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

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学!为了复兴中医药,传授黄元御的中医药理论,现将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临床心得先在博客上陆续发表。与广大崇尚黄氏之学者共同探讨。但是不与崇尚刘河间、朱丹溪者辩论。请崇尚刘、朱之学者不要发表评论,否则我会拉黑你。因为本人没有精力应付。

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公元1705—1758年】,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名中医。复兴中医药必须遵《内经》、遵《伤寒论》,学中医必须读《内经》、《伤寒论》这是历代中医的共识!由于《内经》、《伤寒论》文字艰涩难懂,真正读懂的有几人?清代黄元衔在《素灵微蕴》【序意】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因《内经》、《伤寒论》文字坚涩难懂,自治唐之后唯有黄元御读懂了。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云:“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欧阳兆熊为什么如此崇尚黄元御?据欧阳兆熊自己说:“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学八种》抄本相饷。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来,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喻嘉言昌,陈修园念祖都是清代的《伤寒》大家,欧阳兆熊跟随二位大家学习了十年后,读了黄氏《医书八种》认为十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清代名中医张琦云:“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

黄氏之书真有这样伟大吗?一切医学理论必须经得起临床疗效的检验,临床疗效是检验一切中医药理论的唯一的标准。黄元衔的中医理论到底有多神奇?据黄元御在《素问悬解自序》曰:“乾隆甲戌,客处北都成新书八部。授门人毕子武龄,字维新,金陵人。服习年余,直与扁仓并驾。”黄元御的学生毕武龄学习黄氏的八部著作一年多,其医术可“直与扁仓并驾。”你说黄元御的医术水平有多高?清代同治元年湖南 湘乡名中医欧阳兆熊在《四圣心源》【序】云:“今湘乡左君菊农继明,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可谓勤矣。夫菊农亦尝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者,而一旦弃之如遗。”“吾愿世之好学深思者,将后世一切非圣之书,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一以仲景为归,涵濡既久,渐渍而化焉。若涉迷津,臻彼岸,导歧途,骋康庄,有不自旋其面目,而捐弃故伎,如菊农之勇者,无是人也。”左继明抛弃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学习黄氏之说,其医术如何?欧阳兆熊没有说。据同治丙寅八月,长沙黄济识在《四圣心源》序中曰:“余癸亥在资州,患失眠疾,医者言。人人殊,各尽所学,迄未霍然。甲子因公赴长沙,遇左君继明,为治颇效。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询之始知寝馈于《黄氏医书》者有年。其书理明辞达,迥异诸家,因携以入蜀。”左继明抛弃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改习黄氏之书,“其为人主方辄有验”!长沙黄济识并不是学中医的,只是一个患者,因为左继明运用黄氏的理论治愈了他多年多位中医都没有治愈的失眠,而且亲眼看到左继明治病“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热心将黄氏之书带回四川刻印散发传播!黄氏之书都是靠广大的中医粉丝传播!我认为黄元衔的中医学理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读之书!学习黄元衔的八部著作是培养真中医、名中医的必须条件!

如何看待刘河间的“六气皆能化火”论,用药一派寒凉,朱丹溪之“阳常有余”论,用药主张滋阴!对于刘、朱之学历代中医的有学之士都强烈批评,明代名中医李中梓在《医学必宗》云:“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诚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运也。”清代张琦云:“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说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当代中医药教材不读《内经》、《伤寒论》,而将刘朱之学,叶天土的《临床指南医案》、卫气营血辨证至今仍奉为圣典。中医何以能复兴?

明代名中医李中梓在《医学必宗》【古今元气不同论】云:“嗟乎!世人之病,十有九虚,医师之药,百无一补。宁知投药少差,实者即虚,虚者即死,是死于医药,非死于疾病也。”【药性合四时论】云:“今天下喜用寒凉,畏投温热,其故有二:一者守丹溪阳常有余之说,河间有寒无热之论耳。”现在提出一个重要的理论,当代疾病是实证多?还是虚证多?是不是虚证占十之八九?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幽门杆菌感染、癌症等等是不是都是虚证?!

清代名医张琦、欧阳兆熊曰:“自唐以降”。时至清代已衰落到极点,那么当代中医可以说是近似失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何以复兴?据清代名中医张琦在1832年云:“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自黄岐立法,定经脉,和药石,以治民疾,天下遵守,莫之或贰。……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沿染,竞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于是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既分,岐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 而古法荡然矣。”清代名医欧阳兆熊1862年【晚张琦30年】也云:“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朱、张、刘、李、古大家也,张景岳、叶天士,亦近今之名手也,斯与黄氏,优劣恶从而辨之?不知黄氏所传者,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心法,彼则背而驰焉。异端曲学,足以害道,辞而辟之,大声疾呼,吾党之责也。”刘朱、叶天士、张景岳之学的泛滥,是中医药衰落的重要原因!

