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代织物染色技术在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现代染色技术对古代纺织品保护修复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国内文保行业尚缺乏针对该方法的系统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培训,操作步骤不够规范,尤其对色度控制等技术缺乏科学的认识。文章分别对背衬织物在染色过程中的选材、染色前处理、色度把握等方面加以研究、梳理,并对其中几个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进行改进与总结,使操作程序简化,上色速度加快,染色成功率提高,达到了糟朽纺织品加固目的,且增强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
研究背景
目前,在国内纺织品文物保护方面,针对糟朽纺织品修复中的加固环节,“针线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并被业内广泛使用的方法。即选用与文物风格相近的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经染色等技术处理后,衬垫于文物背面,或将文物夹持于通透性较好的背衬材料中间,运用针线缝合,使文物与背衬合为一体。该方法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文物的原始状态,既赋予了修复过程的可再操作性,又在保持文物原真性基础上,使色彩和纹样得到连续[1]。同时,文物借助新材料的支撑,糟朽度大幅降低,得到了加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代织物作为背衬材料,其染色技术至关重要,如染料和助剂的选择、工艺和色度的把握等都是纺织品文物保护中修复成败的关键。然而,国内文保行业现阶段尚缺乏针对该方法的系统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培训,甚至大多数文保部门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染色实验室,染色设施不够完善,相关文献也十分稀少,更没有色彩标样加以参照,尤其对色度等的技术把握缺乏认知,操作步骤繁琐、混乱、随意,还是以师傅带徒弟、口手相传的方式在传承此门技术技艺。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背衬织物染色前的选材、染色、预处理技术、色度把握等方面加以研究、梳理,并对染色时的水量、温度、染后清洗与平整等几个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进行改进和总结,使染色程序简化,上色速度加快,染色成功率提高,增强了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及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
选 材
用“针线法”修复纺织品文物,多选用纺织类的背衬材料,但由于古代纺织品在织造过程中,大多使用天然动物、植物及矿物染料进行染色,色牢度不及现代化学合成染料强[2]。在后期的保存与传承过程中,受到长久的日月浸蚀和墓葬等复杂环境的干扰,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如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蓝地翼马纹锦残片,就存在褪色、晕色、污染、糟朽等多种病害,表面的色泽、强度等也出现差异(图1)。
图1 蓝地翼马纹织锦残片修复前
Fig.1 Brocade fragments with blue ground wing horse pattern before restoration
修复时,对背衬织物的材料选择有很高的要求,既要考虑文物的整体纹饰、质地、色泽,又要考虑其局部的褪色、晕色,以及裸露在外的缺失部分与周边文物色泽的协调性等[3],特别还要考虑文物所呈现的沧桑感与陈旧感(图2)。
图2 蓝地翼马纹织锦残片修复后
Fig.2 Brocade fragments with blue ground wing horse pattern after restoration
