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育之我感

温度教育之我感

东风有意来执笔,润物无声诉春意。栽得桃李报天下,不忘初心暖兰里。

——题记

“淡黄的纸张,温润的文字,清雅的水墨,散发着古墨幽香。”、“每次掩卷之后,内心总是泛起一股暖意。”这是于丹读《论语》后感受到的温度。于丹用“温度”一词概括孔子的教育形象和成就。静心一想,作为一线教育者的我们,也许“温度”才是我们最需要传递给孩子的?更甚于知识?没有温度,鱼儿怎会游,草木怎会长?那能否这样说,没有温度,老师和孩子们就无法幸福地分享生命的愉悦?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一个有感染力、有亲和力、责任心的教师,一个有温度的教师,不但能成就学生,更能陶冶自己。但,话好说,事难做。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呢?在三墩小学执教三年,于温度教育,我甘之若饴。

一、细雨微澜-----有爱之墩

14年接到这个班级,我彷徨过,苦闷过,无助过,失落过,因为陌生的工作环境和陌生的工作对象。如今,毕业了,我温暖着,幸福着,期待着。46位孩子和身后的46位家长,从一开始的一言不合就“写校长信”、“打校长电话”到现在的“记得常联系”、“永远是朋友”,其中的付出一言难尽。自始至终,我做到的唯有“温暖”而已。班级里,恶意打架者有之,藐视不尊者有之,行为乖张者有之,心理脆弱者有之,我始终坚持以于漪老师的“有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来面对孩子。5年级上册开始,一位女生突然连续的一周不来上学,家长告诉我她厌学了!我心里一惊,糟糕!果然,接着是一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我急坏了。以己心度人心,此时的家长该有多么彷徨,多么着急,多么无助啊!我马上加好家长的微信,每天联系,每天谈天,每周末家访,每个月给她写一封信……从谈天气开始,聊到奥巴马,聊到我小时候的糗事,聊到女生男生之间的微妙,聊到我处理班级事情的为难,聊到班级男生给我带来的难过……我每一次都告诉她,身边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刻在为生长而努力汲取大自然给予的养分,身边的同学无时不刻因为获取知识而努力珍惜家长老师给予的机会;渐渐地,她对我打开心门了。除了想尽办法走进这位女生的心,我还得随时安抚和鼓励这位家长。只有父母坚强、勇敢、积极地面对,孩子才会有治愈的机会。就这样,我坚持了一年。六年级上册开学前,我把女孩约出来到303广场肯德基里,两个人依偎一起说心里话,我真切的告诉她:“剩下一年,我们就要分手了,舍不得呢!坚持来帮帮我,一起管理管理班里的这群男生,我需要你的帮助。”她笑着答应我了。果然开学来了两周,各种正常,我心里很高兴。但是第三周又不来了,我马上微信询问,原因是班级里有同学嘲笑她休学一年,成绩也跟不上了,还一副老师小助手的样子。我马上家访谈心,告诉她,你第二天到学校迎接你的肯定不是嘲笑而是友好的牵手。为了这个承诺,我利用午管时间,和全班孩子进行了一节语重心长的谈天。我运用语文老师的语言本领,从1号开始,说起我对每一位孩子的了解和期望,说起我对他们倾注的感情和他们在我心里的重量,告诉他们,“每一次的对话和伤害将来都无法弥补,所以,每一节课,每一次讲解,每一次作文评语,我都是用我对你们的爱去做,请你们也这样对待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然后我对着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沉默了半分钟左右,很多女生趴在座位上轻轻地流泪,大部分男生低下了头。昨天嘲笑那位女生的几位男生站了起来,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没有说什么,就是走到他们的身边,抱了抱他们,给予了肯定的眼神。这一刻,彼此间都懂得了,宽容的力量。第二天,她还是没来。我微信她说我去接她,让她来楼下等我。果然,她背好书包在了。她坐在我电瓶车的后面有点拘束。我没有马上到学校,而是来到菜市场边上,给她买了一份早餐,陪着她吃完。再坐上小电驴的时候,她抱住了我的腰。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她手上传来的温度暖到了我的心。哪怕这个班级曾经有家长伤害过我,有学生编排过我,这一刻都烟消云散。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与信任更有价值的呢?从那以后,我每周一接她一次,除非生病,她都坚持来学校。临近毕业了,她还给我写了一封信,细腻,丰富,还是那么敏感,但从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一份从容。我知道,她走出来了,走出了心里的桎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至少我传递出去的温度一直温暖着一个女孩的心,这就够了吧?

