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之“美”到极点,后人偏以“丑”相称,何哉?
文/李学山
2021年,又到了牛的年份,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牛是个特别吉祥的代称,也是几千年来老百姓最亲密的伙伴。常言道,“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狗那二年。”可见,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地位之高。中国老百姓普遍喜欢牛,凡是表达特别给力的意思,总是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它。比如,牛气、真牛,牛逼轰轰等等。
跟马比起来,牛,虽然有些笨头笨脑,木讷迟钝,但是它有美好的吃苦耐劳精神,这一点足以补上了他这个缺陷。所以,古代虽然没有把“日行千里”的赞誉赋予它,但是至少留给它一个“夜走八百”的称号。加之“生当为人役,死亦果人腹”的高尚牛格,你让老百姓如何不喜欢他呢?
所以,宋代的爱国志士李纲就对牛大加称赞,特别是有一首为病牛写的诗,更是让人泪奔。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你看看,多么的感人啊!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到了明代,有个叫做高启的大诗人,对牛的感情真挚到无法分离的地步,他写道: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哎呀呀,这简直比自己的老伴还恩爱万分呢!
再来欣赏其他的几首诗歌——
宋代黄庭坚《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唐代王维《田园乐》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由此看来,牛,不仅为人民服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还带给了人们多少快乐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牛都是最美的。至于后人硬硬的把一个“丑”字按到他的头上,大概是爱之弥深的故意反其道而赞之的缘故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