鉴于考虑的因素繁多,很难在面料市场直接买到符合要求的材料,而且每一件待修复文物的状况又各不相同,一件文物所用背衬面料虽数量不多(一般在1~3 m),但颜色、质地等却十分多样。所以,修复师只能自己调染背衬织物。调染前,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仔细筛选,筛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所染织物是否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选材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1 材 质
由于古代纺织品都是棉、麻、蚕丝、毛等天然织物,因此,所选修复材料也应是性能十分优良的同类织物,若因条件限制无法选择同种原料时,也应选择天然纤维类织物,尽量避免选用化纤类面料。
1.2 强 度
作为背衬材料,所选织物主要起支撑作用,因此其应具备一定的强度。既能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又不至于改变文物的原有质感和外观,更不能追求过高的强力。以防修复后的文物受到较大机械外力拉扯时,背衬在保护文物之余,不会因其自身强度过大反而对脆弱糟朽的文物形成牵拉,只需保证背衬材料在博物馆储存、展览条件下,可以耐久且寿命不低于所支撑的文物即可。另外,所选新材料最好具有可再处理性,便于日后更新。
1.3 挺括度
背衬材料的挺括度直接关系到文物修复后的风格,特别是纺织类文物,因此需根据文物面料的柔软、薄厚程度来选择背衬织物的柔软度、厚度。若背衬材料太硬,则显得纺织文物呆板僵硬、缺乏灵动飘逸感;若背衬材料太软,服装又显得没有胫骨支撑力度不够。所以,背衬材料挺括度的选择一定要与文物整体的挺括度相协调。
1.4 色 度
这里的色度包括色光和色深两方面。由于丝织品文物历经沧桑,其光泽变得较柔和、暗淡。如果选择光泽较好的现代织物,则会在视觉上进一步削弱文物的光泽。因此,一开始就应选择光泽较弱的材料,或是在染色时有意减弱织物的光泽,尽量使背衬材料的色度与文物的色度相近。背衬材料最好应为纯白色织物,便于其染色时对色度的把握,无需再进行改色。
1.5 组织结构
背衬织物的组织结构应与文物的组织结构相同,或应挑选与文物组织相近、纹理结构类似的织物作为背衬材料,否则将改变文物的整体风格。另外,还应根据修复后文物的展陈方式,选择合适的背衬织物。如果文物采用悬挂展存,所选用的背衬织物就需要有适宜的牢度,以保证修复后文物达到悬挂的强度要求。通常情况下:平纹组织的丝质类文物,可选用含量为100%桑蚕丝成分的电力纺、洋纺等作为背衬;罗地组织的文物,可选用希里纱面料作为背衬;其他纹路较粗宽的织物,可用绢麻绸、拉丝重绉、柞丝斜纹、棉麻类面料等作为背衬材料[4]87-88。
染 色
2.1 预处理
由于现代纺织品在工业织造流程中使用的助剂可能会影响染色过程中染料的吸收和附着效果,并且生产过程中所加的成型剂和其他填料有可能会加速织物的老化[5]。因此,用于背衬材料的现代织物在染色前需要进行必要的脱浆、脱胶、清除织物内残留的杂质和助剂,本文采用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浸泡与沸煮。
2.1.1 浸 泡
对于质地轻柔的丝织物,可采用浸泡方式处理。浸泡时,可根据织物材质使用少量表面活性剂[6]。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液态Sandopan DTCL、Sovapon T liquido、Saponariad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弱碱性丝毛洗洁剂等也可使用,其浓度配比不易过大,1%~3%即可。待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织物,水温宜控制在40 ℃左右,浸泡约30 min。在浸泡过程中需不断搅动织物,借助水流力度冲洗织物上的添加剂,搅拌动作应轻柔,更要避免人工手洗搓揉织物,以防织物纹理变形、抽丝。浸泡后的织物还需要用去离子水反复漂洗,直至水中没有了泡沫,即添加剂去除干净为止,以防造成织物二次污染。对于薄透的绉丝纱等面料,最好不要添加表面活性剂,浸泡时间也不能过长,用常温去离子水浸泡5~8 min即可。
2.1.2 沸 煮
对于质地较厚实、僵硬的棉麻类织物,仅凭热水浸泡有时还达不到完全脱浆的目的,需要沸水煮15~20 min;捞出后,先放入温水(30~40 ℃)中漂洗(防止温差过大),再放入常温去离子水中反复漂洗,待织物表面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即可。有时根据织物挂浆情况,也可把浸泡与沸煮两个步骤合并实施,达到脱浆目的。
2.2 小样试染
