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9878--带着孩儿江湖的岁岁年年

巴渝武术“荣昌缠丝拳”

  荣昌缠丝拳是清乾隆嘉庆年间由江西拳师黄益川避难入川后将自己所学残字门武术与川东合州巴子城通背缠拳(巴子拳)技法融汇后传出的一门内家武学,故亦称缠闭门、化门、残字门或蚕闭门。

  峨眉通背缠丝拳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由白猿公(即峨眉武学祖师司徒玄空。司徒年轻时痴迷于对峨眉猿猴动作习性的研究,道号动灵子,自号白猿公,人称白猿道人)在与峨眉灵猴朝夕相处中,模仿猿猴动作所创。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和善于螺旋空化的缠丝通背等武术。至今缠丝拳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无不映射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早于陈王庭百年的明代儒将唐顺之(戚继光、俞大猷等武学名流的主帅兼半师)在其传世佳作《荆川公文集》中留有《峨眉道人拳歌》一文,精准地描述了当时峨眉武技的特点,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言明技法出处;“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砂走”表达了峨眉武术疾风怒涛般的刚猛风格;“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舑舕含沙鬼戏人,髬髰磨牙贙捕兽”生动描述了当今白猿通臂丰富的情趣和巧快杀机;而真正体现缠丝拳刚柔相济特色的“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被后世尊为内家武学(太极拳等)的核心技击思想,恐怕这也正是有人认为荣昌缠丝拳和太极拳有些相像的原因。有人甚至误传缠丝拳出于太极拳,是陈氏太极拳的分支和衍生,须知唐顺之先生看到上述成熟而完善的峨眉缠闭门功夫之后百余年,陈王庭才在蒋发、博公道长、董秉乾、李春茂等人的影响或教导下开始创拳的。

  峨眉系列武术较之于少林武当而言相对分散,各居一隅,给体育文化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更多困难,因而各分支拳种多失于联络而发展欠佳,川渝分省辖制后尤甚。川渝武术系统若老死不相往来,亦或衍生出什么中国武术第四系列(青城),亦或舍本求末投奔武当怀抱之类的分裂思路,峨眉武术必将更加星散。就峨眉系列功夫而言,荣昌缠丝拳的档案资料和传承系统都是最清晰完善的,而且传人众多,名师豪杰辈出。缠门五代宗师姚玉堂、周吉祥、郑山吉等更为荣昌地区的缠丝拳发展培养了风格各异的众多支脉。缠门六代名师蔡德泉、于天沛、杨吉山、唐新知、胡世泰、林焉等,为传承缠丝拳艺、弘扬地方武术文化呕心沥血,功不可没。他们辛勤耕耘拳坛数十年,广收门徒,传艺授德,让古老的峨眉缠闭门功夫在荣昌这片神奇的沃土扎下了更多的深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缠门唐新知、易华伦、蔡中华、蒋远武、刘思孝、邱延良、陈昌龙、钱鼎文、谢勇君、王明义、邹朝文、郑江等有识之士在国家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大力挖掘扶持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运动精神的鼓舞下,无私奉献所学技艺资料,积极拓展各种武术教学培训班(校),并在荣昌县武术协会的领导下组建了“荣昌县武术协会缠丝拳分会”和“重庆市荣昌县缠丝拳艺研究会”,定期组织县内外缠丝拳爱好者汇总研究资料、交流缠丝拳艺、培训各地场馆教练人员。特别是2010年成立“荣昌县缠丝拳协会”以来,积极拓展分会武馆,广泛招收培训青少年学员,为构建荣昌缠丝拳传人弟子数以万计的大好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九年,在荣昌县武术协会全力主持下,系统完善了“荣昌缠丝拳”申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项文字、图片、视频准备工作,深受市局相关部门好评。同年,“荣昌缠丝拳”顺利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于正国、邹朝文两位拳师被评为重庆市“缠丝拳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相信,荣昌缠丝拳必将脚踏这块热土,以登封做大“少林拳”、温县推出“陈家沟”为榜样,乘着“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东风,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峨眉系列武术的代名词。

(缠丝拳会馆学员钱义洲小朋友演示初学缠门五行子午棍视频)

  附:峨眉缠闭门五行子午棍口诀

环抱太极棍领先,  金鸡独立庭中站。

金筒摇圈紧上步,  白云盖顶遮苍天。

拨云见日大地暖,  五花棍势上下翻。

枯树盘根就地扫,  大鹏展翅入云端。

乌龙摆尾把身护,  风扫梅花落一片。

劈山棍下千钧重,  白鹤起舞手难攀。

野马分鬃撇左右,  紫燕望月回头看。

白蟒翻身乌云卷,  五行棍势变万千。

二龙戏珠点咽喉,  狮子摇头威力显。

白猿献果独立势,  左右车轮似风旋。

豹子跳涧猛回头,  左右拦扫难近前。

猛虎绞尾断筋骨,  流星赶月快如电。

童子拜佛登山势,  泰山压顶谁敢拦。

指裆撩阴人难防,  拨草寻蛇贵连贯。

灵猫捕鼠似放箭,  抄点斜劈紧相连。

宿鸟投林挂法异,  鱼跃龙门把身翻。

盘膝托棍钓鱼势,  定海神针避浪翻。

开弓摆下射燕势,  转身竖旗棍朝天。

苍龙归海须下势,  身归无极势还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