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指归之《伤寒论》-第一章 太阳病(上)
太阳病者,表阳病也。
《伤寒论》由太阳入手,揭开疾病总论三阴三阳序幕。太阳篇所论,并非纯论太阳,而是通过涉及六病全部领域,以示方证游走于三阴三阳之间也。
本文按宋本顺序,但在出现方证条文时,将该方证有关所有条文都集中一起解读。在后面轮到该条文时,会说明已在前面某处解读过。对于《金匮要略》涉及该方证的条文,也一并解读。
结合康平本,条文(如“伤寒x”)标以红字者,表示宋本《伤寒论》第x条在康平本乃正文,蓝字者乃准文,绿字者乃后世追文。括号内绿色小字表示在康平本为后世注文。条文字体颜色,黑色表示与“伤寒x”颜色相同的意义,蓝色、绿色表示混进准文或追文。
◎1-11
伤寒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读】:人们称为太阳病提纲。注意未提“发热”,“发热”与体温升高并不完全等同。发热既可能是八纲病性之热,也可能反而是八纲病性之真寒(大冢敬节)。初始恶寒伴发热,是生理性抗邪反应之热,一般也是八纲之热。而后面所说“身热”乃病理性邪热,也属于八纲之热。除条文所言外,发热、体痛,关节痛也是追加的太阳病表证。
伤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解读】:分述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恶风”与“恶寒”同意,仅程度差异。
《伤寒论》之脉,一般不去区分寸关尺,不像后世脉法之繁杂及神秘,也不推测脏腑状况,乃从参考角度判断表里虚实寒热而已。
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解读】:内经家言,不议。
伤寒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解读】:明确温病的概念。“太阳病”者,指外邪入侵,表始受之,“不恶寒”,乃恶寒时间极短。若发热恶寒而渴则是太阳阳明合(并)病。身热不恶寒,则表证已将去。若恶热,则入阳明。准文中首次提到了逆治。“失溲”,小便不利之谓。参110条。小便失禁见219条。
无论中风还是伤寒,恶寒(含恶风)是太阳病必备的自觉证。
伤寒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伤寒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伤寒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伤寒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伤寒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解读】:以上数条,不议。
【方证1、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方解】:
甘草:味甘。主急迫。甘草与大枣俱为缓和药,尤以因肌肉急剧紧缩所发疼痛,及其它急迫症状为宜。比之大枣,其缓和作用则胜之,然治牵引痛及利水能力则不及。于腹证上彼此大同小异。然甘草之应用仅止于皮肤、口腔、咽喉、支气管、肠疾病等,未及于其他体部病证。
桂枝:在表主治气上冲(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身痛),在里主悸、小便不利,能补中益气。其机理在提供津血输送动力,保持人体正常能量循环秩序。
芍药:苦酸,微寒,收敛。主治结实而拘挛,故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咳逆、下利、肿脓,悉得治之。因其收敛,如欲发汗、祛痰、泻下、利尿,以不用为宜。故于桂枝汤中有,而麻黄汤、大青龙汤中则无;镇咳之小青龙汤有,而祛痰之桔梗汤、排脓汤则无;止泻之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黄芩汤有,而大泻下之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则无;利尿之越婢加朮汤、五苓散、猪苓汤亦无。
大枣:主治挛引强急,兼治咳嗽、奔豚、烦躁、身疼、胁痛、腹中痛。亦治水气。
生姜:辛温,祛寒,发表,宣肺气,解郁调中,畅胃口,开痰,下食。主治由水邪上逆而咳嗽、呃逆、恶心、呕吐等证,兼有利尿作用,其于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使食欲亢进而健胃。故本药有降水邪、利尿、黏膜刺激作用,如欲镇咳、镇呕,始可用之。若胃内不独毫无水气,反因高热持久,体内外俱甚干燥,则宜禁忌。大热病之治剂,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等则不用。
桂枝甘草组合:主气上冲,胃脘及腹部悸动喜按。
芍药甘草组合:主腹痛脚挛急。
生姜大枣组合:调味即联和两个以上药基。
桂枝汤是桂枝甘草组合与芍药甘草组合的合用。
桂枝汤主治:头痛,发热,恶风寒,或自汗,即使无汗亦脉浮缓。证属太阳。
据《本经》义,桂枝汤中除生姜能发散,其它皆不能。桂枝之功用主气上冲及补中益气,乃通过其提供动能推动而起作用。芍药回收津液止虚汗,亦能益气且缓挛痛。桂枝、芍药共同配合补中益气固表,使正虚恢复正常。大枣生津安中养气且亦有缓挛痛功效。在此基础上,桂枝协同生姜之辛散,配啜粥、温覆后取微汗,乃正汗驱邪出表也。从这个意义上,才构成“汗”法,与麻黄汤直接“发汗”是不同的。
汤本求真的意见:芍药、大枣、甘草之证,理论上应诊得腹直肌挛急,能明确触知现于右侧,左侧不全挛急,或较右侧为轻,气上冲之际,亦必沿右侧而左侧不见。可作为参考。
【桂枝汤概论】:
以“表虚”解释桂枝汤证,始自许叔微。表虚为正气不足的互词。桂枝汤证,正虚但尚有一定抗邪能力之人感外邪,表里皆病而苦在表,往往出现桂枝汤证。
古人将风、寒视为二邪,实无必要。所谓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实际只是寒热燥湿四因,即温度和湿度异常而已。诸家见“风”字,不知风寒不应凿分,径谓桂枝汤专为去风。遂致真义蒙尘。现代中医,又出现“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之分,将目光盯在外邪之因上,先设定治疗框框,乃是误读经典的后果。
荣卫之说不早于隋唐,因《别录》中尚无此说。此说乃求于《内经》故也。曰寒伤营、风伤卫、风寒两伤营卫,既云“风伤卫汗出”,又云“荣弱卫强汗出”,再云“荣和卫不和亦汗出”,愈说愈繁杂,翻云覆雨,种种强解,使人昏昏。
历代伤寒学家解桂枝汤,不外“辛甘发散风邪”、“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桂枝祛风、麻黄祛寒、青龙鼎立”、以及表虚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伤寒论》本身条文中亦混杂进种种窜文痕迹。
太阳中风病家之汗,乃津不回阴之正虚故也,本当固表,何来再“发汗”?至于“解肌”,《名医别录》曰“麻黄,通腠理,解肌”,并未说桂枝亦解肌,故“解肌”亦后世类推之也。
仲景之前抑或仲景时代,医仅知初病必用汗法,《伤寒论》首用桂枝汤,人不解其义,遂以其为发汗方。
若按后世之说,桂枝汤甘温发散,主发汗、解肌、去风,则桂枝甘草汤只两味,适应证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一派虚象危候,岂可再发散?