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实验室都先用小样进行试染,成功后再染大样。小样试染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染料并勾兑为液态。背衬织物所用染料一般有植物染料和化学合成染料,植物染料虽然有漂亮的颜色和天然的性能,但其色牢度较差,而且染色效果较难控制。与植物染料相比,化学合成染料不仅色牢度和稳定性强,色深易控制,而且使用起来更加便捷[7]。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实验室还是以化学合成染料为主,普通食用白醋为助染剂[8]。由于所需染色的背衬织物面积都不大,所用染料的量相对很少,染色时若把染料直接以固态的形式量取,精确度很难把控,尤其在试染小样时,各色之间的些微差异很难区分,也容易造成浪费。因此,为了量取精准,便于后期操作,需先用超纯水将染料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母液,之后根据需求再配兑染液质量分数。
其次,要为每块小样编号,如试染“兽面几何纹织锦残片(文物号48744)”的背衬小样时,应先详细记录每一个小样所需各色母液的用量(表1),待小样试染成功后,再挑选一些典型的、有特点的色系小样建档,便于今后同类织物染色时参照。本文中48744号文物的背衬颜色最终被确定为表1中的13#小样,故为此小样建档时,一定要注明相应文物的名称、编号及小样图片和实物样本,便于后期为修复后的文物建档时备用(表2)。
表1 背衬小样母液用量记录
Tab.1 Records of mother solution dosage of back-lining samples mL
表2 兽面几何纹织锦残片(48744)背衬小样染色档案
Tab.2 Back-lining sample dyeing file of brocade fragments with geometric pattern of animal surface(48744)
2.3 色度把握
背衬织物的色度把握将直接影响到文物保护修复及展览的视觉艺术效果,但由于纺织品文物表面色度的复杂性及不均匀性,背衬织物的色度选择没有绝对的数字化标准,只能根据文物整体色彩情况,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多个接近的色彩中对比筛选出最协调的色彩用于文物背衬的颜色,并不要求背衬色泽与文物色泽完全相同[4]89(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对影响色度的几方面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
2.3.1 转 色
丝织品文物大都存在转色现象,光泽度越强的织物,转色现象会越明显,同一件织物,在不同光线或不同角度下观察,色泽均不同,日光和灯光下的色泽差异更加明显(图3)。传统的纺织品修复中,背衬色泽主要以室内自然光下的文物色泽作为参照,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修复后的纺织品大多需要在展厅的灯光下陈列(现代文物展厅基本都是封闭式的,缺少自然光)。因此,在参照修复室内自然日光照射的基础上,还综合了室内灯光(卤素灯或LED灯)照射下的文物色泽,以免修复后文物在展厅陈列时背衬与文物色泽太突兀。
图3 日光与灯光照射的色差
Fig.3 Th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sunlight and light
2.3.2 补缺连接
因糟朽纺织品文物大多会有较大面积的缺失部分,因此,背衬织物不仅要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还要充当原织物损坏、缺失部分的视觉替代物,实现补缺连接。如本文在修复唐代“团窠宝花纹织锦残片(文物号48753)”时,共试染了4个背衬小样(标记1,2,3,4),分别与文物的4处地色接近,如图4所示。标记2、4处文物色泽因褪色已明显变浅,且周边缺失部位面积较大,考虑文物形制是长方形,需用裸露的背衬织物来补全形制,因此背衬织物的色度要适当向缺失部位周边文物的色彩靠近。尽管1#小样最接近文物主体地色,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颜色较浅的2#小样作为整体背衬颜色使用,为的是让补缺部位与周边文物原件在色调上对比不太突兀,最大程度地消除因修复对原有纺织品在视觉上的干扰,产生和谐美感,满足人们的视觉艺术效果和审美要求。
图4 团窠宝花纹织锦残片(48753)背衬选择前后效果
Fig.4 Effect of brocade fragments with treasure pattern(48753) before and after back-lining selection
2.3.3 色泽过渡
针对地色不均的糟朽纺织品文物,背衬颜色应选择一个合适的中性色,尽量兼顾多种地色,使其能与文物色泽过渡自然。图5(a)中,大体有深浅两种地色,虽然表1中7#(淡色)、11#(深色)小样的色泽已很接近文物的两种主体地色,但为了兼顾全局,选择了13#中性色(介于7#与11#)作为最后的背衬颜色(表1)。
