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街巷之(38)——小仓口
苏州老街巷之(38)——小仓口
一直想写几条有历史符号却已消失的巷子,或因改造街巷本身不存,或因地名规划调整街巷仍在,巷名消失。比如天赐庄,原是有一条名为天赐庄的街,后被并入十梓街,街名不存。不过如今在苏州,天赐庄是指十梓街星桥以东的一个片区,而不是一条街巷。也就是苏州大学老校区这一片,通常称为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这片在原东吴大学旧址上的苏大校区,保留了很多当年教会学校的老建筑,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美的令人窒息,恰如“天赐庄”这地名里透露出的一篇极美的传说,足可演绎一部感人的电影。石路一带也有一些因拆迁而失去的老街巷,我生活和工作的附近三乐湾一带已经拆除,正在新建。这里曾有义慈巷、丁街巷、麒麟巷等街巷和巷名。这些巷子里都藏有苏州历史文化的脉络。
小仓口也是近期消失的巷子。在2015年的苏州街巷地图里还有显示,吴文化地名保护资料里也说:新桥巷北,吉庆街东,南北两口均出吉庆街。根据这文字解释,是一条“U”型的巷子。可是我在这一带寻找,南至新桥巷,北至侍其巷,西至吉庆街,却见不到小仓口的一点痕迹。东边被住宅区和苏州著名的学校立达学校阻断,而立达学校是一大片拆除后的空地,南从新桥巷起,向北直通侍其巷,门口还挂着苏州中学伟长计划试验部的牌子。
我想找到小仓口的痕迹,是因为这条巷子的历史记忆里有着典型的苏州个性。
小仓口所在的胥门内一带,很长历史时期是行政中心,清代的江苏按察使署遗址仍存,是明代的兵备道署,现在的道前街街名即因此。与道前街垂直交叉的司前街街名正是因为明清时期这里有司狱司衙门。《姑苏繁华图》里在胥门城下就有接官厅码头,正有钦差到此,迎接的仪仗和围观的群众清晰可辩。
小仓口的得名因于明清时吴县在此建有粮库和丰仓,粮仓开有两个口,北段曾被称为大仓口,南段小仓口,后来统一称为小仓口。这里紧靠胥门和运河码头,有着建粮仓的天然优势。巷名含有粮仓的字义,有着民生的期待。
小仓口的历史记忆不仅是行政中心、民生。还有家族文化传承的印记,这是苏州巷子的内涵。
巷内原有庵堂,名为避嚣庐,佛家修为有“避嚣尘,常宴坐,寂静处”。在城市的街巷中躲避喧闹,安于清净,要么是大隐于市,要么说明此时小仓口已归于平凡,不复当年的热闹。
避嚣庐初建于民国,第一代庵主汪炳媊曾是民国吴县县立第一中学校长,其父亲汪鼎丞是教育家、昆曲家,也是苏州、上海一带居士佛教的发起人之一。1927年,二十九岁的汪炳媊因子夭夫丧而悲痛绝望,经大师引导出家,法名圆信。却又不愿在寺庵应酬经忏,也不肯与族人居住,就变卖家产在小仓口购置民宅为庵,是为“避嚣庐”。
居士林也产生于民国初期,是为不剃度出家的佛教居士的活动场地,民国时期在苏州、上海一带有很多这样的场所。汪炳媊在自己的家庵修行,对《楞严经》研究很有造诣,于1976年圆寂。避嚣庐第二、第三任庵主是一对亲姐妹,是晚晴重臣李鸿章的侄曾孙女,俗名李家英、李家琪。姐妹俩从小接触佛学,相约终身不嫁。李家英,法名德华,曾居家庵修持,1955年在表弟赵朴初的指点下,削发为尼,退休后,尊师命移居小仓口避嚣庐。1986年德华圆寂后,妹妹李家琪接续避嚣庐主人。李家琪带发修行,曾跟圆信师傅学莲子雕刻技术,造诣很深,国家媒体都有报道,也在一些纪念散文中见到。
赵朴初是佛教领袖人物,人们更多是在众多寺庙的书法中见识他的造诣。从赵朴初和李家姐妹的亲戚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佛法之缘,联想到这些家族之间的关系和传承。人们提到张爱玲的文学天才,她的精神世界,与她家世之间的关系,常会联想到李鸿章和张佩纶这样的门第。赵朴初的五世祖将女儿嫁给李鸿章,为李鸿章的第二任妻子,李、赵两家历经四代到了赵朴初和避嚣庐主人李家姐妹之间,除了亲戚关系,还有佛缘。这可能就是家族传承的意义,常常散在历史潮流中似被淹没,却又绵延不绝。不久前,我在扬州老城东关街转,著名园林个园、朱自清故居就在这一带,就在朱自清故居不远的吴道台府里,如今有一个展厅主题是关于扬州院士。这位清代吴姓道台的后人,就有两位院士。这种跨越朝代的传承都留有深深的痕迹。
苏州街巷里凝聚不散的正是那些跨越历史的传承,即便街巷不存,巷名已失,精魂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