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中学时期四种常见文体的阅读题目怎么做?
一、诗歌鉴赏:
(一)基础:
1.诗歌标题:
(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4)揭示作品的线索;
(5)表明诗歌的题材;
(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2.意象:
(1)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寄寓了××感情
3.意境: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翰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4.语言风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等。
5.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问、叠词、反复、列锦(即名词组合、意象叠加)等。
(2)表现手法:衬托(烘托、反衬)、对比、象征、渲染、赋(铺叙)比兴、用典、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虚实结合、对写法(即对面落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讽今,卒章显志等。
(3)抒情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景与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诗歌结尾)
事与情(理)----即事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古讽今、寓理于事
物与情(理)----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物
(4)描写方式:
①正面描写(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细节;物---形、声、色、态、味)、侧面描写、正侧结合
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③描写角度:感觉上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视听结合。
内容上分----形、声、色、态;绘声绘色、摹状
观察角度上分----远近结合(由远到近、由近到远),高低结合(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仰视、俯瞰等
状态范围主次上分----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对比)
(5)结构方式:总分、层进,开篇点题、伏笔、铺垫、呼应、过渡等
(二)鉴赏诗歌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1)明确形象:思想性格特征(两字词或四字词)+人物身份(隐士、官员、文人、思妇、游子、征夫、农夫、渔夫等);
(2)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
(3)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诗人通过形象所寄寓的感情)。
2.鉴赏事物形象:
(1)描述物象(“翻译”相关诗句);
(2)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运用什么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侧面烘托),写出了物象的什么特点?
(3)指出象征意义(所写之物象征什么?),或作者借所写物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景物形象:
(1)描述景象(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特点,点明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简要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
(3)根据氛围特点说明表达了(烘托了、反衬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诗歌语言:
1.“炼字” 题(哪个字用得好?哪个字精炼传神?)
(1)解释该词在诗中的含义。
(2)简练形象地描述()该词所在句子的句意,指出手法、词性、活用等
(3)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2.鉴赏“炼句”艺术(问法:哪个句子用得好?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1)解释(或“翻译”)该句的意思。(语言尽量优美整齐)
(2)简练概括句子表述的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3)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语言效果、描述效果、抒情效果、阅读效果)。
3.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1)点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1.点明手法。(用什么)
2.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的内容。(怎么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作用如何)
(五)鉴赏诗歌情感态度(一般为多种情感):
1.分析角度和依据:
(1)显性信息:(1)标题(2)注释(3)作者、时代(4)情语
(2)隐性信息:(1)题材(2)意象(3)景物(4)典故(5)手法
2.题材类别:
(1)送别抒怀诗:主要表现重逢之喜、离愁别绪(离别在即之愁)、别后思念之情、宦游之苦、鼓励之意等。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2)羁旅思乡诗:通常表现行役之艰、漂泊之苦,思乡念亲之情、对圣上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旅途的孤寂、夜行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苦等。
(3)边塞征战诗: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的壮美(或荒凉、苦寒、恶劣);边塞战士生活的艰苦,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将吏的刻薄暴戾、冷漠无情;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的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4)山水田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写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描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游山玩水之乐,躬耕田园之乐,对自然风物的喜爱,对现实(世俗)的不满,对官场的厌倦,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向往),对高洁坚贞的品格的追求、对自由闲适之趣的追求,或表达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等。
(5)怀古咏史诗是作者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常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表达的情感多为物是人非的惆怅(感慨),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劝谏批评之意等。
(6)即景感怀诗:对山水美景的喜爱,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对俗世(官场)的厌恶等。
(7)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事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运,或忧民生,或反映时代的离乱,或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抒发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豪情,或表达仕途失意的苦闷,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或讴歌河山之美等。
(8)咏物抒怀诗:或直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或托物寓理(意),借物言志,以物自况(喻),表现高洁不俗的品格、自甘淡泊的隐逸之乐、;或借题发挥,由此及彼。
(六)评价诗歌的情感态度:
1.概括诗歌内容,点明诗歌情感倾向;
2.表明自己的看法,并结合相关诗句内容说明理由。
二、小说阅读
(一)小说情节结构:
1.小说情节的概括:
(1)形式:人+事(因+果)
(2)步骤:①梳理情节(梳理思路脉络):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作用),然后写……(作用),再写……(作用),最后……(作用)。
②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
2.小说情节结构和特点的分析:
(1)单线型结构
(2)复线型结构(双线结构):明暗两条线索。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国欧·亨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
3.小说结构技巧:
(1)悬念(吸引读者关注、引人入胜、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
(2)照应(能使小说的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3)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铺垫(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构成伏笔和照应,使作品针线细密,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突转(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对比(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等。