黄元御医学理论的特点:黄元御是第一个真正找到了中医病根源的人。然后根据病源进行辨证立方组药,只要是这个病,对病用药,不需要中医再进行四诊辨证了。这里减少了中医辨证失误,只要是这个病,按照黄元御的方药,其效如桴鼓相应!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全书共创立131个方剂。统治几百种病。现将我学习黄氏理论的临床心得陆续发表,以饷广大中医同仁,愿与广大热爱黄氏理论者共同探讨。

一,黄氏《金鼎汤》治疗惊悸、恐惧心慌、忐忑不安,有奇效!

一说到惊悸,大家会立即联想到《伤寒论》中的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两个方子,都是伤寒少阳向阳明转化的方子。这两个方并不适用于内伤的惊悸。

黄元御认为:“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熄,非少阳之旺也”。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均为少阳相火极旺者。黄氏创制【金鼎汤】治疗惊悸之证。该方脱胎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惊、悸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黄元御根据临床经验去掉蜀漆、生姜、大枣,加芍药、茯苓、半夏。

黄氏《金鼎汤》组方如下: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黄元御认为惊、悸之证,源于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以清胆火,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若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临床应用其效如神!

临床治验:广西南宁糖尿病患者方某某,女,52岁,空腹血糖7.0左右,临床症状:手足怕冷,眩晕,大便无力,高血压,应用糖渐康脐疗膏一个疗程治愈,检测空腹血糖5.3,血压正常110/60,糖尿病高血压都痊愈。

2016年02月15日发来短信说:“经常忐忑不安,提心吊胆,莫名其妙害怕和恐惧心慌,天天晚上做恶梦,特别是刚刚躺下那一剎那特别害怕。我开方:金鼎汤:茯苓15g甘草7g姜半夏15g桂枝10g白芍药10g生龙骨7g生牡蛎10g,十副。

患者2016年02月经日发来短信说:“陈老您好!我是广西方某某,非常感谢,服药后我的心慌、心悸症状消失了,现在心情好,人精神,睡觉也好,不再做恶梦。我这次心里出现状况,我做过动态心电图,也看了不少科目,说我一切都正常,没病。以前我不怎么相信中医,但经陈老这一治,我从此相信了”。

《金鼎汤》临床应用拓展:治疗失眠效如桴鼓相应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证,是指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心悸、健忘、眩晕等症状同时出现。失眠历来为难治之症。只所以成为难治之症,主要未遵《内经》之旨。《内经》【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曰:“不得卧而息有声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看看历代中医有谁从阳明而治者?唯有黄元御遵《内经》之旨,黄元御认为:“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黄氏在《素灵微蕴》【医方解】中曰:“内伤虚劳,惊悸不寐,俱缘水寒土湿,神魂不藏,无相火上旺而宜清润者。即千百之中偶而有之,而究其脾胃,终是湿寒。严用和贸昧而造归脾之方,以补心血。薛立斋又有丹皮栀子加味之法。张景岳、赵养葵、高鼓峰、吕用晦,更增地黄、芍药之辈。复有无名下士作天王补心丸,肆用一派阴凉。群儿醉梦不醒,成此千秋杀运,可恨极矣!”请问历代与现代中医是不是仍然用阴凉之剂治疗失眠?

黄元御认为:“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失眠是“胃土不降”,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我应用《金鼎汤》加减临床应用治疗失眠证有桴鼓相应之效,《金鼎汤》加夏枯草、珍珠母、夜交藤。处方为:茯苓15g甘草7g姜半夏15g桂枝10g白芍药10g生龙骨7g生牡蛎10g,夏枯草15g,珍珠母30g夜交藤45g,甘草、茯苓培土去湿,半夏降胃土,桂枝达肝郁,芍药敛胆火,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夏枯草,味苦气寒,上清下补,能祛肝风,泄肝火,开肝郁,珍珠母,咸、寒,能平肝潜阳,安心神,定魂魄,夜交藤,其性平和,能养心气,益心血,安心神,泻心火,育肝阴,国医大师朱良春用药介绍该品治疗失眠,其剂量非30g以上其效方宏,著药配伍,有一剂知,三剂已之效!但是也有的严重失眠患者需要7—10剂。

临床治验,患者,魏某某,失眠多年,应用上方有一剂知,三剂已。该方我临床上应用屡试屡验。该经验方的公 开为亿万失眠患者带来福音,亿万的失眠患者可以自己试试看,黄氏的治疗失眠方是不是灵验?希望得益该方治愈的失眠患者为中医药点过赞!

《金鼎汤》加减治疗盗汗、自汗有奇效!

