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黄花菜害虫详解,附防治方法!

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菜用或药用草本经济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四川渠县被称为“中国黄花之乡”,湖北省多地也广有种植。
印度修尾蚜属同翅目蚜科蚜亚科长管蚜族,国外在日本、朝鲜半岛、印度有分布,国内主要分布于吉林、甘肃、北京、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台湾、重庆、贵州等地,以成、若虫刺吸金针菜、黄花菜等百合科萱草属植物,国外记载原生寄主为省沽油属及野鸦椿属植物。
2020年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黄花菜田发现该虫为害严重,致使作物萎蔫,生长势变弱,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01

田间识别

1.1 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黄花菜花穗、顶端嫩茎或嫩叶部位取食(图1),造成茎叶节间变短、卷缩,作物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此外还造成排泄物污染,并传播病害。
1.2 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3.9mm,宽1.8mm,长椭圆形,金黄色。额瘤发达外倾,中额微隆。触角、喙、足股节除基部稍淡外其余黑褐色,复眼棕褐色,喙粗大,达中足基节。腹管黑色,圆筒状,端部1/4明显缢缩。尾片色淡,长圆锥状,有曲毛8~13根。尾板有毛27~32根(图2、3)。
无翅孤雌蚜体长4.1mm、宽1.7mm,卵圆形,橘黄色,被白色蜡粉。触角、喙、足股节除基部稍淡外其余黑褐色。触角6节,与体同长或稍长。复眼棕褐色,喙粗大,达中足基节。腹管黑色,圆筒状,长约0.7mm,为体长的0.17倍、尾片的1.42倍,端部1/4收缩。
尾片灰褐色,长圆锥形,长为基宽的1.90倍,有毛11~14根。尾板末端圆形,有毛27~29根(图4)。田间初产或刚蜕皮若蚜全体鲜黄色(图5),其余被白粉。
1.3 生活习性
印度修尾蚜在我国1年发生代数不详,据报道,在华北地区以卵在寄主根际越冬。湖北地区7~8月为害最重,主要为害黄花菜嫩茎、花蕾及上部叶片,喜群集为害,为害部位密布虫体,刺吸叶内汁液,易造成黄叶、落叶,并排泄大量蜜露,从而引起煤污病,出现枝叶变黑,不能正常开花等症状(图6)。遇不良环境,可产生有翅蚜转移为害。
北方地区在10月后陆续回迁至寄主根际处产卵越冬。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田间天敌有蚜茧蜂、食蚜瘿蚊、食蚜蝇、草蛉以及各类捕食性瓢虫等。

02

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可与非百合科蔬菜进行间作。
2.2 物理防治
在田间设置黄板行诱杀。在田间悬挂或覆盖银灰膜,驱避蚜虫。也可用防虫网进行保护地栽培。集中群集为害,可人工摘除。
2.3 化学防治
选择使用1%苦参碱水剂800倍液、25 g/L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必要试验后喷雾防治,注意喷药时做到均匀周到,重点喷植株中上部,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