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怎样理解孩子的“起跑线”?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近些年来,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困扰着许多家长和许多少年儿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需要引起我们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1.“起跑线”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大家知道,人们常说的“起跑线”,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要从规定的起跑线开始起跑。因此,起跑线是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必须从起跑线开始起跑,不能超越起跑线。
在体育比赛中,特别是在短距离的赛跑当中,运动员必须高度认识抓住起跑线起点的重要性,在听到发令枪的刹那间,用最快的爆发力冲出起跑线,因为一旦起跑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就可能无法追赶前面的运动员,从而导致比赛的失败。
很显然,参加赛跑的运动员,抓住起跑线的机遇,对赢得比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问题在于,孩子的所谓“起跑线”与运动员的起跑线,在很大程度上有非常大的本质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2.正确理解孩子的“起跑线
许多家长片面的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去学习各种技艺才能,有的学前儿童甚至同时参加八九个学习班。由于对起跑线的错误理解,客观上不仅忙坏了许多家长们,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支出,而且最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甚至制约和影响了孩子们未来的全面发展。
首先,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的短距离比赛。百米冲刺的起跑线,只有一条;马拉松比赛起点的快慢对于运动员的胜负却并不重要。同理可证,人生的马拉松是漫长的比赛,与起点的重要性不同,更应该看重一生的耐力、毅力和坚韧。正因为如此,一个孩子即使因为某种原因暂时输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也并不能因此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因为可以亡羊补牢,即使不能成为青年才俊,也可以大器晚成,后来者居上。
其次,如果把孩子起跑线仅仅理解为让孩子参加各种技艺学习班,这种理解就是非常片面和肤浅的。实际上,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虽然学到了一些技能,也提高了某些素质,但家长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把起跑线仅仅理解为让孩子参加培训班。因为让孩子参加各种与年龄相适应的课外活动,与参加培训班相比,也许孩子不一定能够学到培训班里的知识和技能,但客观上同样可以提高素质,释放孩子的天性,培养相应的能力。
3.把孩子从“起跑线”中解放出来
如上所述,我们在肯定“起跑线”某些合理性的前提下,还应该以开放的视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孩子从所谓的“起跑线”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回归自然,回归自由,回归天性。
在对待孩子参加培训班的问题上,我认为,每个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时间安排,在量入为出的前提下,尊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酌情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培训班或者补习班,为此既要严格控制参加的班次和数量,也要注重培训班或补习班的质量,绝不能把孩子的闲暇时间都交个各种培训班或补习班。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起跑线的科学内涵,这些孩子在少年儿童阶段,重点是提高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逐步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放飞孩子的想象力等。为此,在孩子学前班阶段或者在孩子放学之后,要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自由阅读、玩耍、游戏等。比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在田野里、小河边自由游戏,甚至是在小河里抓鱼摸虾,玩沙滩游戏等。当然,家长最好抽出一些时间,多与孩子进行学习、游戏和生活多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不经意间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以及相关能力的情况。
请家长谨记:孩子这些自由活动同样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不要再让所谓的“起跑线”牵着鼻子走了!
救救孩子!
责任编辑:张涛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