盗汗、自汗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也是中医药难治之症。《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所以中医药界称:“汗为心之液”。所以治疗盗汗、自汗必须遵《内经》之旨从心而治。但是历代中医治疗盗汗均以阴虚内热论治,其疗效了了。黄元御在《素灵微蕴》【医方解】中曰:“夜热之证,因阴旺土湿,肺胃不降,君相失根,二火升泄。钱仲阳乃作六味汤丸,以滋阴亏。薛氏推广其义,以治男女劳伤,各种杂病。张氏、赵氏、高氏、吕氏,祖述而发扬之。遂成海内恶风,致令生灵夭札,死于地黄者最多,其何忍乎!下至二地、二冬、龟板、黄柏诸法,不可缕悉。”盗汗应该为:“阴旺土湿,肺胃不降,君相失根,二火升泄。”蒸发“心液”而致。

我临床治疗盗汗、自汗。应用黄氏《金鼎汤》合牡蛎散,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黄芪、麻黄根、煅牡蛎、浮小麦。牡蛎散是固表止汗之剂,盗汗、自汗其根源是惊悸所致,所以牡蛎散治表不治本,疗效不佳。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蒸发心液故有盗汗、自汗,金鼎汤合牡蛎散,标本双治,加敛汗之生黄芪40g浮小麦30g麻黄根15g,治疗盗汗、自汗其效如神!

临床治验:山东聊城糖尿病患者王某,女,空腹血糖12.48,患者没有用任何药物,临床症状,口渴不欲饮,多食善饥,尿频,大便有时溏稀,乏力,处阴瘙痒,右手小指麻木,胆囊炎,用糖渐康脐疗膏一个疗程,临床原来不舒服症状缓解,糖尿病治愈。2015年元月24日网上反映,最近夜间出汗,刚开始后脑勺出汗,后来发展为睡着后全身出汗,可以汗透睡衣,醒后汗止,睡觉后继续出汗,经多位中医治疗无效,我处方:茯苓20g甘草7g姜半夏15g桂枝10g白芍药20g生龙骨7g生牡蛎30g黄芪40g浮小麦30g麻黄根15g,7剂。2015年元月27日在QQ电话中说:服药两副,盗汗止。问:“陈医生,非常感谢。服药两剂,盗汗止。问是否要继续服?”我回复说:可以再服一副巩固一下即可。

我为什么尊崇黄元御?我曾经写过《黄元御是第五圣》的博文说了原因。

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因《内经》、《伤寒论》文字坚涩难懂,自治唐之后唯有黄元御读懂了。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云:“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欧阳兆熊为什么如此崇尚黄元御?据欧阳兆熊自己说:“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学八种》抄本相饷。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来,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喻嘉言昌,陈修园念祖都是清代的《伤寒》大家,欧阳兆熊跟随二位大家学习了十年后,读了黄氏《医书八种》认为十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清代名中医张琦云:“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

黄元御所创之方剂均来源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如我的学习心得体会的《金鼎汤》,就是来源于《金匮要略》治疗惊悸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与半夏麻黄丸。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三两【去皮】,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三两【洗去腥】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半夏麻黄丸:

半夏、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黄元御将两方相加,去生姜、大枣、蜀漆、麻黄,加芍药、茯苓,组成《金鼎汤》: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经黄元御的化裁,更符合临床实际。黄元御找出了惊悸之根源。

黄元御认为“胃土不降,由于脾土之湿”,加茯苓去湿更符合临床实际,黄氏认为“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加芍药清胆火。临床应用果然效不一般,黄元御《四圣心源》所创之方均来源于学习《内经》、《伤寒论》临床心得。黄元御无私奉献,我们要认真继承!

今天介绍黄元御治疗气滞的《下气汤》

中医药界广泛流传说麻瑞亭只凭学习到黄元御治疗气滞的《下气汤》而成为一代名医。麻瑞亭西安名中医,麻15岁时乡里时疫流行,死亡者甚众,麻也患之,幸得黄元御第四代传人其舅祖李鼎臣先生精心救治康复,麻遂拜李氏为师,习医8年。但是麻瑞亭并没有读过黄元御的书,只学得黄元御的一首《下气汤》,麻老应用《下气汤》加减,成就一身英名。麻老深知黄元御的书的价值,麻瑞亭将寻找出版黄元御医书的任务托付给自己的学生孙洽熙,孙历经艰辛终于于将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出版发行。黄元御医书的出版发行是麻老与学生孙洽熙为复兴中医药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治疗气滞,《下气汤》

甘草二钱、半夏三钱、五味一钱、茯苓三钱、杏仁三钱,泡,去皮尖、贝母二钱,去心、芍药二钱、橘皮二钱。煎大半杯,温服。

黄氏认为:“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为肺气,肺气方化,而已胎阴魄【注:《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气敛之也。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之源,则在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气滞之证,其上宜凉,其下宜暖,凉则金收,暖则水藏。清肺热,而降胃逆,固是定法。但不可以寒凉之剂泻阳根而败胃气。盖胃逆之由,全因土湿,土湿则中气不运,是以阳明不降,但用清润之药滋中湿而益下寒,则肺胃愈逆,上热弥增,无有愈期。”

治疗气滞,时医往往用大量的理气之药,枳实、厚朴、香附、薤白类,而《下气汤》全方只要一味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橘皮。黄元御治气滞是“清肺热,而降胃逆”以其治本!

