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灸死亡?!这些施灸准则一定要懂!

针推医学汇

针推医学培训
公众号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这句话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这是《扁鹊心书》里的经典语录,但此书可不是扁鹊写的,而是一位自称三世扁鹊的狂人写的书,他就是南宋时代的著名针灸家,重灸派的中坚人物——窦材

窦材自恃“得黄帝心法”,但托扁鹊之名,结合“四十余稔之所治验”,于晚年成就《扁鹊心书》(成书于1164年),书中断然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自古“狂傲之人必有过人之处”,窦氏保命三法值得研究。

在选穴上窦氏主张少而精,一般每次一穴、多则二、三穴。《扁鹊心书》全部用穴也只有二十多个,而在这二十多个穴位中又以命关和关元为多。

窦材灸法 列举如下,仅供参考

1、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乃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

2、伤寒少阴病证,穴脉缓,昏睡自语,身重如山,或生黑靥,噫气、吐痰、腹胀,指冷过节,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

3、伤寒太阴证,身凉足冷过节,六脉弦紧,发黄紫斑,多吐涎沫,发燥热,噫气,急灸关元、命关各三百壮,伤寒惟此二症,害人甚速。

4、脑疽发背,诸般疔疮怒毒,须灸关元三百壮,以保肾气。

5、急喉痹,颐粗颔肿,水谷不下,此乃胃气虚,风寒客肺也,灸天突五十壮。

6、虚劳,咳嗽潮热,咯血吐血,六脉弦紧,此乃肾气损而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

7、水肿膨胀,小便不通,气喘不卧,此乃脾气大损也,急灸命关二百壮,以救脾气,再灸关元三百壮,以扶肾水,自运消矣。

8、脾泻注下,乃脾肾气损,二三日能损人性命,亦灸命关、关元各三百壮。

9、休息痢,下五色脓者,乃脾气损也,半月间则损人性命,亦灸命关、关元各三百壮。

10、霍乱吐泻,乃冷物伤胃,灸中脘五十壮,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脱,急灸关元三百壮。

11、疟疾,乃冷物积滞而成,不过十日,半月自愈,若延绵不绝,乃成脾疟,气虚也,久则元气脱尽而死,灸中脘及左命关各百壮。

12、黄疸,眼目及遍身皆黄,小便赤色,乃冷物伤脾所致,灸左命关百壮,忌服凉药,若兼黑疸,乃房劳伤肾,再灸命关三百壮。

13、反胃,食已即吐,乃饮食失节,脾气损也,灸命关三百壮。

14、尸厥,不省人事,又名气厥,灸中脘五十壮。

15、风狂妄语,乃心气不足,为风邪客于包络也,先服通圣散,灸巨阙穴七十壮,灸疮发过,再灸三里五十壮。

16、胁痛不止,乃饮食伤脾,灸左命关一百壮。

17、两胁连心痛,乃恚怒伤肝、脾、肾三经。灸左命关二百壮,关元三百壮。

18、肺寒,胸膈胀,时吐酸,逆气上攻,食已作饱,困倦无力,口中如含冰雪,此名冷痨,又名膏肓病,乃冷物伤肺,反服凉药,损其肺气,灸中府二穴各二百壮。

19、咳嗽病,因形寒饮冷,水消肺气,灸天突穴五十壮。

20、久嗽不止,灸肺俞二穴各五十壮即止,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

21、疬风,因卧风湿地处,受其毒气,中于五脏,令人面目庞起如黑云,或遍身如锥刺,或两手顽麻,灸五脏俞穴,先灸肺俞,次心俞、脾俞,再灸肝俞、肾俞各五十壮,周而复始,病愈为度。

22、暑月发燥热,乃冷物伤脾胃肾气所致,灸命关二百壮,或心膈胀闷作疼,灸左命关五十壮,若作中暑,服凉药即死矣。

23、中风病,方书灸百会、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黄帝正法。关元五百壮,百发百中。

24、中风失音,乃肺肾气损,金水不生,灸关元五百壮。

25、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

26、虚劳人及老人与病后大便不通,乃服利药,灸神阙一百壮自通。

27、小便下血。乃房事劳伤肾气,灸关元二百壮。

28、砂石淋,诸药不效,乃肾家大虚所凝也,灸关元三百壮。

29、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乃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灸关元一百壮,可以免死。或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

30、中消病,多食四肢羸瘦,困倦无力,乃脾胃肾虚也,当灸关元百壮。

31、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劳损肾,以致骨痿,急灸关元五百壮。

32、昏默不省人事,饮食欲进不进,或卧或不卧,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故也,灸巨阙五十壮。

33、贼风入耳,口眼斜,随左右灸地仓五十壮。

34、顽癣浸淫,或小儿秃疮,皆汗出如水,湿淫皮毛而起也,于生疮处,隔三寸灸三壮,出黄水愈。

35、行路忽上膝及腿如锥痛,乃风湿所袭,于痛处灸三十壮。

36、寒湿腰痛,灸腰俞穴五十壮。

37、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38、脚气少力,或顽麻疼痛,灸涌泉穴五十壮。

大医岳美中先生在《大灸疗法治疗虚弱症》一文中,把注意事项写得清楚明白,满满的责任心。而时下的灸界,挣快钱的微商常常缺乏艾灸基础知识的培训,把艾灸简单化,一撕一贴就OK。