这些混乱,乃后世用内经释《伤寒论》的结果。
《伤寒论》言桂枝汤功用,计有解肌(16);发汗(53、54、56、57、234、240、276);解外(44、45);解表(164);攻表(372);救表(91);调和营卫(53、54、95);和解(387);救邪风(95)。而以“发汗”为主。其中,解肌、发汗、攻表、和解、救邪风的说法,依据康平本,皆非正文。“解表”、“解外”、“救表”,正文都有,可以一律理解成“解决表证”。
伤寒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注: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解读】:阳浮而阴弱,指轻取脉浮、重取弱。鼻鸣干呕者,乃气上冲证(头痛亦是气上冲)。注意正文未提“无汗”,与2条不同,显系不同时期汤液家条文。注意组方中有服药后“若不汗”、“又不汗”语,可见桂枝汤证并非必须“无汗”,但脉弱却是必须的。另据第1条,“发热”虽桂枝汤一般症候,但并非必要条件。
伤寒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伤寒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注: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解读】:这三条连同12条都是原发桂枝汤证主要条文。
伤寒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不议。
伤寒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54: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解读】:谈正气不足之人,虽无外感,亦时呈自汗津不回阴之病态,也可服桂枝汤。“发汗”、“荣卫”提法,系后世说法。
伤寒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这三条是准文、追文,参考。其有价值之处是指出,使用麻黄汤发了汗后若不解,继续解表不可用麻黄汤,当用桂枝汤。
伤寒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注: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解读】:太阳病下虽为逆,下之后气上冲者,发热、头项痛、鼻鸣干呕也,仍当与桂枝汤。
有一种说法,气上冲表示人体具有自解的意愿,而“桂枝降气冲”说,岂非扼杀人体自解能力?所以,我不提倡“桂枝降气冲”,而说“桂枝主气冲证”。至于背后的机理,不必深究。
伤寒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注: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读】:“四逆”出处。“解肌”乃后世言。
伤寒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解读】:追文,参考。
伤寒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解读】:述汗下表里阴阳先后法则。表里合病,一般先解表,但如果里寒证为主,比如虽“身疼痛”(表证)而下利清谷、恶寒倦卧,则应先救里。
伤寒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重述91之理。
伤寒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读】:太阳病用下法误治后表不解,同时又邪热入里,成太阳阳明并病之心下热痞。二阳并病一般可以双解,但出现泻心汤证的时候还是应当先用桂枝汤解表,然后泻心汤解热痞,不要贸然用合方。
伤寒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追文,当成病案来读。微恶寒,表证轻。脉迟,汗出后之津虚。“阳明病”,指有里实或里热,但脉迟,里热绝不明显。仍应先外后内用桂枝汤。
伤寒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准文,参考,当成病案读。“烦热”暗指大青龙证。服药后烦热解,“复如疟状”(“又”改“复”)指定时“日晡所发热”,既可能是53、54条的桂枝汤证,也可能是阳明热证,以脉实与浮虚辨别之。
伤寒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读】:准文。“太阴”,暗指太阳太阴合病有下利。若脉浮紧恶寒无汗下利,用葛根汤,若少阴太阴并病下利,用白通汤。本条则用桂枝汤。无论腹泻还是痢疾,如果显现表证,就有表解之机。276条可完善为:“下利,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者,宜桂枝汤。”
伤寒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注:小和之。)
【解读】:指霍乱吐利停而好转之时。
伤寒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注: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金匮·妇人产后病8: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
金匮·妇人妊娠病1: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解读】:以上三条,参考。
【变方】:
1、桂枝加桔梗汤,于桂枝汤中加桔梗6~9克(指每服)。主桂枝汤证而有咽喉痛,或有黏痰,难以咯出者,或有化脓证者。
2、桂枝加半夏汤,于桂枝汤中加半夏6克(指每服)。主桂枝汤证有咽喉痛或咳嗽者。
【方证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
葛根:甘平,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作用,尤其解项背部强急。分两种情况,一种,因津液充拆肌肉而拘急,另一种,因津虚不濡肌肉而拘急,葛根皆能发挥解解筋脉拘急的作用。
桂枝加葛根汤主治:项背强,恶风,脉浮缓者。证属太阳。
伤寒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解读】:桂枝汤证俱,且项背肌之强直性痉挛者。
◎15-17条见于桂枝汤。
伤寒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注: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注: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伤寒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方证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约20克)。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杏仁:辛苦甘温。主治喘、胸间之停水。杏仁无独立治水之能。水邪在表时,须藉麻黄之协力;在里时,须协茯苓、葶苈、甘遂、巴豆等之力,始有治喘咳或逐水作用,而以治喘作用为主,镇镇咳作用为客也。
杏仁与麻黄同为治喘而有其别。喘者,水在咽中而气不行之证也。胸满用杏仁,身痛用麻黄。其二物同用者,以有胸满、身痛二证也。
厚朴:苦温,无毒。温中益气,消痰下气,主治因食或食兼水之胸腹满。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头项痛、恶寒(风)、或自汗出(若无汗则脉缓)、咳喘满者。证属太阳太阴合病、并病。
伤寒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伤寒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康平: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又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伤寒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读】:18、19条在康平本为同一条准文。“喘家”为素有喘,若现桂枝汤证,则加厚朴杏仁。若喘因邪而势急,邪乘喘而威盛者,则宜它方。43条误下后微喘,多为气上冲,当有胸满,故加厚朴,然厚朴量小,当无腹满。与桂枝去芍药汤之胸满,则更实,与人参所主之心下痞硬亦异,彼为局限痞硬,此为普遍膨满。
无论哪一种,其(咳)喘皆痰饮之故。所以该方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主消胀除满、理气化痰。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且非热实证者均可用。
本条首次出现太阳病兼有饮,为此后面系列太阳太阴合病方证打下伏笔。
【方证4、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约10-15克)。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