图5 兽面几何纹织锦残片(48744)背衬选择前后效果
Fig.5 Effect of brocade fragments with geometric pattern on animal surface(48744) before and after back-lining selection
2.4 染色技术要点
在背衬织物染色的实践操作中,笔者探索总结出几项技术要点与同行分享。
2.4.1 水量把控
传统背衬织物染色时所用的水量是根据试染小样时的浴比换算得到的,染整工艺中的浴比是指被染织物与溶液(含水和母液)的重量之比[9]。如:小样质量2 g,用水300 mL(母液的质量可忽略),浴比即为1︰150。由于大样和小样的浴比不变,所以若实际所染背衬织物(大样)质量50 g,那么所需溶液就是7 500 mL。根据浴比计算出的水量都比较大,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水量过大,部分染料溶解到了水中,虽然染液浓度变化不大,但留在水中染料的总量却较多,导致织物不易上色。因此,尝试把理论上算出的水量适当减少,以完全浸泡织物、水面高出下沉织物15 cm为宜。量取的各色母液切忌一次性全倒入水中,应时时观察织物上色程度,与小样颜色对比,根据色泽的深浅,随时调整染液浓度。这样尝试的结果是可以节约染料,缩短染色时间,加快上色速度。
2.4.2 染液观察
加温染色时要仔细观察染液的颜色变化,若染液颜色较浓,可适当增加助染剂的量,持续加温,促进上色;若染液已经清亮,但织物颜色尚浅,只能按照配方补加染液。
2.4.3 温度与时间
染色时要控制好水温。水温过低,上色慢;水温过高,匀染性差。一般要特别注意染色开始的5~10 min,因为这一时段织物的吸色能力最强。染色时间也不易过长或过短,过长会降低纤维的强度、光泽度;过短会使颜色不牢固,易掉色等。薄透的绉丝纱等面料容易上色,所以当水温达到40 ℃时就要格外小心,以防高温下的织物发生变形和皱褶。总之,染色过程只能做到定性,而不能做到定量[10],要边染边观察,所染颜色一旦符合要求,马上停止加温,但织物还可以在染液中继续浸泡5 min左右再捞出,以达到固色目的;否则,漂洗时表面的浮色易脱落,最后保留的颜色会与初染成时的颜色有色差。另外,在染色最后的成品时,最好留有充足的操作时间,一气呵成,若间断或浸泡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导致染色失败。
2.4.4 染后清洗与平整
染色后的背衬织物表面尚有不稳定的浮色,需要水洗去除,以防脱色。实验中,刚从染锅中捞出的背衬织物应先用30~40 ℃温水漂洗(防止温差过大),再用常温水轻轻漂洗数遍(漂洗时避免用力搓揉,只在水中轻轻翻动织物即可),至水清亮为止。漂洗后的织物先不要直接悬挂晾干,最好在修复台面上趁湿进行平整后,将其自然阴干,避免在晾晒过程中因吊挂而变形。平整织物时,可在局部范围找寻较明显的经纬线等作为参照,做到经平纬直。若出现气泡、小折叠等,可用小喷壶喷雾加湿后借助水的滑动慢慢挤压调整,切忌用力抚平,以免牵拉经纬线,使其变形(图6)。对于柔软纤细的绉丝纱等织物,动作更要轻柔,且增加湿度进行平整。一般不太主张直接用熨斗烫平背衬,若温度、力度控制不好,使织物纹理变形,将前功尽弃。
图6 背衬织物染色平整后
Fig.6 Back-lining fabric after dyeing and finishing
2.4.5 平衡色牢度
理论上,在红、黄、蓝三原色基础上可调配出任何一种颜色。因此,为了保持各色牢度之间的相对平衡,一般只使用两种或最多三种染料混合染色。另外,一定要选用色牢度高的产品,否则织物色光易偏向最大色牢度的染料,增加织物色光的调节难度,影响染成织物视觉上的美观度。
结 论
在背衬织物染色全过程中,由于各实验室所使用的染料品牌、织物原材料、母液勾兑比例等不一样,面对的每件文物状况不同,所以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除上述技术要点外,没有太多的规律、技巧可循,主要依靠染色实验员长期的经验积累和耐心细致的工作热情。染色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选材、各色染液的配比等是否合理,同时也与染色的时间、温度、助剂、甚至实验员的手感、经验等有关系。最终的颜色还要依据染色师与修复师的艺术审美观来确定。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总结提高染色技术技艺,还要研究培养审美能力,是染色师和修复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PDF下载
作 者 | 王 菊, 赵喜梅, 李林杉
(甘肃省博物馆,兰州 )
来 源 | 《丝绸》2020年第12期
关键词| 纺织品文物;背衬织物;染色技术;文物保护;糟朽
发 布 |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