4.小说开头段落的作用:
(1)悬念式开头:①概括开头段内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悬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式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人物),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5. 小说中间段的作用:
①呼应(承接)前文的……情节,揭示前文的悬念;引出后文的……情节,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铺垫;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过渡到下文的……。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③有利于表现……的主题。
6.结尾段的作用:
(1)出人意料式结尾:①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②交代人物……的结局(命运);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使行文富有变化,撞击读者心灵,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寻味;④有利于表现……的主题;使主题更加丰富。
(2)卒章显志式结尾:①解释前文……的悬念,显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释了……的主题。
(3)戛然而止式结尾:①通过留白(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为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留下了空间。
(4)悲剧式结尾:①与前文的美好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②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性格;③有利于表现……的主题;深化小说……的主题;④结局令人感动(惋惜),引发读者对……的思考,耐人寻味。
(5)喜剧式结尾:①情感体验上,符合主人公(作者、读者)的理想愿望和情感追求,使读者产生阅读的欣慰和愉悦感;②主题上,彰显人性(真善美、道德、法律、社会、人民、真理、宽容、智慧)的巨大力量,反映人民(作者)对幸福美满人生的向往;有利于表现……的主题;深化小说……的主题;③表达效果上: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6)首尾呼应式结尾:使小说内容完整,结构紧凑严谨,强调……的主题,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7.小说标题的作用: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往往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情境、渲染……气氛,或者简洁、醒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作用。
(2)以物件(物象)为题,往往具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画龙点睛、揭示……的主题、隐含……多重含义、意蕴丰富、寄托作者的……情感等作用。
(3)以形象特征为题,具有铺展情节,照应……细节,与……对比,讽刺……,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种个性化特征、强化……效果,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作用。
8. 小说标题的含意(意蕴)
①指代意义;②双关意义;③比喻意义;④象征意义;⑤情感意义;⑥态度、价值观意义。
(二)小说人物形象:
1. 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1)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角度:
①概括情节,点明性格特征。
②概括主人公对他人的举动、关系后,点明性格特征。
③分析人物正面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的描写以及侧面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后,点明人物性格特征。
④分析人物所处的特定时代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后,点明人物性格特征。
⑤借用作者和文中其他人的评价,点明人物性格特征。
(2)答题模式:一个词(两字词或四字词)概括+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分析概括。(每点如此)
(注意)分点答题,一般至少三点。每点尽量在一条横线内完成。
2.小说人物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赏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某种启示、主题和意图。
(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的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说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丰富内容的作用。
3.小说主人公的判断:
(1)主人公应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其性格发展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
(2)标题指明(或“暗示”)主人公是谁。
(3)小说着墨最多、所占篇幅最长的是主人公。
(4)小说中形象最鲜明的是主人公。
(5)主人公的表现及性格最能表现小说的主题。小说中诸多人物中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是主人公。其他人物则起陪衬、烘托、补充作用。
4.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1)通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心理活动”),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在主人公与……(人、命运、疾病、战争……)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4)通过典型环境(时代、社会、生活、法律、阶级、习俗等)的描写,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5)通过环境(此处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环境、场景)来暗示主人公……的心情。
(6)通过他人的态度、评价、反应,或者通过作者的介绍、评价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小说环境:
1.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作用:
(1)环境上: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的气氛,奠定……的基调。
(2)人物形象上:①烘托人物……的心情;②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3)情节结构上: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4)主题上: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 社会环境(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作用:
(1)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
(3)揭示影响人物行动的因素。
(4)预示人物悲剧(或喜剧)的命运。
(5)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凸显小说……的主题。
【注意】注意区分 “分析环境特点”和“分析环境描写特点”的不同:“环境描写特点”要求答描写环境的技巧和手法。
(四)小说表达技巧:
【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 叙事视角(即人称)
(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2. 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
(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四)小说语言赏析:
1.从词语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选用及其效果、修辞使用及其效果、整体语言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语言。
2.揭示内涵+分析人物塑造的个性化作用+指出手法、句式特征+语言风格+抒情效果、阅读效果。
(五)探究小说主题:
1.模式:小说通过写……(什么年代、什么时间、哪类人、什么事件或行为),表现了(反映了、揭示了)……问题(现象、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人、什么精神、什么现象、什么行为)的……(讴歌、同情、感叹、感伤、讽刺、揭露、批判等),从而启发读者对……思考(反思、反省、关注、重视等)
(六)探究人物形象:
(1)情节的角度。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密不可分。
(2)人物自身的角度。看看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
(3)主题的角度。主题主要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体现出来的。