附子:味辛,温热,有毒。主温寒,解肌体疼痛,亢奋及振兴肌体功能。
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恶风、漏汗,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证属少阴。
伤寒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太阳病本桂枝证而用麻黄汤发汗,“遂漏”致坏病,“恶风”,表证仍在,小便难乃津液虚造成,并非指有饮。这时“漏”汗,是亡阳而入少阴了。“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是因为津液虚不能输布到四肢,对应前面的漏汗不止。
成为少阴了!这是本条关键点!以太阳病误治,引出了少阴方证。
【变化】:
桂枝加朮附汤,方中加朮7-10克。
桂枝加苓朮附汤,前方中加茯苓7-10克。
【方证5、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方解】:
去芍药乃因上实下虚之故。
桂枝去芍药汤主治:脉促、胸满,恶寒(风),头项痛。证属太阳。
伤寒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解读】:误下伤中气,成上实下虚之证,故脉应之促(短促)。胡希恕先生认为“脉促”是寸浮尺沉,供参考。气上冲胸以至胸满,乃表未解。脉促,非“数中一止”。如脉数是有热,正当用芍药凉之敛之,因此去芍药不是因脉数,腹中虚故去之,即不是因“数中一止”。脉促更非结脉代脉。
15条亦气上冲,未至腹力脱弱,腹直肌尚挛急,故用含有芍药之桂枝汤。而本方证腹力脱弱,腹直肌不惟不挛急,且上冲增剧,使脉促胸满,而腹则虚,故用桂枝去芍药应之也。
【方证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约10-15克)。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脉微入阴证,胸满,恶风寒者。证属少阴。
本方证多见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各类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本方可读作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附子汤。
伤寒22: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解读】:太阳病误下,如果致“脉促,胸满”(有气上冲),病还在太阳,用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22条是接着上条,误下后如果不仅“脉促,胸满”,同时还“脉微”,手足也应当冷了,陷于阴寒之少阴了。
本条由上面桂枝去芍药汤引申出少阴。
【方证7、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约2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约10克)。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注: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方解】:
麻黄:辛苦而温。皮肤与肺脏俱为气体毒及水毒排泄机关。不论何种疾病,因表闭发为喘咳水气为主证,其它为副证,可用麻黄,否则徒有害而无效。然亦有用于无喘咳之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者,盖此时气体毒及水邪,不迫于肺而侵入头部、腰部、或关节也。虽不闻喘咳水气之音,然听诊胸部有干性啰音者,则即为本药证无误,是为喘咳水气之轻微或潜伏者耳。麻黄之机理乃使交感神经兴奋,人体近于应激状态,快速消耗营养,产生热能而致汗。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合(即麻黄汤):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气喘。
麻桂各半汤是太阳病同一经中出现并病的处理,采用合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太阳病已数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少阳、阳明,(正邪进退已频),或有身痒者。证属太阳。
本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热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时。本方治痒、解表。胡希恕先生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功类麻黄、杏仁,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
伤寒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注: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解读】:太阳病八九日,若“清便”(小便色清),则未转阳明;若“不呕”(当然指发热而呕),则未转少阳;若“发热恶寒如疟日二三度发,热多寒少者”,属太阳“未欲解”,常兼身痒,当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小发其汗。
本条首次出现在同一经内发生并病,而采用合方的治疗。
◎24条见于桂枝汤。
伤寒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注: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方证8、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一两十七铢(约26克),芍药一两六铢(约19克),麻黄十六铢(约10克),生姜一两六铢(约19克),杏仁十六个(约7克),炙甘草一两二铢(17克),大枣五枚。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注: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方)将息如上法。
【方解】:
桂枝二麻黄一汤主治:太阳外感欲愈,发热,恶寒,表不解形似疟,一日再发,可用本方。如发热明显者,可用麻桂各半汤。本方发汗力度大于前方。证属太阳。
伤寒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解读】:起首至“如前法”为白虎条文错乱混入。或言“脉洪大”应改“脉浮”。本方证自“若形似疟”起,当与前句无关。服桂枝汤后形似疟日再发者(没有“大汗出”),也如同23条热多寒少,正邪已有进退,但“一日再发”较23条“一日二三度发”正气力量要小,故桂枝二麻黄一汤虽亦小汗,但较桂枝麻黄各半汤发汗力度略大。
本条与23条一样,是太阳一经内并病的合方。
【方证9、白虎加人参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绵裹),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约90克),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 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方解】:
石膏:味辛,寒,主治中风寒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热。
知母:味苦寒,无毒。适于阳虚证之解热。
粳米:甘凉。和胃补中,滋养强壮,缓和包摄,清凉止渴。另有助石膏解溶。
白虎加人参汤主治:白虎汤证兼见津虚而渴者。治渴不在石膏而在人参。证属阳明。
【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概论】:
白虎汤证及白虎加人参汤证计九条。有人总结其证特点为“四大”: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或滑。这是不准确的。一般还认为,其证归属阳明实热证,也值得推敲。
从“热”来说,176、168条言其表里俱热,其中176“里有寒”显然为错简;219“自汗出”、26“烦渴”、222“渴欲饮水”均示有里热;350直言“里有热”;而169言“无大热”。综上,里热是必备的条件,但不一定要“大热”。问题是“表有热”需要进一步讨论。
从“汗”来说,只有两条谈到汗(219、金匮·痉湿暍病26),因此有“汗”,不一定非得“大汗”。
从“渴”来说,在白虎加人参汤的六条中均出现。
从“脉”来说,176“脉浮滑”,350“脉滑”,26“脉洪大”,170“脉浮,发热”,基本符合“脉洪大或滑”。
因此,白虎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证具有“热(主要是里热)、汗(汗多,但不一定大汗)、脉洪大或滑”,若渴,则加人参。
困惑之处在于“表热”是什么意思?“表热”出现是否还有“表证”呢?
