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村张氏宗祠遗址
相关文章:
△古城张氏宗祠遗址远景(向家舟摄)
2020年12月12日,笔者在高家堰镇古城村收集族谱、碑刻等地方文献资料时,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遗址。据居住在遗址附近的张植山老人介绍,这是清代民国时期张氏宗祠的残余建筑。
△在古城村老院窝望龙池山(向家舟摄)
该宗祠遗址位于古城村张家台子岩屋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整体朝向为坐北朝南。背靠龙池山,俯临西岔溪及沪渝高速公路。从现状看,祠堂过去至少由一正一偏(围屋)两个天井构成,为徽派建筑风格。正屋在左,现已被改建为民居,但封火墙仍保存完整;围屋在右,四周墙壁及石门、木窗基本完好,但屋顶不存,天井荒芜。由残质可知,宗祠主要由长阳本地烧制的青砖、出产的白灰及木石等建筑材料构建而成,砌筑工整,制作精细,反映了高超的中国传统建筑技艺。围屋石质大门上部,原有减地浅浮雕一组,现只见图案轮廓(大概在“破四旧”时被砸毁),约为戏曲或民间故事人物。
△张氏宗祠遗址(向家舟摄)
古城村由原西岔溪村及古城村合并而成,是历史悠久的古村,也是长阳少有的姓氏聚居行政村之一,村民以张、向、邓等姓为主,张姓人口最多。另外,古城张氏三房一世祖均在本村内开基立业,这也是长阳姓氏文化中罕见的现象。
据道光年间编纂的《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始祖张兴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挠水堰,明代初期时迁居宜都白岩铺,配黄、向两夫人,共生九子。其后,一世祖张友贵(二房)、张友明(六房)、张友凤(八房)继迁长阳,分别住居今古城村内的西岔溪、古城冲、张家湾,繁衍至今,已相传22代。张氏后裔除聚居今古城村外,还广泛分布于邻近的高家堰、流溪、彭家河、王家棚等村,明清时期还有远迁四川等省及省内荆州等处者,在县内人口约有数千人之多。
古城张氏宗祠始建于何时不详。据道光版《张氏族谱》记载,至迟在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时,张氏家族就已兴建了祠堂,作为家族祭祀、议事的场所。同时,编定《张氏宗祠条款》,既作为家族成员遵守的规范,又明确了祠堂管辖的事项及议事规则等。据遗址现存右侧封火墙中下端欧式风格立柱看,目前看到的祠堂大约在清末民国时进行了重修,融合了西方的一些建筑元素。
△张氏宗祠围屋现状(向家舟摄)
祠堂是适应封建统治和满足基层治理需要而设立的公共建筑及组织,张氏宗祠也不例外。据《张氏宗祠条款》记载,清代民国时期,凡有不遵封建礼教和人伦秩序、不守社会公德的族人,如:子女不孝父母、妇女不敬尊长、横行乡里、“伯就弟媳、叔就嫂”、酗酒闹事、设局赌博及惯于赌博、偷盗等之人,都要押送祠堂公论严惩。而失于管教的子弟父兄、恃尊凌卑的长者等,也属于张氏祠堂管教的对象。调解家族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也是祠堂的职责。
△民国《张氏族谱》中的《张氏宗祠条款》(向家舟摄)
为了维护家族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利益,张氏宗祠专门作出了相关规定。一是经济方面的权益。如:不准立继异姓之子为嗣,凡立者不许入祠;凡买卖田地,须交祠堂交纳厘金,卖与同姓双方按每串五文,卖异姓则双方加倍;不准宰杀耕牛等等。二是在社会交往方面。如出嫁女子在婆家自尽,须禀告祠堂,由族长等出面调查处置、维护娘家权益,不许私自去闹事“打命案”,但不守妇道、以死害婆家者除外。如张家媳妇自尽有娘家来闹事者同此。三是重视家族教育方面。《条款》特别规定,每逢春祭前,将本年应试子弟集中到祠堂考试,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有赴院试者,无论贫富,相关费用都由祠堂支付(未交祠费者除外)。
△张氏宗祠正屋早已被改为民居,但主体部分仍为原有建筑。其欧式立柱反映了百年前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的情形。(向家舟摄)
1949年以前,长阳一县约有大小宗祠建筑200余栋。仅古城及相邻的彭家河村,就有张、向、马、姚四姓祠堂四座。宗祠及掌管宗祠的组织(族长、房长等组成),即使以现在的观点看,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建筑本身为举族打造,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工艺,是当时一个村庄的地标。
随着家族组织的消亡、基层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以及房屋本身年久失修或“破四旧”等原因,如今,长阳全县仅存贺家坪镇红岩子朱氏宗祠、榔坪镇乐园覃氏支祠、资丘镇连宗田氏祠堂等少量宗祠建筑。类似张氏宗祠这样的遗址也不多见。为了留存时代记忆、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修缮这些祠堂建筑或遗址很有必要,正确合理利用也很有意义。这既需要得到本地有识之士的参与,更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实质性支持。否则,保护古建筑就成为一纸具文,留住乡愁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