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诚信””

第十七章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在老子看来,人民与君主之间, 最重要的是“信”,即诚信或者说信任度。当信任崩盘, 诚信出现危机与缺失,人民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相信君主,君主因此就会失去民心,失去统治根基。造成天下大乱。同样,人与人之间相处, 最重要的也是诚信。在老子看来,当一个人的诚信缺失,那么他将会离“道”越来越远。无独有偶,儒家对诚信也是格外看重的。孔子最看重的人生品格里,信,就是关乎能否立身的重要一条,《论语》中曾记载孔子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义,不知他怎么做人?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孔子用反诘语气表达肯定含义,言下之意就是,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易传·系辞上》:“言出乎身”。意思就是说言语是从人的身体发出, 人说话要兑现,要身体力行。言与身组合成信,十分形象地体现了信的思想内涵。王拱辰是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大臣,他自幼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无依无靠的母亲和四个孩子,王拱辰作为长子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生活俭朴,诚实守信,常受乡里人夸奖。他还喜欢读书,学习刻苦,经常是天不亮就起床甚至是半夜醒来也要翻一翻书。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二十岁的时候,王供辰已经能写一手的好文章,先后通过了乡试和会试,成绩都很优秀,然后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仁宗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就把王拱辰钦定为状元。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判给别人。”金殿上的人都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哪个人把到手的状元往外推。但王拱辰却说:“陛下,我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

如果我默不做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个不诚实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一直是我的生活原则。我不想为了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操”。皇上听后非常受感动,并且特别赏识王供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就这样,王拱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他在朝中做官五十五年,以自己诚信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儒家经典《中庸》里提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道和人道具有一致性,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则没有一切,因此“诚信”是根本的天之道。而人们追求“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则,所以“诚之者,人之道”。中国古人从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及现实因素出发,推导出诚信是天道的法则,人做到诚信是人道的准则,进一步阐述了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我们过于强调“诚信”的西方化、现代化的阐释,寻找其契约意义,却忽略了“诚信”的初始意义,即它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崇高的信仰和内心的敬畏。人在社会中会处于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有时是生产者,有时是消费者;有时是服务的提供者,有时是享受服务的顾客,只有诚信大道才能够利他,最终利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及自然和谐。

《中华诗文学习》主编、北京海淀区社区教育咨询顾问相京先生解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