黄元御说:“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就是说这类疾病均可应用《下气汤》治疗。临床治愈病案就不例举了。

临床应用指征:1、气滞胀、痛必须在胸胁右侧,才是对证,

2、方中贝母应是浙贝母,不是川贝母,川贝母功能:润肺止咳,化痰散结,而浙贝母功能: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清肺热应该是浙贝母。临床应用验证果然是浙贝母!

黄元御治疗气积的《达郁汤》

黄元御认为:“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宜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脐腹左胁,宜补肝腹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

桂枝三钱、鳖甲三钱,醋炙焦,研【注:鳖甲只有研末,才能煎出药性,教科书上一般都注明先煎,实践中我发现,不管先煎多久,都难煎出药味。鳖甲必须醋炙焦,否则不但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我临床上遇到这个情况,药店给患者未炙鳖甲,出了问题】、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疗积在脐腹左胁者。

黄元御曰:“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这是黄元御临床用药经验总结。非常精辟!黄元御这里谈到“积聚”一词,在《积聚根原》篇专门论述积聚的治疗,黄元御曰:“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上述治疗的积聚应该属于“气积之瘕”,无实型之积聚! “血积为癥”的“癥”相当于现代的肿瘤,就是人们所谓的癌!黄元御的治疗原理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思路!以后会逐渐介绍!

临床治验病案:

天津,刘某某,男,28岁,2008年初因饮食不洁,患急性肠炎,经西医西药抗菌素治疗后,食量减少,出现轻微腹胀,大便溏稀不成形。后来发展出现肚脐左侧气胀不适,2008年至2012年进行过针灸,中医药调理无效,怕冷喜热,手脚冰凉,四肢发软,每天觉得很累。2015年初就诊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处方如下: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炒神曲15g浙贝母15g海螵蛸15g竹茹10g白术15g石斛10g白及6g砂仁5g半夏10g鸡内金20g芦根10g黄 精10g煅瓦楞15g佛手10g,七剂。服后无效,复诊,上方加杏仁10g,七剂。服药后出现二次盗汗。无效。转求治于我。我用《达郁汤》:桂枝10g干姜20g茯苓20g甘草7g鳖甲20g,醋炙,研末、砂仁3g,七剂,患者反映当天见效,7年之疾,七剂而愈。

我临床上验证,只要对症,黄元御之方疗效如桴鼓相应!

气积之证,女性居多,我还治愈一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气积,气积治愈后,其病减半!

妇科疾病治疗是西医的短版,但是中医药的长处。而现实生活中好的妇科中医不多。就是在清代好的妇科中医也不多。《四圣心源》【卷十】黄元御曰:“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降自后世,此义遂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沍,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之洪波,乃使春华易萎,秋实难成,胎伤卵破,女德无终,玉折兰摧,妇怨何极!仆本恨人,痛心在目,作妇人解。”

《妇人解》

《经脉根原》【注:妇科疾病治疗的总纲】曰: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语。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亏而止者,事之常也。”

“金主收敛,木主疏泄,金敛而木不能泄,则过期不来【注:月经后期】,木疏而金不能敛,则先期而至【注:月经先期】。收敛之极,乃断绝而不行【注:闭经】,疏泄之甚,故崩漏而不止。木郁或中变为热,水郁则始终皆寒。其重者,亡身而殒命,其轻者,绝产而不生,非细故也。”

“其凝而不解者,水寒而木郁也。肾肝阴旺,经脉凝沍,既堙郁而腐败,乃成块而紫黑。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盖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灵枢经】语。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譬之于上,阳气冬藏,水泉温暖,春木发扬,冻解冰消,暖气升腾,故万物生焉。使冬无地下之暖,虽有阳和司令,亦成寒谷不生矣。”

“后世庸工,全昧此理,滋阴凉血,伐泻生阳,变膏腴之壤,作不毛之地,摧后凋之木,为朝华之草。目击此风,良深永叹!仲景垂温经一法,吹邹子之暧律,飘虞地之熏风,古训昭然,来者当熟复而详味也。”

黄元御将妇科病根原阐述非常详尽,治疗妇科疾病之原则:“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看看当代鼓吹滋阴的“六味地黄丸”有养颜功能的庸医们,“滋阴凉血,伐泻生阳,变膏腴之壤,作不毛之地”,而致多少妇女不孕!摧残了多少年轻的妇女的健康!