仔细分析条文,“表热者”,乃表寒已去也,表里俱热。
但是,虽表寒去,表证却或见。脉洪大或滑,亦必兼浮。168“时时恶风”,169“背微恶寒”,均系表证,不过和纯粹太阳外感的发热、恶风寒还是不同,是“时时”、“微恶”而已(而且仅仅局限在背)。2l9“身重”,也是表证。因此,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证允许有条件地存在表证!
那么170说“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又是何义?注意前面是“脉浮、发热、无汗”,要么有表证,要么是少阳阳明并病(见197条),这里明说“其表不解”,指的是这个“无汗”之“表实”不解!而接着“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则论白虎加人参汤证与大青龙证鉴别。“表实”若解,“表寒”一去,汗自出而表热,即使“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身重”,也不影响用白虎汤了。
综上,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证虽然主要归属阳明,但是,它们也跨属太阳阳明、三阳合病。
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与调胃承气汤证截然不同。调胃承气汤证仅适用于纯阳明实热证,而白虎汤证跨属阳明、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调胃承气汤证之脉无洪大之像,也不见渴。谵语在调胃承气汤证常见,而在白虎汤证仅三阳合病有谵语。最重要之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与调胃承气汤虽皆针对盛热,白虎解热乃从外解,而调胃承气汤乃从下解。何以见得?
关键在石膏!
《神农本草经》谓石膏味辛,微寒(注意并非说大寒)。主治中风寒热。这里突然出现一个“中风”!《伤寒论》利用“像”思维把表里联系起来,邪会像“风”那样无孔不入地由表入里,也要注意邪可以由里出表。石膏不只是“清热”,固然这是石膏最重要功能,但是它“主治中风寒热”!不仅针对里热,同时兼带清表热。
把白虎加人参汤分开在太阳篇以及阳明篇论述,其用意非常明确,《伤寒论》不仅谈方证同时揭示三阴三阳疾病总论的整体观。
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并无本质区别,有学者考证,白虎加人参汤乃隋唐后医家根据实践在白虎汤中加入人参,细化了津虚严重时的措施。其实在实际应用中,二方所属各证,均可随意使用二方,并无显著疗效差别。
伤寒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168: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注: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注: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痉湿暍病26: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解读】:26条,服了桂枝汤后,理应出微汗,大汗出,病必不除。这里的出大汗,可能是患者服药后护理不当所致。汗出太多,亡失津液,邪热入里,出现烦渴。病由太阳发展到阳明了。大汗后,若脉浮数而烦渴,小便不利,停水,表里二证兼有者,则以五苓散为主治。然若脉洪大而烦渴甚,转入阳明者,则以本方为主治。
168条,《医宗金鉴》认为“伤寒病”后当有“若汗”二字,此言当。此因太阳病发汗、吐、下不解,邪热入里而结,然未至胃实。此条之时时恶风,与次条之背微恶寒,皆热熏蒸表里,汗出肌疏所致,但仍属有表证。
169条,“背微恶寒”有两种情况。一种胃停水有寒背部会恶寒。另一种胃热背部当风也会微恶寒,这是一种内外温差造成的自觉症。这条口燥渴心烦,当属胃热。若口中和,则为停水胃寒。《医宗金鉴》曰:“伤寒,身无大热,不烦,不渴,口中和,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属少阴病也。今伤寒身无大热,则知热渐去表而入里。口燥渴心烦,则知热已入于阳明矣。背微恶寒一证,虽有似于少阴,但少阴证口中和,今口燥渴,是口中不和也。背恶寒,非阳虚之恶寒,乃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之也。主以白虎汤,直走阳明,大清其热。加人参者,盖有顾于肌疏也。”
金匮·痉湿暍病26:暍即中暑,其状也有恶寒,故以太阳中热者冒之。其实身热汗自出,或纯属里热,已不在太阳,恶寒是因热极汗大泄、腠理开的关系,或有微表。热盛津伤而致口渴。因此,中暍或为阳明病,或为太阳阳明合病,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方证10、白虎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绵裹),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约90克)。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白虎汤主治:表里俱热,汗出恶热,尚未达实,脉洪大浮滑者。证属阳明。
伤寒176:伤寒脉浮滑,(注: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伤寒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伤寒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解读】:176“脉浮滑”就是表里俱热。“里有寒”,岂能用白虎?其中错简。
219条,自“发汗”至“逆冷”为后人注释,可删。“若”字亦不要。三阳合病,太阳身重难以转侧(湿邪在表);阳明腹满(里热里结)、谵语、遗尿(里裹热迫使膀胱气化失常);少阳口不仁(口不知五味,与少阳之口干口苦同理)、面垢;“遗尿”为小便失禁,而“失溲”为小便不利。总体上阳明为主,治从阳明白虎汤。
350条,为热厥。此条与176条实际是同一条。根据《医宗金鉴》,脉滑为动数流利之像,郁热之邪在里,阻绝阳气不能畅达四肢而厥,所谓“厥深热亦深”也。若脉微细,身无热,小便清长而厥者,是虚寒之厥也。若脉实,大小便闭,腹满硬痛而厥者,实之厥也,当下之。若脉乍紧,身无热,胸满烦而厥者,亦实厥也,当吐之。
根据《活人书》,热厥者,初中病时必于身热头痛之外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若其脉虽虽沉伏,按之滑者,为里有热。其人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聩者,知其必为热厥,宜白虎汤。又下证悉具,有见厥者,是失下之后,血气不通,医者不识,却疑阴厥,复进热药,则祸如反掌矣。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当有汗,其手虽冷,指爪复温,便须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嫉也。
