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史前陶器 一

史前 · 飞越那辽阔碧海蓝天(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打开历史的大门,走回遥远的洪荒,追忆那些永远向着春天的脚步。

目前已知,在从200万年前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东亚大陆就已经出现了很多远古人类。从小时候起一进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就能看到这幅地图,不过最新改展的《古代中国》已经换成能展示中国历代疆域变化的大电子屏了。

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直立人。还发现了距今115万年至11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100万年至90万年的湖北郧县人。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复制品),旧石器时代早期,1965年云南元谋上那蚌出土。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1929年发现的北京人,学名称为直立人北京种,距今28万年至23万年。他们学会使用自然火和保存火种,实现了提高适应和改变自然能力的关键一步。烧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这件目前仅存的北京人化石的复制品,原件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的保险柜里,是由1934年、1936年和1966年出土的北京人头骨碎片拼合而成。这尊同样非常有名的北京人复原像,1959年由王存义在吴汝康、吴新智指导下制作。

这些过去被称为猿人现在称为直立人的远古人类,曾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祖先,近年对铲型门齿和石器类型学的研究,又掀起了现代中国人本土起源或本土外来交互发展的学说呼声。灰烬,旧石器时代早期,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第一地点出土。

不过根据人类分子生物学提出的“两次走出非洲”学说,这些直立人在20万年前就灭绝了,在20万年前至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新的人类进入到东亚大陆,称为早期智人。石球,旧石器时代中期,1954年山西丁村出土。

也就是说北京人一类的直立人与现代中国人没有直接联系,至于百万年接续的铲形门齿和相似石器,被认为是在相同环境下出现的趋同进化,而且目前发现的各地化石,彼此间隔了几十万年或几万年,也难以证明血缘的连续性。大三棱尖状器,旧石器时代中期,1954年山西丁村出土。

1933年发现了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现代人在生理特征上已经基本没区别了。穿孔兽牙(复制品),旧石器时代晚期,1933年至1934年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出土。

总之,到了两万多年前,被归为蒙古人种的现代中国人已经定型,而且扩散到东亚大陆的不同地理单元,形成不同的族群,甚至有一支进入了青藏高原。他们就是我们的直系祖先,也由此拉开了一万年陶器时代的大幕。

现在还很难说清农业如何起源,以及与陶器产生的相互关系,而且考古发现的最早陶器可能比农业出现还要早。陶片,距今约1万年,1979年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这件两万年前的陶罐由手工捏制而成,烧制的温度也偏低,但却是迄今中国发现较早的可复原的陶器。陶罐,约2万至1万年前,1962年江西仙人洞出土。

也许已经能熟练掌握火的古人,随着人群扩大而从山洞搬到了水边,于是在偶然中发现泥土经火烧能变成一种即牢固又可塑型的东西,比木头盒子更好用,比打磨石器更方便,智慧的人类就这样制造出更多的陶器。最早的陶器,中国陶瓷史的开端。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陶器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飞跃,陶器制作经历了简单的手工捏塑、模制、泥片贴塑、泥条盘筑、 慢轮修整,最终产生了快轮制陶枝术。人们还给陶器涂上鲜艳的颜色,彩陶就这样诞生了。

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从一万年前开始,中国彩陶把新石器时代挥画得更加绚丽多彩,甚至成为了史前时代的标志,中国的史前文明,基本就等同于彩陶文明。

中国各地区的陶器在器形、质地、纹饰及器类组合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因此,通过陶器,我们能区分出一个个不同的文化或族群,也能看到人类一步步由原始迈向文明的进程。

【前仰韶诸文化 · 10000至7000年前】中国考古史从对仰韶文化的发现而开端,当时不知道这种中原地区非常成熟的彩陶文化从何而来,因而产生了影响广元的中华文明西来说。通过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远在仰韶时代之前,中国北方已经出现了多支粟作农业和陶器的考古学文化,它们可能就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也证明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主要是本土发生和成长。兴隆洼文化筒形陶罐,距今约8200至7400年,1990年辽宁阜新查海出土。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一支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8100至7600年,比仰韶文化早1000年,代表了北方旱作农业中的粟作文化,被认为可能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磁山文化三足陶钵,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出土。

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用泥条盘筑法和捏塑法成型,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以素面为主,烧成温度在700~930度左右。磁山文化陶釜、陶支架,1977年河北武安磁山出土。

裴李岗文化也是中原地区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7000-8000年,分布范围以河南新郑为中心,从事以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为主的生产活动。裴李岗文化也被认为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裴李岗文化三足陶壶,1978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