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治疗妇科疾病方子,我临床验证疗效非常好!今后将陆续介绍。

闭结【注:闭经】

黄元御曰:“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生发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冲逆,相火不归,则生上热。经脉燔蒸,而升降阻格,内无去路,则蒸发皮毛,泄而为汗。汗去热退,皮毛既阖,而经热又作。热日作而血日耗,汗日泄而阳日败,久而困惫尪赢,眠食废损。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其脾阳之虚,误以凉营泻热之药投之,脾阳颓败,速之死矣。其肝胆固属燥热,其脾肾则是寒湿,治当分别而调剂之,未可专用清凉也。”

“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之温,即脾阳之左升也。水寒土湿,木气不达,抑郁盘塞,则经血不通,以其生气失政而疏泄不行也,未有脾阳健运,木陷而血瘀者。其肝木之陷,咎在于脾,己土不生,则戊土不降,中气莫运,故四维不转,非第肝胆之过也。若见闭结,辄用开通,中气已亏,再遭攻下,强者幸生,弱者立毙,十全二三,甚非良法也。”这里黄氏告诫人们,用攻伐之剂治疗治愈者“十全二三”,也就是20—30%,这“甚非良法也”!

黄元御创制出治疗闭经的《桂枝丹皮桃仁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丹皮三钱、桃仁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丹参三钱。煎大半杯,温服。

用药加减,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注:党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脾郁,加砂仁。

方解:茯苓、甘草、干姜、党参培中去湿以治本,桂枝、芍药清风去肝郁,丹皮凉血化瘀,黄芩清肝胆之热,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鳖甲、庶虫化瘀凝、消症瘕,砂仁去脾郁,升脾阳,诸药共凑开闭结。

现代《中医妇科学》将闭经辨证为:肝肾不足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四个证型。所用之方药都离不开滋阴、清热、祛瘀通经,如此治疗闭经,月经通了,则成崩漏!转而治疗崩漏,崩漏止了,又成闭经,使当代中医药治疗闭经、崩漏走入怪圈,这都是临床上证明了的!与黄元御的《桂枝丹皮桃仁汤》相比较,有天壤之别,临床应用就知道黄元御才是真中医!

《崩漏》

黄元御认为:“经脉崩漏,因于肝木之陷。肝木主升,生意畅遂,木气条达,则经血温升,不至下泄。生意郁陷,木气不达,经血陷流,则病崩漏。”

“其原全由于土败。土者,血海之堤防也,堤防坚固,则澜安而波平,堤防溃败,故泛滥而倾注。崩者,堤崩而河决,漏者,堤漏而水渗也。缘乙木生长于水土,水旺土湿,脾阳陷败,不能发达木气,升举经血,于是肝气下郁,而病崩漏。后世庸医崩漏之法,荒唐悖谬,何足数也。”

黄元御创制《桂枝姜苓汤》治经漏。

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干姜三钱、丹皮三钱、制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我临床应用,患者腰酸、怯冷,加仙灵脾、鹿角霜、补骨脂。

治疗血崩方《桂枝姜苓牡蛎汤》【注:桂枝姜苓汤加一味牡蛎】

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干姜三钱、丹皮三钱、制首乌三钱、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气虚,加人参【注:党参】。

我临床应用,喜加茜草炭以增强止崩作用。

现代《中医妇科学》治疗崩漏,分为血热型、脾虚型、肾虚型【又分阴虚、阳虚】、血瘀型五个证型,《中医妇科学》中曰:“崩漏与闭经交替出现,并可导致不孕。崩漏是妇科的重证,从疗效来说,止血稍易,调理周期较难”《中医妇科学》承认闭经与崩漏是“属于难治之证,病程较长者,疗效较差”。只所以难治,其原因是现代中医妇科学没有找到闭经与崩漏之根源,治疗闭经与崩漏毫无章法,治了闭经,出现崩漏,止了崩漏又出现闭经。崩漏、闭经之根源,黄元御找到了!黄元御为妇科治疗闭经与崩漏创立有效的方剂。

临床验案

某某,女,28岁,经漏,每次月经长达15天,月经干净后一周左右又来,我用黄元御的《桂枝姜苓汤》:茯苓20g、甘草7g、桂枝10g、芍药20g、干姜20g、丹皮10g、制首乌10g、仙灵脾15g、补骨脂15g。如此重症七剂而愈。

月经先期,就是月经提前来,月经后期,就是到月不来,延迟来,是妇科中常见病。

月经先期,现代《中医妇科学》治疗月经先期,辨证为血热型【又分为:实热、虚热、肝郁化热】、气虚型,共四个证型。现代《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先期可伴有月经量多,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往往发展成崩中漏下,导致不孕,临床尤须重视。”

月经后期,现代《中医妇科学》辨证为:血寒证【又分虚寒、实寒】、血虚证、气滞证,四个证型。现代《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后期多伴经量过少,若失治或误治,易转变为闭经,导致不孕,故应及时治疗。”证型辨的很多,凡是学院毕业的都学习过这样教材教,出来后在临床上按照教材学习的理论,治疗月经先期、后期临床疗效并不好。正如教材所说,治疗月经先期,“往往发展成崩中漏下”,治疗月经后期,教材中说:“若失治或误治,易转变为闭经”,如何预防这样情况发生教材中没有说。我们看看黄元御如何辨证月经先期与后期?