【方证11、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12克),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17克),石膏二十四铢(16克,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
越婢汤本《金匮》风水方,以麻黄甘草组合解风水,加石膏清里热。太阳阳明并病,桂枝汤与越婢汤合。但主要方向仍向外解。
桂枝二越婢一汤主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证属太阳阳明并病。
太阳病拖置多日,或发汗后邪气犹缠绕不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日二三发或再发者,择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若渴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亦皆截疟之良剂也。
伤寒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解读】:不言“脉微缓”而言“脉微弱、无阳”指津液虚、内热初生,因此是太阳阳明并病。隐去无汗,故云“不可发汗”。虽无汗却能行小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汤本《金匮》风水方,减量后已非越婢原义。“热多”,指里热,故用石膏。因太阳分量已经很小,故发汗力度宜小。
讨论:桂麻各半和桂二麻一小汗方证,都是“形似疟”,前者日二三度发,后者日再发(发二次),说明什么?形似疟者,正邪往复也。二三度,说明正气已能较多次地占上风。日再发,两次占上风。故前者更近于“欲愈”。用药量也就小。如果整天基本上发热恶寒,分不清有没有“如疟”,是病正在高峰。
注意“发热恶寒”同少阳“往来寒热”的区分,同时没有少阳的“胸胁苦满”。
【方证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白朮,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注: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方解】:
茯苓:主治悸及筋肉惕,兼治小便不利、头眩烦躁。
白朮:主利水,治小便自利、不利,兼痰饮、眩冒、下利、喜唾。
以芍药甘草主“微痛、津虚”,以茯苓白朮主“心下满,小便不利”,生姜大枣则起连合作用。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治: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证属太阴。
伤寒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康平: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
【解读】:这条争议很大,有三种意见:桂枝去桂加苓朮、桂枝去芍加苓朮、桂枝汤直接加苓术。争议各方都同意“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心下停饮,都同意加苓朮。但据康平本知,28条本与27为一条。问题就清晰了。
本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而服桂枝汤或下之,致表证消失,条文中“仍”字表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后面的“者”字表示“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是新出现的证。而“发热”更确切说当为“身热”。此时的“头痛”乃气机不利造成。
本条由桂枝汤证引申太阴。
举一反三:
如果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恶风寒,无汗而脉浮缓,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是外邪内饮,与桂枝汤加苓术。
如果发热恶风寒,自汗,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与桂枝汤加苓术。
如果发热恶风寒,无汗,头项强痛,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脉浮紧,当与小青龙汤。
如果发热恶风寒,自汗,头项强痛,胸满脉促,小便不利,与桂枝去芍药加苓术。
如果不恶风寒,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则与桂枝去桂加苓术。
【方证13、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干姜:辛热。主作用温里寒。
甘草干姜汤主治:厥,小便数,咽干,烦躁,或呕逆、或吐涎沫者。证属太阴。
【方证14、芍药甘草汤】: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芍药甘草汤主治:足、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证属阳明太阴。
伤寒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注: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注: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解读】:30是29的追文,不议。29分五层意思。
第一层。“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表证,但已不明显。若发热,判太阳,条文未提发热,故30条补充可能是少阴,“因加附子参其间”。“脚挛急”者,津液虚也。小便又数,指小便清长,或小便不能自守,是太阴胃虚寒了,津液既虚,小便又数,是所谓“亡阳”。“心烦”,又有点上热。凡是小便数者绝不可以发汗,故不可与桂枝汤(若少阴则不可用桂枝加附子汤)。用什么呢?条文没有说,但细读之,答案是用甘草干姜汤温胃,用芍药甘草汤救津液。
第二层。医生误治,用了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更加亡阳了,“脚挛急”不但继续,还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而厥,主要由于津液枯竭。还出现“阳明内结、谵语”,大便也因为津液干涸而难了。同时有胃虚寒“吐逆”。治疗着眼点应当先放在太阴胃虚寒上,用甘草干姜汤(归属太阴)温里,缓急迫,治呕。至于烦躁、谵语先不管它,只能先恢复胃气生津液。
第三层。吃了甘草干姜汤,胃气稍有恢复,“厥愈”、“足温”,但津液没有那么快就恢复,“脚挛急”还在。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芍药甘草汤方证归属阳明太阴。本方证当现腹直肌挛急,不仅主治下肢,即上肢挛急,及其它因一般脏器组织紧缩急剧而发诸证,亦主之。
第四层。经过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后,小便数、脚挛急都好了,仅剩下一点阳明“胃气不和、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就好了。
