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验方集锦——升阳散火汤

李东垣《脾胃论》升阳散火汤

【组成】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各五钱(各15g),柴胡八钱(24g),生甘草二钱(6g),炙甘草三钱(9g),防风二钱半(7.5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升脾胃阳气,散中焦郁火。

【主治】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火郁脾土。症见四肢发热,肌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

【证治机制】《内经》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张景岳言:“凡火所居,其有结衣敛伏者,不易散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本证为肝脾失调,木郁及土,郁而化热,症见四肢发热,肌热,骨髓中热,热如火燎,扪之烙手。治宜升阳散火,疏肝健脾为法。

【方义分析】方用柴胡以散少阳之火为君。臣以升麻、葛根发散阳明之火,羌活、防风发散太阳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均为味薄气轻,上行升散之药,使三焦舒畅,阳气升腾,火郁得解。佐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白芍敛阴清热,姜、枣调和脾胃,酸敛甘缓,散中有收。

【临床运用】本方有升阳散火之功,凡火邪内郁,而用清热方剂无效者,可选用本方升阳散火而发其内郁之火邪。

1:慢性扁桃体炎属于祖国医学'乳范畴,其中触之硬实,气血凝滞者又称'石蛾'.多因咽喉久受熏灼,耗伤阴液,阴津亏损则无以制火,阳无所主,虚阳浮于上所致王肯堂论火分阴阳称:'阳火…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得湿愈焰,水益炽以火遂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火焰自灭.故治阳火者利用正治阴火者利用从治.阳火者利用降治,阴火者利用升治'其论述明确指出治疗阴火4个要点.一是'以火遂之'即引火归元二是'以灰扑之'即培土敛火.三是'阴火者,利用升治',升治即火郁发之四是'阴火者,利用从治',从治即反治,是以热治热.

作者曾采用培土敛火,引火归元等法,但重在滋补育阴,偶加升补之品,故仍未脱离甘寒清降之法,致使邪越陷越深.所以不能单纯着眼于局部而用大队甘寒育阴滋补之品,应从整体出发,认真分析病因病机,分清虚实寒热,有的放矢地立法用药才能提高疗效.服药后蛾体不消,突起硬块如乳头,遇劳则痛,休息后疼痛减轻,属气血凝结,名曰'石蛾',当先用《血证论》'血腑逐瘀汤以理气活血祛淤,再予升阳益胃汤续治.

柴胡18g,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党参各15g,炙甘草、防风各10g,生甘草5g另加生姜、大枣

【随症加减】咽炎肿痛甚者可加少量板蓝根

【治疗方法】每剂两煎,匀分5~7份,每日服3次

【功效主治】滋补育阴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5例,治愈49例,占75.4%;显效11例,占16.9%;好转5例,占7.7%;总有效率占92.3%.治愈者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显效和好转者偶有外感诱发,但全身症状轻微,经治疗很快好转.——张德光,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扁桃体炎65例,实用中医药杂

2:单纯性紫癜发病原因不清楚,一般发病较轻,无明显的血液和血管的变化,偶尔有轻度凝血机能障碍。一般无全身症状,两下肢可出现散在针头大小鲜红色瘀点,压之不退色。7天以后颜色逐渐变淡而消退。但又有新的瘀点产生。

本病属于中医“血证”、“紫斑”等范畴。其病理特点是外邪内侵,脏腑气机失调而致血不循经,离脉外溢。中医辨证分型有:热伤血络、瘀血阻络、气虚血亏型。本方用于脾气虚,血失统摄,表现全身散在性紫斑,下肢较多,兼有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自汗,舌淡脉细。

根据《江苏中医》1994,(2):35,张崎报道:用升阳散火汤加味,药用粉葛根10克,炙升麻6克,春柴胡4克,羌活、独活各5克,炙防风、党参各10克,炒白芍12克,生甘草、炙甘草各3克,地榆炭、仙鹤草、茜草根各10克。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3: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疾病的常见症状,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引起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而发病。此外,邻近器官的疾患及某些全身性疾患皆可致牙痛。