黄元御认为月经“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月经“后期者,木气遏郁,闭结之机也。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畅通,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黄元御认为月经先期与后期“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畅通,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

“其通多而塞少者,木气泄之,故先期而至”。“其塞多而通少者,木不能泄,则后期而至”。

治疗月经先期,黄元御用《桂枝姜苓汤》【注:大家一定记得,这是治疗经漏之方,如此治疗绝对不会发展为崩中漏下。】

丹皮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首乌三钱、干姜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方解:黄元御认为月经先期,“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畅通,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干姜温脾阳,茯苓、甘草、培中泄湿以治本,桂枝、芍药、首乌清风以舒肝郁,丹皮泻郁热清风燥,化凝瘀,诸药配伍,共凑温脾阳,培中气,泄脾湿,清肝风疏肝郁,化凝瘀,以治月经先期。

黄元御治疗月经后期方:《姜苓阿胶汤》

丹皮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干姜三钱、丹参三钱、首乌三钱、阿胶三钱。

方解:干姜温脾阳,茯苓、甘草培中泄湿,桂枝、首乌、阿胶,清肝风舒肝郁,丹皮泻郁热,散凝滞、丹 参行血破瘀,诸药共凑,温脾阳,泄脾湿,散肝郁,化凝滞,月经后期得治。

黄元御认为月经“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月经“后期者,木气遏郁,闭结之机也。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畅通,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黄元御找到了月经先期与后期的根源:“其源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畅通,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

现代《中医妇科学》治疗月经先期,辨证为血热型【又分为:实热、虚热、肝郁化热】、气虚型。疗效如何?现代《中医妇科学》曰:“月经先期可伴有月经量多,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往往发展成崩中漏下,导致不孕,临床尤须重视。”就是说临床上治疗起来并不顺手。月经后期,现代《中医妇科学》辨证为:血寒证【又分虚寒、实寒】、血虚证、气滞证,现代《中医妇科学》认为:“月经后期多伴经量过少,若失治或误治,易转变为闭经,导致不孕,故应及时治疗。”而按照黄元御所创之方,月经先期一个方,治疗月经后期一个方!就这么的简单!临床应用效如桴鼓相应。原本是一个极宜治愈之疾。而现代《中医妇科学》辨证的那么复杂,临床应用疗效并不如意,这是不是值得现代中医妇科学反思?

黄氏对月经先期、后期认识是何等正确,黄氏所创治疗月经先期,后期的方药,我在临床验证屡试屡验,一般七剂而愈!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而且是当代中医妇科的难治之症。

《中医妇科学》将痛经辨证为:1、气滞血瘀型,方用《医林改错》的膈下逐瘀汤,2、寒湿凝滞型,方用《医林改错》的少腹逐瘀汤,3、气血虚弱型,方用圣愈汤,4、肝肾亏损型,方用调肝汤。证辨的很多,临床上应用有没有疗效?只有那些编写《中医妇科学》的教授与教《中医妇科学》教授自己知道!而教出来学生也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中医妇科学》曰:“治疗应该以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使疗效得以巩固”。每个从中医药大学毕业学生,按照《中医妇科学》教授的内容应用于临床,实际疗效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医妇科学》说:“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但是治愈需要几个疗程没有说,3个周期,就是三个月,如果四个疗程就是一年,一个痛经治疗一年,还不一定能治愈!这是什么中医妇科?是不是很丢中医的脸?西医会说我们承认西医治疗痛经的确不行,但是你们中医比我们西医也强不多少!因此现代的《中医妇科学》必须彻底重新编写!

看看黄元御是如何治疗痛经的?我临床验证,应用黄氏治疗痛经方,一般七剂而愈,如果有人不相信,试试看我公开黄氏治疗经痛方,临床上是不是非常灵?黄元御治疗痛经,分为经前痛,经后痛两个证型。非常简单。而且临床疗效有桴鼓相应之效!