第五层。额外假设,如果“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提出四逆乱治之后出现恶果的一种救逆途径,并不是说一定就用四逆汤。
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5: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解读】:形似肺痿,“吐涎沫”,但是不咳,这并不是有热的肺痿,是冷在中焦之胃的停饮,水上泛,波及到肺吐涎沫,叫寒饮射肺。不渴、遗尿和小便频也佐证了胃寒。服甘草干姜汤后诸证已,若发渴者,此又转为消渴病,当于消渴门中求之,则非本方所能治了。
胃生津液,供给上焦,下焦也秉中焦之气。胃虚寒,影响到上下焦。如果胃虚寒而使得下焦组织松驰,小便失去收涩而频遗尿。同时也往上泛,头晕、涎唾。治疗既不治上也不治下,治中,甘草干姜汤以温之,重点在干姜之温。甘草干姜汤是理中汤的基础,加人参、白朮就成为理中汤,理中者理中焦也,既祛湿又健中。加上茯苓、白朮就成为苓姜朮甘汤,与理中汤功能大体一致,治遗尿,也治小便频。
【方证15、调胃承气汤】: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参考】:(原方量太大)大黄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克。
【方解】:
芒硝:寒药,泻下作用有力,适用于阳明里实热有坚块证,其它悉当禁用。
大黄:大黄合诸药,主通利实证之结毒也。合厚朴、枳实,则治胸腹满;合黄连,则治心下痞;合甘遂、阿胶,则治水与血;合水蛭、虻虫、桃仁,则治瘀血;合黄柏、栀子,则治黄;合甘草,则治急迫;合芒硝,则治坚块,下热。少量(0.05~0.2克)内服,则因鞣酸及苦味质,有收敛健胃作用,适合于胃肠炎。内服量(0.5~2克)有缓下作用,故适合于小儿及贫血衰弱患者并恢复期及习惯性便秘者。若为废药,反致便秘,因含有鞣酸故也。
调胃承气汤主治:里实热胃不和,以邪热为主者。证属阳明。
【调胃承气汤概论】:
调胃承气汤条文八条,其中六条放在太阳篇,说明《伤寒论》特别重视由太阳病演变而来的“胃家实”。为什么在太阳阶段不去处理,而非要等阳明实阶段再来下之?细读《伤寒论》便知,对于“胃家实”处以“下不厌迟”态度,是为了不伤正气,能够用较小代价解决问题,就绝不轻易动用下法。
调胃承气汤方证和白虎加人参汤方证一样,分开在太阳、阳明篇论述,其用意在此前已说,《伤寒论》不仅谈方证同时揭示三阴三阳疾病总论的整体观。
调胃承气汤虽为下法,也是下法中最初级阶段、最“温和”的,并非下有形结粪为主要目的,而以下无形实热为主要目的,从组方构成上就能看出,大黄、芒硝、甘草,没有去胀满的厚朴、枳实,服汤后以小泻利为效。70 、207主要用来阐述该方的功用,70明确指出该方“和胃气”,而207隐藏了一些别的信息,见后面的解读。94条明确定义调胃承气汤的属性,是“下”法。
248条从正面阐述太阳病转“胃家实”后,使用调胃承气汤。123、105、249则从太阳病误治后邪热入里形成胃不和,用调胃承气汤。29条是谈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而顺便谈到胃不和时使用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证,一种情况是阳明实热证处于正邪双方正在激烈交争鼎盛时段,邪热正盛,正气也不缺,以泻其邪热为主,寄希望于人体自己的正气恢复健康;第二种情况有“实”,但主要是胃不和,故只用温和的调胃承气汤。
该方于大承气汤去消胀行气的枳实、厚朴,而加安中缓急的甘草,故消胀去满不及大、小承气汤,又用甘草缓硝黄的急下,以“和胃气”为其主目的,故以调胃名之。
(伤寒29、伤寒30见上,不再列出)。
伤寒70:(康平本:“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回逆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注: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发汗后,恶寒者(注: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注: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解读】:70明确指出该方证功用是“和胃气”,胃气一和,则依靠人体自身正气,必能自解“胃家实”。条文谈到,太阳病发汗有不同后果。表解病愈是最理想的。发汗不当致虚极也可能入阴证,“恶寒者”,是说阴证的虚寒(非表)。比如联系68、69条,都是发汗入阴证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补救。若发汗后反恶热了,丧失津液转阳明病实热,当与调胃承气汤,这是概要的说法,“与”,故不说“主之”。“但热者,实也”,既有白虎汤,又有调胃承气汤,大实得用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应当仔细辩证甄别。
207是对比栀子豉汤。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之虚烦证当用栀子豉汤。如果没有经过吐下的恶热烦燥,则属胃家实之烦,而不是虚烦,可与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承气汤中最轻的泻下剂,主要调胃不和。大黄加芒硝泻热,配以甘草可缓其猛。若大泻下、大利尿,甘草就不能用,像五苓散、猪苓汤、大承气、小承气就没有甘草。有的版本说“顿服”,大黄四两,这个剂量太大,还是应该“少少温服之”为妥。
94指出该方证属于“下之”。表证未解,“脉阴阳俱停”,无论浮取沉取,脉都宁静,表明人体有阴阳自和之趋势,联系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有自愈的可能。但人虚之后,自愈也得“必先振栗汗出而解”。
“但阳脉微者”,微当弱字讲(不是脉微欲绝),即浮缓,桂枝汤证,这就不是自愈了,得用桂枝汤“先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者”,脉沉取而缓弱,为亡津亡血。亡津亡血就宜调胃承气汤?这说不通。这里插进后世的一些内容。
伤寒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解读】:蒸蒸发热,即潮热。太阳病才三日,发汗“不解”(指病不解,非表不解),马上蒸蒸发热进入阳明,传变可谓迅速。这点联想到《伤寒论》第6条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当然白虎、三承气汤都有使用机会。条文特地说“属胃也”,当指“胃家实”,但腹满不甚,热、实都不到火候(这是根据用调胃承气汤推理),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123:太阳病(注: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注: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伤寒105:伤寒十三日不解,(注: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解读】:105应接123。123末句注“以呕”恐“以溏”之误。太阳病在十余日的时候有入里之势(所谓“过经”,乃太阳证罢而邪入里),现在心下温温欲吐,郁郁微烦,腹微满,大便反溏(大便溏的腹满也不会太满)。一问病人,果然“先此时自极吐下者”,就是用了巴豆一类。这时可与调谓承气汤。