二、静待花开----有识之墩

有温度的教育必然离不开有温度的教育者。教育者内心的温暖必然来自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这是教育的情怀。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特级和首席。我时刻告诉自己,我们小学老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时不刻不影响着孩子,“你不为名师定要为明师”。心里的温度好比流水,要流进每个孩子的心中,滋润幼苗。所以,有识,则知学无尽,与学生一起学无尽,则共成长。那么,这温度之水从何而来呢?唯有读书。清朝涨潮的小书《幽梦影》,其中有句话深得我心:文章者,案上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文章。”书中自有天地。日日月月年年,不忘案上枕边包里放本书,随时随地拿起书,与书共舞沉浸其中,久了,书的气质便浸润了整个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柔净已轻轻悄悄地在心里在脸上镌刻成了美丽——每捧起一本书,你便可以带着自己或者学生来到了一方广袤的天地生活。光明的地方,用心感受美好;黑暗的地方,努力寻找美好;以善传善,知恶不恶。这样的心灵,包藏宇宙,吞吐天地,坦荡真诚,不卑不亢。宁静中丰富,书香中拔节。在面对考核的量化,过度的责骂时,你平静中不疲于应付,不忙于奔命,宠辱不惊。白岩松的《白说》里这样说:“能面对平淡,就是不平淡。事实上,在工作岗位上,大多数时候是在默默做一些平淡的小事。接受平淡,就是接受生活的真相。”这并不是白说的。我想,学识的沉淀便足以让我们的心境有了温度,这温度又足以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静待花开。

三、守望成长----有恒之墩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给世界带来了“守望”这个词,而教育的守望在于持之以恒。

每个班级都一样,有可爱乖巧能干的女生肯定就会有调皮捣蛋可恶的男生。年级组大名鼎鼎的几位男生都在我班级里,那是鸡飞狗跳,狼烟四起。一开始,我铁腕手段,各种严格管理,奖惩分明。效果有,没有持久力。于是我冷静下来沉思,准备打情感牌。没有物质奖励,只有精神鼓励,没有剑拔弩张,只有温馨协调。于是,走廊成了谈天的最佳场所,是女生向我倾诉烦恼的地方;操场成了谈话的有效法庭,是男生接受荣誉和惩戒的地方(男生就爱踢足球,踢足球时间是他们的宝贝);各种比赛前进行动员大会,和他们一起制定方案和推选人员,我只是登记者;各种活动时,我和他们商量,放手由他们自己去操作,我只是拍摄者;遇到不懂的题,想尽各种办法一起探讨,不耻下问;偶尔迟到,微微笑着问上一句“why?”;调皮搞恶作剧时,提醒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要冷静冷静再处理;篮球赛女生得了第一名,和他们一起放声欢笑,大手一挥,免了周末的作业;男生无缘获奖,和他们拥抱,让眼泪流在彼此肩头;犯了原则性错误,我坦言告之,林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后来,小摩擦之后,一般来到我的面前他们自己就会说“知道错哪里了,马上改。”我总是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就过去了。有一回,一位男生忍不住告诉我:“林老师,我特意把头发剪成寸头,你摸着手感好吧?”我回答:“的确哦,还很帅呢!”临近毕业,要拍毕业微电影和毕业照了,第一次的时间因为我周末没空,我告诉孩子们我就不参加了,一拨一拨的孩子放学后拉住我围住我,说:“林老师,我们改时间好了,选你有空的时间。”(因为很多孩子周末都有课,统一时间拍摄要调课的,其实很麻烦),就这样,前后调了三次时间,孩子们迁就了我的时间把这次的毕业微电影拍成功了。画面里,孩子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很温暖,真实,感人,整个屏幕充斥着爱的温度。泰戈尔《飞鸟集》里有云:“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我想,这水就是有温度的教育。以学生为友,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导向,自己少些浮躁与功利,我们的教育就会“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中引用了这样一首无名小诗:“假如你命该扫街;就请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一如贝多芬在作曲。”我想,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温度的教师,正需要有这样一颗平常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那么,告诉自己一定做到吧,以爱为墩,以识为墩,以恒为墩,扎根“三墩”,坚持、坚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