中医亦称之为牙痛,其病理特点为风火毒邪侵犯,或胃火素盛,循经上蒸,或胃阴亏虚,虚火上炎,牙失荣养等。辨证分型有:风火、胃火、虚火、肾阳虚、风寒、气虚和龋齿牙痛。本方用于气虚牙痛,表现牙痛隐隐,病势绵绵,牙龈不红肿,或虽肿不红,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心悸,舌体胖嫩。

根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2):27,刘哨兵报道:用本方加味:党参12克,黄芪15克,山药10克,柴胡10克,防风6克,玉竹10克,川连6克,地骨皮10克,茯苓12克,生甘草6克。水煎顿服,每日1剂。

4:肠激惹综合征是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是结肠运动功能或分泌功能异常的非器质性疾病。其发生与精神因素有关,环境变化、情绪激动使神经类型不稳定者易发生。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主,也可表现为无痛性腹泻。

在祖国医学中本综合征当属“腹痛”、“泄泻”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为:肝旺脾虚、脾胃虚弱、脾肾两虚等型。本方用于脾胃虚弱证,表现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体倦乏力。

根据《江苏中医》1994,(2):35,张崎报道:用升阳散火汤加味治疗肠激惹综合征。处方:粉葛根10克,炙升麻6克,醋柴胡4克,羌活、独活、防风各5克,党参10克,炒白芍12克,生甘草、炙甘草各3克,云茯苓12克,广木香5克。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5:神经衰弱是指患者精神活动长期过度紧张,导致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属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病后体弱等原因引起。本病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感觉异常、心慌、气短、多汗、失眠、多梦、易惊醒等;二是抑制占优势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精神委靡、乏力、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性功能减退等。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属于“郁证”范畴。辨证分型有: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脾不宁等型。本方用于心脾两虚的神经衰弱,表现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

根据《江苏中医》1994,(2):35,张崎报道:用升阳散火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证的神经衰弱。处方:粉葛根10克,炙升麻4克,春柴胡、羌活、独活、青防风各5克,党参10克,炒白芍12克,生甘草、炙甘草各3克,酸枣仁10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10克。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的阴火论

    上述讲的这些方剂作用清虚热兼养阴血,用药规律就是滋阴清热的药物配合清透浮热的药物,如果热盛耗津严重,还要加上养阴血的药物,来清除身体的虚热,去骨蒸潮热. 身体的这种虚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李东垣 ...

  • 《脾胃论》:李东垣的一方,可透发阳气,泻除阴火

    升阳散火汤,别名有柴胡升麻汤.柴胡升阳汤,是李东垣所创方剂,出自<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该方以<内经>"火郁发之"为立法宗旨,即人体气机运行不利,郁而化 ...

  • 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

    [转载]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李东垣升清阳理论与风药的运用李东垣名方升阳散火汤缘何屡被忽视导读:升阳散火汤是治疗内伤发热的名方,为李东垣"深达'火郁之发'之义"的杰作, ...

  • 【李东垣:脾虚分3度3方-升阳散火汤】2

    <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 升阳散火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阳气于 ...

  • 李东垣所创方剂升阳散火汤

    李东垣所创方剂升阳散火汤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所创方剂,其揭示了如何运用风药以治疗郁火.李东垣传张元素之学,张元素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等将药物分为五种,其中,风药为味之薄者,味薄则通,故风药气味多 ...

  • 又见东垣之升阳散火汤案例的特点

    这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患者,二十多岁的女性,刚就诊时自己也没说得了什么病,有什么不舒服,就让我赶紧看看吧. 我一看患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面色很不好,整个面部中轴线上发青发能,用那句俗话说"印堂发 ...

  •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升阳散火汤功效和作用

  • 升阳散火汤

    目录 3.7 摘录 4 <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之升阳散火汤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升阳散火汤的用法用量 4.4 运用 4.5 升阳散火汤的临床应用 5 <医宗金鉴 ...

  • 默默无闻的“除热”剂——升阳散火汤

    导读:升阳散火汤 出自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龚廷贤曾对"发热"做过这样的辨证分析:一论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宜小柴胡汤.方见伤寒.依本方加栀子黄连. ...

  •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

    按:升阳散火汤出自<脾胃论>:"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又有胃虚过食冷物,抑阳气于脾 ...

  •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

    中医方药经典--升阳散火汤(泻火之剂)<脾胃论>方. [组成]: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 [煎服法]: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主治: 1.治肌热表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