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孩子都懂,但就是不做,为什么?

放学时间,上了中班的琪琪看到小班的豆豆在校门口撒泼打滚,大哭大闹,对妈妈说:“幼儿园的孩子不能在校门口撒泼打滚,乱发脾气。”妈妈听到一阵欣慰,感觉自家琪长大了。

但隔天琪琪就在校门口结结实实地上演了一场撒泼打滚的“戏码”,妈妈问:“你不是就不能在校门口打滚了吗?”琪琪根本不理会.....

遇到这种情况,成人往往会苦口婆心地讲道理,逮到机会就开始碎碎念,或是忍不住动用“权威”,来点硬的,或软硬兼施,但似乎效果都怎么好。

今天这篇文章不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讲真,没有一招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想要一个方法就马上解决这个问题,基本很难。

这篇想重点谈谈:孩子好像道理都懂,为什么就是不做,孩子为什么不肯听正确的道理呢?

比如,我们常常会说:“你应该把书包挂在这里。”

孩子不仅没听,反而把书包“哐当“一扔,情绪瞬间爆发。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情绪的背后是: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我只是没来得及。

在类似这样的场景中,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表达的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可以。你说那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一样,你是不相信我。我如果照做了,就是承认我自己做不好。

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

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成人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当我们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即便再正确的道理,如果孩子当下的感受不好,也是无法真正听进去的。道理本身没有错,但讲的时机不对,结果就会截然相反。

讲道理要有效,需要有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孩子愿意听(感受是好的),二是确保孩子听得懂(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和理解水平)。

事实上,究其原因,其背后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和孩子交流时,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还是坏角色上。

比如,有个小朋友把同伴打了。

老师马上说:“你为什么要打人?你觉得打人对不对?”

孩子小声说:“不对”

老师又问:“那该怎么办呢?”

孩子回答:“说不起。”

孩子向同伴道了歉,老师觉得这次教育很成功,可事实是,孩子上午说了“对不起”,下午就又把其他人给打了。

“你觉得打人对不对?”这是个有预设答案的问题,老师就是想让孩子认识到“打人不对!”为了强化,而用的反问句,这是成人的意图。可对孩子来说,体会到更多的是“指责”,而不是被理解。

指责的表达方式,就是把对方放在“坏角色”位置的沟通方式。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

如何让对方成为“好角色”呢?比如,上面的案例中,如果老师像这样说:

“我感觉你特别特别生气,你简直要气炸了,正在玩的小汽车被拿走确实是件让人很生气的事,而且你还想到了上次小恐龙被抢走的事,真的感觉好气愤!”

“像这么生气的时候,确实很想动手打人,生气可以,但是打人是不可以的,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不能打人,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我愿意帮助你!”

“当你很生气很生气想要动手的时候,你可以像这样使劲攥紧拳头,然后突然松开,想象把‘生气’握住在手中,扔到你能扔得最远的地方,扔出地球,扔到火星或月亮上去。”(边做边很夸张地比划)

当我们帮助孩子把他的内心想法或需求充分地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责备或“教育”他,我们的认同和理解,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是“你懂我,我就是这样的感受”的感觉,而不是“我是糟糕”。

这样的自我认知感是孩子纠正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会让孩子成为了那个能帮助他自己的人。

除非一个人自己想去改变,否则仅靠他人的要求是很难改变某种行为习惯的。

写在最后的话

可见,和孩子沟通时,如果把孩子置于“坏角色”的位置,是在唤醒孩子的内疚感,即“自我感觉糟糕”,也是在提醒孩子成人是多么不理解他。而孩子一旦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指责,下意识的反应就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避开指责,要么情绪爆发。

而把孩子置于“好角色”的位置,是想唤醒孩子的“自我感觉良好”,并且会让孩子体会到成人真的在理解自己,真的是在帮助自己。

只有孩子自己想变得更好,并相信自己能做到时,孩子的行为才会有所改变。相反,如果一直在成人在指责或要求,不但没有正面效果,还有可能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常常有家长问“我家孩子太调皮怎么办?”,看过这篇文章,就会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这个问题本身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