(4)环境的角度。即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5)真实性的角度。考虑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三、传记文阅读
(一)概括分析传主的人物形象:
1.概括形象:方法同小说人物形象概括。
2.分析传主个性形成原因:
(1)主观原因:先天禀赋、兴趣爱好、意志志向、奋斗历程、精神品格(创新、实践、恒心毅力)、事业、爱情、职业等
(2)客观原因:他人的支持、推荐,时代机遇,工作环境氛围,
(二)分析传记的特点:
1.人物上: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
2.选材上:真实性、典型性;
3.内容上:纪实性(史实性)和文学性
4.表达上:叙述为主,评议为辅;在记述人物经历的同时加以评论,叙议结合。
(三)分析传文中某个细节的作用:
1. 既表现其伟大的一面,又展现其普通的一面,让主要人物、事物形象等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
2.展现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易于被读者接受。
3.符合读者了解传主更多花絮的心理需要。
(四)分析传文中引用的作用:
1.引用原始材料的作用:
(1)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2)有利于读者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引用诗词的作用:
(1)从侧面烘托传主,突出传主的……精神品格,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
(2)使传记语言更古朴文雅;
(3)增加传文的文化底蕴;
(4)丰富传文的内容。
3.引用故事的作用:
(1)使传主形象更丰满;
(2)丰富和充实传记内容;
(3)使传记内容更生动活泼,更有可读性。
4. 引用传主日记、作品或自己说的话的作用:
(1)进一步表现人物的专业素养、巨大贡献、性格特征或精神气质、。
(2)印证作者的观点;
(3)使传记更真实感人。
5.引用别人评价的作用:
(1)从侧面烘托出传主的……(贡献、精神、性格)
(2)增强传文的说服力。
(五)评价传主:
概括传主成就事迹(或精神性格)+对传主的态度+结合相关内容阐述理由(典型事件+典型场景+相关细节)
四、新闻阅读:
(一)基础知识:
1.特点:真实性、准确性、新鲜性和及时性。
2.内容:
(1)标题:引题(引标题)、正题(正标题)、副题(副标题)
(2)导语:交代新闻的最核心信息,鲜明揭示新闻的主题。
分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对比式导语、评论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结论式导语
(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4)背景: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5)结尾: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二)新闻标题的作用:
1.引题: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交代新闻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2.正题: 概括说明新闻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3.副题:揭示消息结果和内容提要,补充说明正题
4.分析作用的角度:
(1)标题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标题与内容的关系、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能否用某种方式吸引读者;
(4)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5)对读者了解和获取新闻信息的作用。
(三)导语的作用:
1.交代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背景、主要过程、意义等])。
2.统领(总摄)全文,为新闻主体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3.突出新闻人物的主要贡精神品格。
4.揭示新闻的主题、作者的态度等。
(四)新闻背景的作用:
1.交代了(说明了)新闻事件的起因;
2.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
3. 使新闻事实充实丰满,解答读者疑问,揭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重要性);
4.使新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涵,有助于读者读懂新闻,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厚度,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5.衬托深化新闻主题。
(五)分析新闻真实性:
1.采访过程具体详实;
2.现场情形真实可感,现场感强;
3.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真实可信;
4.细节(场景)描写细腻,给人真实感;
5.大量运用准确具体的新闻数据,显得真实可信。
[答题形式] 作者运用第×人称,从……角度,通过……大量的……描写,让人有……之感,现场感很强,全文多处运用……信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与可信度。
(六)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1.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2.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3.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七)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1.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2.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3.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
(八)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
1.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2.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3.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常见设误方式:
1.混淆范围大小: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原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有的”“有些”等表示范围的修饰词语。
2. 混淆程度深浅:原文表述很有分寸,没有绝对肯定,选项表述则态度过于明确,过于武断绝对;原文判断已很明确肯定,但选项却有意模糊其词,貌似留有余地,实则改变原意。
3. 混淆已然未然(混淆时态):时间上故意超前或滞后。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或者相反。
4. 混淆或强加逻辑关系:颠倒因果,强加因果等
5. 混淆主次本末:主次颠倒,本末倒置。文中提到多方面的信息,但原文并没有将它们加以比较,也没有说明谁主谁次,但选项表述妄加臆测,说其中某一方面是“主要的”“根本的”,或者说甲比乙更为重要,等等;或者原文已有比较,但选项表述故意颠倒了几个方面的信息之间的主次本末关系。
(二)常见陷阱:
1.答非所问:尽管选项表述完全符合原文,但选项并没有回答题干所探讨的问题。要注意题干中“原因”“根据”“证据”“表现”“实质”“目的”等关键字眼,要特别注意辨析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2. 以偏概全: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随意扩大,即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3. 张冠李戴: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甲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行为状态)。
4. 无中生有:原文中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无端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5. 夸大其词:选项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故意用语夸大,或程度加深,或作用夸大等等。
6. 强加因果:故意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注意,为增强选项迷惑性,选项中表示因果联系的关联词语前后两部分的内容很可能都是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单看这两者都符合原文意思,但是在文中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如果选项中有“由于”“因而”“所以”“因此”之类表示因果联系的词语,考生就一定要仔细辨析。
7. 混淆或然必然:故意把偶然出现的情况转述成经常出现的情况,把原文中尚不确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转述为肯定、必然的情况。常见的题型是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说成“必然”。
8. 混淆已然未然: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作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
9. 混淆肯定否定: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10. 偷换概念:选项中的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文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