下面后世的注文,“不尔者”,如果不是用巴豆而成上面证侯,则是柴胡证了,就“不可与”调胃承气汤。现在“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这些每一个分开看都象是柴胡证,为什么说“非柴胡证”呢?辩证很重要。柴胡证是心烦喜呕(呕了才舒服),不是愠愠欲吐之难受,同时参考腹微满大便溏,所以才知是极吐下所致。
105条,太阳病十三日(大约数字),“不解”,不是表不解而是病不解,已过太阳地界入里(即“过经”),出现谵语,说明里有热、实,应该下之。如果此时患者小便利,水有去路,大便本应该硬,但是反而出现下利,脉却是调和的(凡自下利者,脉当有微厥状),说明并非阴寒下利,由此判断此前有医生用了巴豆一类热性攻下药,故致利。当以调胃承气汤泻其实而兼调胃气。
249太阳病用了吐法后,胃不和腹胀满,没有细说程度,但吐后实满已有所去,胃常不和,故“与调胃承气汤”,说得很灵活,乃常法。当然腹胀满程度再重些也可用小承气汤。
阳明病胃家实,有热实(里热充斥)、容物毒实(如燥屎、宿食等容物毒变者)之不同,程度亦有很大差别,为证表现也不一样,所以三承气汤各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大实、大满、大痛、大热者,大承气汤证;胃不和,调胃承气汤或小承气汤证;里实胃不和、以热为主者,调胃承气汤证;实满腹胀为主者,小承气汤证。程度要把握好。
【方证16、四逆汤】: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约10克)。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约15克),干姜三两。
【方解】:
四逆汤主治:里虚寒。证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沉或沉迟)。证属太阴。
(伤寒29见上,不再列出)。
伤寒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解读】:病发热头痛、脉反沉,根据301条,服用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不瘥”,脉沉、身仍疼痛,意味虚寒在里,少阴正在迅速向太阴转变。身疼痛当是表证,但究其原因有表里之分,脉浮时由于体内水分对体表的压迫,产生了对神经刺激的疼痛;而脉沉时沉寒在里、气血凝滞也能导致身体疼痛。
本条未提下利,一种意见认为,虽尚无下利、呕吐,也不能再发汗解表了,宜四逆汤救其里。另一种意见认为,条文当有下利,是脱简。需进一步研究。
伤寒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就条文意思解释,脉浮在表,迟为里寒,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这是真寒假热,应舍表救里,用四逆汤。
胡老认为用白通汤更好,白通汤是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组成,葱白发汗,附子干姜温里,达到表里同治的目的。
伤寒323: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与92、301、292互参。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正欲向太阴病转变。92条也有脉沉,但因为有手足不逆冷的“发热”,故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瘥”后才用四逆汤,323的脉沉情况下没有提到有热,意味着手足冷,所以直接用四逆汤。
伤寒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解读】:少阴表证有传里而成阳明实证者,但这条的“少阴病”不一定是这个意思,先暂不论。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什么意思?其人饮食入口则吐,即使不饮食亦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是“胸中实”造成阻碍气机,所以才“脉弦迟”、手足寒,这是“实厥”。“心中温温欲吐”,说明病有上越之机,故不可逆势而为,“不可下也”。这样就清楚了,这种呈少阴病的外观(如但欲寐),“手足寒、脉弦迟”,而实际并不是少阴病,是阳明实证引起的“实厥”。当然也可能是少阴表证传里而成阳明实证者。故“当吐之,不可下也”。
假若胃虚寒的停饮而发生干呕(并没有东西供吐),就没有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这种病情,便慎不可吐之,而宜以四逆汤(太阴)温之。顺便谈了四逆汤证与瓜蒂散的鉴别法,甚为重要。
迟脉一般主寒主虚,但亦有时主实。脉有多意性。同为吐证,166浮,324迟,355紧,后两条都发生在“实厥”,故需“脉证并治”。
还要再补充另一种情况,即大黄甘草汤方证,里实热阻塞气机而吃了呕、不吃则没有温温欲吐复不能吐。
伤寒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大汗出以后一般热总会有所减退,而现在“大汗出,热不去”,阳亡于外,而邪却不退。“恶寒、四肢痛”,有表证。同时“内拘急,又下利厥逆”,里面又虚寒之甚。综合而言,阳(津液)虚脱于外,寒浸淫于内,表里并病,虽有表,当用四逆汤急救里。
这条能不能像225条用白通汤呢?不能!因为这条的外热伴随“大汗出”却“热不去”,是一种虚脱性亡阳症,同时里面虚寒下利、厥逆恶寒,必须先救里。
反过来再次讨论225条,如果225条虽然有“表热”,但却手足逆冷,又下利清谷,也就不能用白通汤了,得先用四逆汤舍表救里。对225条我们可以反推,一定有“手足温、脉反沉”这个隐而未说全面的前提。胡老说225既可以用四逆汤,也可以用白通汤,这涉及治疗的次第。用白通是表里并治,用四逆是舍表救里,然后视情况再考虑表。在225的情况下,两种做法都是可以的。如果225手足冷,但却脉浮不沉,那么也可以用白通汤表里双解。这些虽然《伤寒论》没有一一说出,但根据它的精神原则可以得出。
伤寒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患者既大汗,又大下利,“两大”必大伤津液,阳气虚脱,元气亡失于内外,又厥冷,只有四逆汤温里一法,胃气一振则汗收利止、津液复、厥冷自停。后世许多人在此时喜欢急“滋阴”,生地、麦冬齐上,这种做法非常有害。滋阴只能在虚热时用。也有人看到津伤,赶快用人参,像这种真正虚寒之际,人参也不要用,毕竟其性微寒。
伤寒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读】:腹胀满与下利并见,多属于虚寒,胡老说必定有“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有表证未解。要“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这是治疗表里同病而里气虚寒的一个法则。
讨论:下利腹胀满,又有表证,如何知道是虚寒下利?要联系已学过的其它情况。如:太阳阳明葛根汤证(发热恶寒无汗下利脉紧);又如:太阳太阴桂枝汤或桂枝加人参汤证(发热恶风自汗腹满下利脉浮);又如:葛根芩连汤证(脉促、下利、喘而汗出);又如:少阳阳明小柴胡证(口苦咽干往来寒热下利);又如:少阴太阴白通证(无热恶寒而利,或手足温脉反沉下利);等等。虚寒下利自然可辩。372当然也是简文,应当还有脉沉、手足冷等条件。