黄元御认为,经行腹痛【即痛经】

“经行腹痛,肝气郁塞而刑脾也。缘其水土湿寒,乙木抑遏,血脉凝涩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壅迫,疏泄莫遂,郁勃冲突,克伤脾脏,是以腹痛”。

“中气不运,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之证。血下以后,经脉疏通,木气松和,是以痛止。此多绝产不生。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调痛去,然后怀子”。

“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

治疗经前腹痛,方用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丹参三钱、干姜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

方解:黄元御认为:“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调痛去” 干姜温脾阳,茯苓、甘草培中泄湿,桂枝达肝郁,丹皮行瘀血而清热,清风而达木郁,丹参行血破瘀,通经止痛,诸药共凑以治经前之腹痛。

黄元御认为经后痛“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治疗经后腹痛,方用归地芍药汤

当归三钱、生 地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首乌三钱、芍药三钱。

方解:“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方中当归、首乌滋肝养血,桂枝散肝郁,生地,清风滋木、芍药,清风燥而止痛,丹皮行瘀血而清热,清风而达木郁,丹参行血破瘀,通经止痛,茯苓、甘草培中泄湿,诸药共凑治疗经后之腹痛。

黄元御方简而效宏,希望从事中医妇科的同仁彻底抛弃现代《中医妇科学》,学习借鉴黄元御的医学理论,真若如此你的医学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中医妇科医师!

月经的颜色紫黑成块,是妇科病中常见之证,而现代《中医妇科学》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中医妇科学》【痛经】中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症状中说:“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暗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月经紫黑成块的确与痛经同时兼有。但是不是气滞血瘀所致!请看看黄元御如何辨证的。

月经:结黑紫黑证

黄元御认为:“经水结瘀紫黑,血室寒冱而凝涩也。血之为性,温则行,寒则滞,滞久则堙郁而腐败,是以成块而不鲜。此以土湿水寒,木气郁塞之故。庸工谓之血热,据其木郁生热,而昧其水土之寒湿,禍世非小也。”现代《中医妇科学》,虽然没有辨证为血热型,却辨证为气滞血瘀型。但是在临证加减中说:“若夹热者,症见经色深红而有块,苔黄脉数者,酌加栀子、黄柏、夏枯草、益母草以清热凉血,化瘀止痛,或用清热调经汤。”请问《中医妇科学》编写的教授们临床上看到有这样的证型吗?过多的行气化滞,活血化瘀往往会导致崩中漏下,只因为辨证错误,所以临床上治疗无效!现代《中医妇科学》误人害人。

黄元御用:苓桂丹参汤,这与治疗经前腹痛同一个方子!这里可以明白经前腹痛与月经结块紫黑是同一个根源!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丹参三钱、干姜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

我临床应用宜加肉桂3g,腰酸加杜仲10g。

热入血室证,就是月经期间感冒发烧,七八日后,热退身凉,而临床出现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热入血室为妇科病的重证与难治之症。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妇科学》有经行发热,辨证为:1、阴虚证,2、气虚证,3、血瘀证,但没有列入热入血室证,在【诊治要点及预后】中说:“本病当与热入血室相鉴别。”就是说对于这一妇科重症,难治之证,当代妇科学没有说,只是说经行发热要与热入血室相鉴定。

黄元御认为:热入血室“以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里,少阳厥阴,表里同气,血藏于厥阴,热入血室,同气相感,自厥阴而传少阳,甲木逆升,经气不降,横塞胸胁,故状如结胸。君相感应,相火升炎,而烁心液,故作谵语。肝主血,心主脉,血行脉中,血热则心病也。”

“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风伤卫气,卫气闭敛,营郁热发,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宜清厥阴少阳之经,泻热而凉血也。”方用:柴胡地黄汤。

柴胡地黄汤: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甘草二钱、芍药三钱、丹皮三钱、地黄三钱【生地黄】。

煎大半杯,温服。

表未解者,加苏叶、生姜。

该方我临床上没有用过,但是我认为黄元御说的有理,辨证精确,故发表供同仁参考!

骨蒸,应该属于妇科病的重证,该病不仅仅限于女性,而且男性患者也有该证。患者不仅仅有骨蒸夜热,而且饮食减损,肌肉消瘦,淹滞缠绵,渐至不起。世医均以阴虚论治,往往是越治越重,不治死亡。黄元御为我们寻找出治疗新的方药。

黄元御认为:“骨蒸者,肝木之不达也。肝木生于肾水,阳根在水,春气一交,隨脾土左升,则化肝木。木气升发,和煦温畅,及臻夏令,水中之阳,尽达于九天,则木化而为火,木火生长,是以骨髓清凉,下热不生。水寒土湿,肝木不升,温气下郁,陷于肾水,则骨蒸夜热,于是病焉,以肾主骨也。”

“肝木郁陷,而生下热,则胆木冲逆,而生上热。肝木下陷,必克脾土,胆木上逆,必克戊土,。脾胃俱病,上不能容而下不能化,饮食减损,肌肉消瘦,淹滞缠绵,渐至不起。”