有些遗憾,国家博物馆没有展出著名的甘肃大地湾文化,那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彩陶,而且因为地层清晰,传承有序,能看出与仰韶文化的渊源,被认为可能是传说中开启人类文明的伏羲时代。【仰韶文化 · 7000至5000年前】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影响范围达到内蒙、湖北和甘青接壤地带,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以农业为主的氏族社会,晚期形成较大规模的都邑性中心聚落,被认为可能已经进入到酋邦或古国阶段。姜寨聚落遗址模型,仰韶文化中期,1972年发现于陕西临潼。

仰韶文化被认为是华夏族先民所创造,上承旧石器文化,下接龙山文化,与此后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二里头文化(夏文化)一脉相承,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源头,“华夏”一词中“华”的概念可能就出自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蚌塑龙虎墓,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

仰韶文化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以北首岭类型、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为代表。仰韶文化早期交错三角纹彩陶壶,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北首岭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位于陕西西部宝鸡地区,被认为与甘肃东部天水地区的大地湾一期关系密切,可能相当于传说中的伏羲时代的后裔。仰韶文化早期鱼鸟纹彩陶壶,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仰韶文化早期彩陶网纹船形壶,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单,是国博非常珍贵也非常低调的一件国宝。

仰韶文化彩早期双耳小口尖底瓶,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类型,贯穿早中晚各个时期,其真正用途目前仍无法定论,有盛水器、灌溉器、酿酒器、礼器等多种观点。

半坡类型属于仰韶文化中期,彩陶器型有有圆底或平底的盆、小口长颈大腹壶、圆唇直口鼓腹罐,彩绘纹样有人面纹、鱼纹、 鱼鸟结合纹、 鹿纹、几何编织纹等。仰韶文化中期鱼纹彩陶盆,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仰韶文化中期鹿纹彩陶盆,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仰韶文化中期彩陶人面鱼纹盆,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这大概是最知名的彩陶了,在它的陈列柜前,总有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对着孩子们深情地说,“这就是我们小时候课本上讲过的”。

仰韶文化刻画符号陶片,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这些符号单一出现,被认为是具有某种意义的标记,还不能算文字。

半坡人的编织、纺织工艺更加进步,用麻、蔫等植物纤维纺织出布,在陶器上留下几千年的痕迹。席纹陶钵,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布纹陶钵,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

庙底沟类型为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器型有大口小底曲腹盆和碗,彩绘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构成的三角形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仰韶文化晚期彩陶碗,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庙底沟期彩陶中出现大量花朵纹饰彩陶,并以山西、陕西为中心,对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冲击和影响。考古认为“华夏”一词中“华”的概念可能出自于“花”,庙底沟期也被认为可能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彩陶盆,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仰韶文化晚期陶釜、陶灶,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

庙底沟期的彩陶绘画超越了几何图形和比较简朴的动物、人物形象,绘画表现出成熟的技法和复杂的构图,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的开端。仰韶文化晚期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1978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2002年成为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中的首位。

这件中国史前最大的彩陶绘画不仅艺术水平很高,还引发了复杂的含义解读。有人认为,石斧是权力的标志,白鹳和鱼应是敌对两族的图腾,鹳衔着鱼,表示一族战胜了另一族,是当时人用图腾与权力象征的武器来组合来出重大历史事件。还有的嫌不够过瘾,干脆说这件缸的主人就是黄帝,因为传说黄帝在黄河中游,以鸟为图腾,那被打败的就是以鱼为图腾炎帝。

不过还是有人实在看不过去了,强调图腾的概念来自美洲印第安人,中国远古时代不一定也有把某种动物作为本族象征的图腾传统,大缸上的画更应该是当时人们对源于生活的艺术理解、想象和表达。

中国陶制雕塑到此时也趋于成熟,不仅可以塑出大型和精美的雕像,而且雕塑也超脱了完全写实,实现了艺术与实用的巧妙结合。如果说之前的雕塑都是对自然界的模仿,那从这时起才可称为雕塑艺术。仰韶文化晚期陶鹰鼎,1957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2002年列入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

陶鹰鼎非常大而精致,雕塑手法成熟老道,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整体非常匀称,周身还明显经过打磨,大部分呈灰褐色,少部分呈黑色,非常平滑光洁,看上去不像陶器,宛如一件瓷器或金属器。

细节刻画更非常传神,完全突出了鹰的特点。鹰的头部微微抬起,双眼圆睁,大大的眼睛向外突起,平视前方,突出的鹰喙呈钩状,显得坚强有力。结构和造型简单,却非常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

不过从这个角度看,萌不萌啊。

现在做成网红雪糕啦,巧克力口味的啊。

来国博逛累了,一定要来四层的咖啡厅啊,和陶鹰一起享受清凉吧。

关注我们与照耀同行IDwalkingwithshining与历史、文化同行,与自然、美好同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