伤寒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里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解读】:呕而脉弱,这里指太阴病的胃虚。前面324条“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那么这条的“呕”是不是“干呕”?324条是为了对比开头的“实”证而设,这条“呕而脉弱”,已表明胃虚,则不论是否呕之有物了。“小便复利”者,因里虚寒不能制下而失去收纳小便之故,进一步指出是虚寒之症。至于有没有大便下利,没有提,如果又下利,就更严重了。
关键在“身有微热见厥”六字,里虚寒而厥,阴阳不相接了,虽身有微热,这是虚寒在里而伴残阳欲脱,这时的小便频数就不是一般的痰饮水气了,此为上越下泄虚脱之症,惟四逆汤振起一份胃气,才有一份生机。
伤寒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这是霍乱又有表证。吐利汗三者皆严重伤津,致“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虽有发热,也是阳气不敛外浮,内寒外热、假热真寒的现象。与377一样,四逆汤主之。
这条也属于真正虚寒。前面说过,真正虚寒厉害了不能用人参,所以这条若用理中(汤或丸)是没有用的。用人参治虚寒危症(比如独参汤),那是后世的胡扯!
伤寒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康平: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解读】:又吐又利,与388一样同属霍乱,同为里寒外热、表里同病,但为证不尽相同。388“汗出”,本条“大汗出”(浮阳外越更甚);388“发热恶寒”,本条“外热”(外热隐言表,里证更明显);388“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表寒里寒之间),本条“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更突出里寒);本条多出“小便复利”(上下内外阳脱、格阳之像)。因此这条比388更严重。
到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胡老说“本来应该用通脉四逆汤”,但是没有“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胡老说“用四逆汤还行”,言下之意,最好还是用通脉四逆汤。
【本章小结】
本章以桂枝汤方证为中心,展示了方证在三阴三阳整体框架中的变化,一波三折,精彩异常。
桂枝汤虽说归属太阳方证,但它不是“纯粹”的太阳方证。事实上,任何一经纯粹的方证都不多。经方体系的尖端在于辩方证(胡希恕语),方证对应是根本,而方证归属是相对的工具或手段。疾病没有绝对“标准”的模式,它是千变万化的,最后的落实是通过方证的组合及加减变化来实现治疗,而不是停留在三阴三阳的辨别上。但是,三阴三阳的大框架确立有其重要意义,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疾病,这就是《伤寒论》疾病总论的意义。
围绕着桂枝汤,本章列举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是仍然留在太阳,如桂枝汤证基础上多了“项背强”,则用桂枝加葛根汤,同时为下章引出葛根汤打下伏笔;如下之后“脉促气冲胸满”者,则桂枝汤去芍药;如为了下章引出麻黄汤,提出既有貌似桂枝汤证又不完全是桂枝汤证的麻黄桂枝各半汤以及桂枝二麻黄一汤,同时为“往来寒热”的柴胡汤打下伏笔。
二是病在表,但却转向少阴,如下之后“脉促气冲胸满”同时“脉微”,成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如发汗过度造成“漏汗、四肢微急,小便难、难以屈伸者”,用桂枝加附子汤。
三是向阳明方向变化,成为太阳阳明并病,如“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津虚脉弱”的桂枝二越婢一汤,同时为大青龙汤等太阳阳明系列方证打下伏笔。
四是向太阴方向变化,成为太阳太阴并病,如桂枝汤证俱,同时有痰饮咳喘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同时为小青龙等系列方证打下伏笔。
五是越出太阳成为阳明,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同时为大小承气汤打下伏笔。
六是越出太阳成为太阴,如甘草干姜汤、四逆汤,同时为理中汤等大批太阴方证打下伏笔。
七是越出太阳成为阳明太阴并病,如芍药甘草汤。
【本章记忆要点】
虽然背诵经典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方的途径,但我更提倡先结合康平本,在弄清原文基础上,记忆关键要点,这可能是更加高效的学习途径。以下是记忆要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含无汗而脉浮缓),名为中风。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脉阳浮而阴弱,发热恶风寒,鼻鸣干呕者),或(脏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或(下利,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证俱,项背强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误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漏汗、四肢微急,小便难、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汤证俱而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太阳病已数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少阳、阳明,(正邪进退已频),或有身痒者,麻黄桂枝各半汤主之。若日再发者,与桂枝二麻黄一汤。若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不恶寒,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主之(或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朮汤)。
厥,小便数,咽干,烦躁,或呕逆、或吐涎沫者,甘草干姜汤主之。
足、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里实热胃不和,以邪热为主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里虚寒,四肢厥逆,恶寒倦卧,神衰欲寐,腹痛下利,或(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沉或沉迟),四逆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