其实,艾灸还是有风险的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宋,绍熙癸丑年(公元1193年)四月鄂州通判背痛暴起……即命捣蒜艾,铺四旁、几于满背,迨火尽,肿定。而医者军中武士,习技粗猛,所灸处大阔,火疮遂大作,不可收敛,不三日竟亡。

还有,腹水之人,一旦灸出灸疮,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灸法虽安全,但不代表没有禁忌和注意事项,下面这15条灸疗保健要则,请一定要掌握~

第一要则:施灸时要安静平和

不管是医生给患者施灸还是普通人日常自我保健灸,首先要做到专心致志,手眼并用。施灸的过程切勿掉以轻心,草率从事,以防灸不好而徒伤皮肉。

第二要则:要注意空气冷暖和安全

施灸时不免要有烟熏和艾味。艾本来具有芳香气味,有的人很爱闻,有的人则嫌有气味,因此在避免风吹的条件下,可开窗调换空气,保持清新。施灸时要脱衣服,应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和内外隔障。尤其在冬季严寒和夏令酷暑之际,更应注意舒适为要。灸法易落火烧灼皮肤和衣服,应小心处理,当心失火。应用物品必须具备,如坐灸之椅,卧灸之床,各种灸料,点火之香等必需事先备妥。

第三要则:要注意灸料的质量

艾绒之粗细好坏,与施灸关系极大,务必考究。特别是直接灸,必须用极细之艾绒,最好买成品,久贮之,密藏之。因艾绒最易受潮,用时晒干,以便点燃。艾卷要粗大、结实、均匀、保持干燥。

第四要则:必须做到姿势端正

《千金方》上说:“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勿使倾侧。灸时恐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可见施灸对体位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施灸的过程要端身正坐,甚至灸膝以下的时候也要端身正坐。直接灸需反复施灸,因此,第一次要打好基础,否则穴不准,再行更换,则又要从头灸起。施灸中发现穴位不准,要随时修正。

第五要则:灸法与消毒

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严格。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酒精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这样就可防止灸后皮肤破溃及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则不需消毒,只要将艾绒晒干即可。

第六要则:灸疮的处理

用直接灸法,往往发生起泡、结痂、溃烂等灸疮现象。为了防止摩擦,保护痂皮,预防感染,必要时可以用消毒敷料或消炎膏药覆盖,再灸时揭开,灸后再盖上;如发生感染,可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红膏涂贴。一般溃烂面不大,可以听其自然,任其结痂即可。

第七要则:要注意穴位和禁灸的部位

虽然身体上任何部位均可施灸,但也不能不经考虑,不定穴位,随便施行艾炷灸。必须根据选定的穴位进行施灸。对于颜面部及后头部,不应使用直接灸以免残留灸痕。万一非灸不可时,则应用极小的灸炷,或艾卷温灸法。此外,皮下静脉亦应尽量避开直接灸。

第八要则: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虽然罕见,但发生晕灸时也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晕倒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多因为初次施灸、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原因引起的。所以,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炙;并让病人平卧,急灸足三里几分钟即可可以解决,一般无甚危险。

第九要则:施灸期间的保养

施灸的整个过程中,要乐观愉快,戒色欲,勿过劳,饮食清淡,最好素食,这样可助疗效。有灸后调养口诀,有兴趣者可循之:“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第十要则:施灸勿急于求成

使用灸法时,艾炷宜小些,这样不会让自己或病人有痛苦感、惧怕感。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主张:“灸穴勿多,热足气匀。”也就是说,灸穴勿太多,热力充足,火气宜均匀,切勿暴灸使人难耐。此外,要有明确认识,只有长期灸下去才能有好的收效。

第十一要则: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可在临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可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此外,还可依平时发病的时间进行施灸。

第十二要则:施灸的副反应

一般无任何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病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延长施灸的疗程。如发生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服中药加味增液汤——生地、冬麦、元参、苁蓉各15克,水煎服。

第十三要则:灸后洗澡

凡非化脓灸,可正常洗澡,如有灸疮,擦澡时则应小心疮面,不要过久浸泡,当心不要洗脱灸痂。一般地说洗洗澡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第十四要则:施灸配穴的原则

凡灸上部穴后,必须配下部穴灸之,以引热力下行。全身性和内脏疾患,或单做健身灸,则需灸双侧穴位。当然,任、督二经的穴位则自然取单穴了。初施灸时必须注意掌握刺激量,一般原则是:壮数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

第十五要则:施灸勿过量

一般一个灸疮应和种一颗牛痘一样,不宜过大。因此要经常把疮控制在比黄豆(白豆)大些的程度,注意施灸的艾炷、次数,自己掌握,勿使过量。

以上施灸准则,一定要铭记于心。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施灸前一定要辩证取穴,每个人的体质均有不同,不可不加判断滥用艾灸。

同时,饮食和生活起居也要调整。马悦凌曾分享出这样的心得体会:

“一帘的父亲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每天艾熏四肢关节疼痛的部位,虽只用1—2根艾条,但每天都熏的时间长,而且食疗没有及时跟上,寒凉的食物没有忌除,不但疼痛的部位越熏越多,还导致病情恶化,差点危及生命......身体虚弱的人,长期慢性疾病的人,年纪大的人的疾病的根本原因是血少,是血少营养不了各个脏器,各脏器的功能自然衰退,只有在食疗的基础上,只有运用食疗这一条路才能补上充足的血液”

所以,气血亏虚严重的人,亦不可大灸、重灸,一定要注意食疗,灸后起居注意事项也很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