“庸医不解,以为阴虚,率以滋阴泻热之剂,愈败土气,土败阳伤,无有不死也。是宜燥土暖水,升达木气,木郁条达,热退风清,骨蒸自愈。原非阴虚血热之证,清凉之品,未可过用,以伐中气也。”

药用苓桂柴胡汤:

茯苓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柴胡三钱、半夏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热蒸不减,加生地、黄芩。蒸退即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

妇科杂病根源

黄元御认为:“妇人之病,多在肝脾两经。土湿木郁,生气不达,奇邪淫泆,百病丛生。而阳虚积冷者多,阴虚结热者少,以其燥热在肝胆,湿寒在脾肾,土湿木郁而生表热者十之八九,土燥水亏而生里热者百无一二也。”黄元御这段经典之论是妇科病治疗的总纲!

在看看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妇科学》对妇科病的辨证不是抓住“十之八九的证”,而是大谈“百无一二的证,什么阴虚、燥热、湿热等等”。这样的现代《中医妇科学》是不是应该彻底抛弃吗?

带下

黄元御认为:“带下者,阴精之不藏也。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肾水失藏,肝木疏泄,故精液淫泆,流而为带。带者,任脉之阴旺,带脉之不引也。五脏之阴精,皆统于任脉,任中阳秘,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故精敛而不泄。任脉寒沍,带脉不引,精华流溢,是谓带下。水下泄则火上炎,故多有夜热毛蒸,掌烦口燥之证”。黄元御认为:“夜热毛蒸,掌烦口燥之证”不是现代《中医妇科学》所谓的“阴虚”,而是“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水下泄则火上炎”!

“而下寒上热之原,则过不在于心肾,而在于脾胃之湿。盖气根于肾,坎之阳也,升于木火,而藏于肺,血根于心,离之阴也,降于金水,而藏于肝。金性收敛而木性生发,金隨胃降,收敛之政行,离阴下潜而化浊阴,是以气凉而水暖,木从脾升,生发之令畅,坎阳上达而化清阳,是以血温而火清。阳不郁则热不生,阴不郁则寒不作也。土湿则脾胃不运,阴阳莫交,阳上郁而热生于气,阴下郁而寒生于血,血寒故凝涩而瘀结也。”黄元御治疗带下用张仲景的《温经汤》。

《温经汤》还可以“治妇人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

“阴精流泻,加牡蛎。瘀血坚硬,加桃仁、鳖甲【醋炙】”。

黄元御说:“仲景温经一汤,温中去湿,清金荣木,活血行瘀,诚为圣法。至于瘀血坚凝,则用土瓜根散,精液滑泄,则用矾石丸,法更密矣。”

附:土瓜根散、矾石丸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芍药、桂枝、庶虫各三分。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七匕,日三服。

发布于 2019-07-18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

  •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 杂病之解(1)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中挖掘古人的思维宝藏,在临床加以验证,以写就好玩的中医文章. 从前面所阐述的元御对<内经>基本要点的解读及串联,我们对其一气升 ...

  • 阳则仙、纯阴则鬼,专治阳虚的“天魂汤”!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一】

    我在2016年初,我曾经说过要将学习黄元御的临床心得,写成书出版,现在出书首先要买书号,出版社要利润,加之印刷费,一本书没有5-6万恐怕不行,本人暂时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我认为:中医药之复兴必须兴黄氏之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九】

    闭结[注:闭经] 黄元御曰:"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生发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八】

    妇科疾病治疗是西医的短版,但是中医药的长处.而现实生活中好的妇科中医不多.就是在清代好的妇科中医也不多.<四圣心源>[卷十]黄元御曰:"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七】

    黄元御治疗气积的<达郁汤> 黄元御认为:"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六】

    今天介绍黄元御治疗气滞的<下气汤> 中医药界广泛流传说麻瑞亭只凭学习到黄元御治疗气滞的<下气汤>而成为一代名医.麻瑞亭西安名中医,麻15岁时乡里时疫流行,死亡者甚众,麻也患之,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五】

    遗精,早泄之症,是某些年轻人的常见之症,中医药治疗往往不尽人意.患者非常痛苦,往往影响家庭夫妻感情及性和谐生活.应用黄元御的<玉池汤>治疗临床上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张仲景将遗精列入虚劳范畴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四】

    我为什么尊崇黄元御?我曾经写过<黄元御是第五圣>的博文说了原因. 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因<内经&g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三】

    <金鼎汤>加减治疗盗汗.自汗有奇效! 盗汗.自汗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也是中医药难治之症.<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 ...

  • 学习《四圣心源》临床心得点滴【二】

    <金鼎汤>临床应用拓展:治疗失眠效如桴鼓相应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证,是指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心悸.健忘.眩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