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无语缓流淌,人稳不言静思量
也许,在日暮晨昏之间天旋地转,不是打螺丝就是搬砖,难免会心烦意乱,束缚俗世之中而不堪其扰,困于藩篱之间又左冲右突,哪来“偏安一隅”的自在?早已受够了尘世的喧哗和吵闹,唯想屏蔽所有的烦喧与聒噪。皆言“既来之,则安之”,然而自踏入社会,我的生活就七零八落,不曾有片刻的安宁。都说“人群就是一场灾难”,鉴于当下时局,当然不无道理,但并非宣告“社交死亡”,不过贫穷限制了大家的消费力和购物欲。对于相当一拨靠嘴皮子吃饭的群体,如若没有拥趸的受众,怕早已流落街头。现实门前,谁都得有个一技之长,不然怎么立足社会谋求发展?
不过,多半现实使然,苟且只图饭碗。既已闯荡江湖,也是身不由己,还要马不停蹄,得为活着四处奔波。青春年少之际懵懂无知,浪得浮生之后深谙世道,才幡然悔悟有所知觉,学习何其苦?工作何其累?所有的苦累之态,都是为了一个指日可待的将来。而古往今来位尊权重者必然是德才兼备的精英人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生存法则深入人心,毋庸置疑,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有发展优势!昨天读书不行 ,今天搬砖要狠。今天搬砖不狠,明天地位不稳。社会是把筛子,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下来的才是精英!然而从寒门到精英,实现阶层的跨越,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并不是为了追名逐利 ,也只是为了各自的人生有所期待 。
据说,生命的极致,一定是素与简。既然物质的世界很难大富大贵,但精神的天空一定要光袤弘大。在物质的世界里精神地活着 ,也许才是人生的终极走向。既然前半生好歹不分,过得稀里糊涂 ,那么后半生就要权衡利弊,格外清醒。以前都以为人生像南瓜,是一个整体的,后来才知道,人生就像莲藕,是一段一段的。人生到了一定阶段,逐渐懂得了利弊,学会了取舍,明白了因果。但凡高觉悟的人,没有乱七八糟的圈子,没有三教九流的撺掇,没有阿玉奉承的套路,早已选择了告别舒适区,远离无用社交,将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开启了充电模式,一门心思只专注做自己,无时不刻仅为内在的信仰与追求而活,自始至终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越走越远。并没有什么孤独与遗憾,人生要走的每一步也不能落下,都需要自己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据说,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很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与人逢场作戏的兴趣。人生就是一场栉风沐雨、渐行渐远的修行,我们只有在每一个风雨旅途驻足,就能发现生活的真味和生命的意义。无可厚非,一切逍遥自在的活法,都选择了离群索居。可不是么?木心从看守所的禁闭到莫干山的修行,无不是一场起伏跌宕的人生跋涉;李敖从三进宫的磨难到阳明山的苦读,也都是绝处逢生的人生蜕变;钱默存从大英图书馆的皓首穷经到寻常老宅的闭门造车…无不是对生命重新审视和探索……对专注领域的思考和潜心,也都是绞尽脑汁,在有生之年尽情燃烧,活出生命的一束光。
必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离开鱼龙混杂的社交群体,是否还能安然苟活?纵观人潮涌动,也都是各奔西东,作为群体物种,一边为谋生而步履匆匆,一边为谋爱而泪眼朦胧。也都不约而同,因势利导,各行其道,择我所择,爱我所爱。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繁华之后我们终将还是独行。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明白了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我们很难做到特立独行,也不曾高度自律。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栖身在自己热衷的领悟,不断精进,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以至于将既定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者,也必定有过人之处,是非常之人。如此这样,不成功便成仁,也许才是人生的至高之境。
必然,只有安顿下来,才能头脑清醒,认清现实。果不其然,境由心造,如果说秋天的鸟儿是美丽的精灵,那么秋天的黄叶便是舞倦的蝴蝶。 在精灵和蝴蝶装点的秋天,可曾发觉现实的妙谛?时时三省吾身,常常彻悟此生。跟芸芸众生一样,我没有很快乐,但也没有不快乐,好像不该这样,也只能这样,成长也许就是如此,在失去,在努力,在接受,在好好生活。无论何时,身体与灵魂,必定要有一个在路上。当光阴静水流深,生活归于沉寂,日子也清净下来,才能在安言静语当中,体悟到生活的况味,不过是悲一日,喜一日,苦一时,甜一时。所谓的人情世故, 不言自明。凡是让人舒服的人,都懂得在不动声色间释放自己的善意,不愿张扬,又恰好温柔。不必阐释,堪当人生智慧。
日暮晨昏因利往,追风赶月勿轻狂。
水深无语缓流淌,人稳不言静思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