中国而言,这正是承担新使命、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机遇。

推荐关注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