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禅不在远处,福不必外求
《道德经》:禅不在远处,福不必外求。
一、
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你的心想让你看到的,心有所想,也有所见。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当一个人抓捕了外界的信息,便由自己的意识组成一个定论或者意识时,掺杂的都是自己的主观情绪。
很多时候,外界的悲与喜,好与坏,并不是外界客观真正存在的,而是自己的心想让自己看到的。
比如说一个人每天抱怨自己生活嘈杂而烦闷,甚至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是不幸的,然而从客观角度来说,他真的不幸吗?
未必如此,他有着健康的身体,有家人陪在自己身边,和那些连正常生活都没有的人相比,他已经幸福的多了,但是他看到的却只是嘈杂和烦闷。
所以这就是答案:我们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自以为是正确的东西。
道家思想一再强调“无为”的智慧,无为就是放下自己的主观情绪,不要去拿自己的意识评价自己所处的世界,这样便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
当你的面前放着一杯清水的时候,你不往里面加东西,它就不会变浑浊。
放下了自己内心的烦闷和嘈杂时,禅就在自己心里,福也自然会来。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了解大道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眼不望窗外,就能了解大自然的法则;越向外奔逐的人,他所知道的也越少。所以得道之人不需要远行就可以预知,不用窥望就能命名,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成功。
真正的智者不用远求,从自己心里就能看到自己应该看到的世界,不仅仅是当下,人生的未来也是如此。
真正主导自身的并不是外界的环境,而是自己的内心,心有所向,人有所从。
《诗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这句话只有八个字,但是其中涵盖的思想非常深奥,一个人应该多想一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看看自己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天道,这是预测未来人生以及掌握事理最好的方式。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是定数,也就是我们生下来即存在的“命”,这个是我们改变不了的定数,但除此之外,有更多的是自己可以主导的变数,这个变数就是用自己的行为所决定,而行为的根源是自己的心。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心决定了他的想法和举止,而这一切造就了人生的结果。
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命运,是不是有很多福气,要从自己的心里去找答案,而且人生不管走到什么样的结局,不要去抱怨外界的环境对你产生的影响,根源都在于心。
二、
古人常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上天带来的灾难,或许还可以躲避;自己做的恶事带来的灾难,是无法逃避的。
“命”所带来的定数我们无法逃避,但是自己可以用福德与温和,对这种定数起到缓冲与和解的作用。
比如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他内心存在着和气,和气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哪怕人生出现了灾难,他也可以在这个灾难中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为自己止损。
而且一个温和善良的人身边会聚集许多相同性质的人,即便落入低谷,也有许多人相助,他也能轻松上岸。
所以上天带来的灾难我们不能完全躲避,但是可以与其适当和解,而自己做的恶事这个灾难却永远躲不开。
你自己心里面有多少嘈杂和戾气,你的人生就要为这个戾气付出多少代价。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要懂得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天道,你想得到一件福报,那你要看一下自己的心态以及自己所做的言行举止,是否具备接受这个福报的条件,这个条件也叫做“福德”。
“福德”不仅仅是从善良中来,善良只是自己求取福报的其中一个条件,除了善良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天道。
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不违背规律,一切合理适度,就没有什么条件会伤害到你,避免了后患,福气也会多了起来。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积累自己的福德,用善良塑造自己的福德,让自己的行为都能合乎正道,这就是福报的来源。
禅不在远处,福也不必向外求,一切都在自己心里,看透了,想明白了,按此道理去做也就对了。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