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一个人在东北馆子点菜?我敬你是条汉子

原标题:敢一个人在东北馆子点菜?我敬你是条汉子

原创 王文静 风味星球 收录于话题#东北1个

前两天刷微博热搜,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八卦。内容大概是某体育明星的妈妈因为其前妻多吃了一块红烧肉不开心,从而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

因为上海人的餐桌,红烧肉的数量是按人头来的,有人多吃一块就意味着有人要少吃一块。于是这边山东媳妇还没吃够,那边上海姆妈已脸色变阴。

*三联美食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作为东北人的我几乎是瞬间就想隔着电脑屏幕呼吁:大东北诚邀您和家人莅临,不就是红烧肉么,菜量管够,俺们东北菜的任务就是守卫家庭和睦,维护世界和平!

*搜狐

我也是工作后发现东北菜量大的。

印象最深的是南方同事来访,带大家去吃东北菜,菜一上桌,南方同事还没动筷,先齐刷刷地用吴侬软语惊呼:哇塞,这么多!紧接着喀喀喀,拍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曰:第一次到东北吃东北菜,菜量让我惊呆了!

大盘子的东北菜

*微路况

这跟我去南方吃桂花糖藕、糟鸡糟鱼的反应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时我是悄悄地感慨:怎么可以这么少!一盘糖藕吃完了,我甚至还想再来一份,最后碍于在座的各位都是只吃一小碗米饭的江南女子放弃了,只因她们均含蓄地表示:

可以了,真的可以了。

江浙某水饺店,饺子可论个卖

*大众点评

南北菜量差距确实很大,但是一些东北餐馆好像特别以此为荣,标榜“大盘子”的小饭店遍地开花,导致我即使人不在东北,看到“大盘子”三个字,也会推测这是一家东北菜。

在东北打开软件搜“大盘菜”,结果非常多

东北菜菜量为什么这么大呢,这还要从东北的自然环境及风俗习惯说起。

提到东北,人们立刻会想到白山黑水。东北的山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水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广袤的森林,开阔的水域,东北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在农耕文明尚未萌芽之前,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就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繁衍不息。

*《风味人间》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我妈小时候的一大爱好就是冬天捉野鸡。暴风雪来临,天空中出现老鹰,受惊的野鸡一头扎进雪堆里,露出长长的尾巴,以掩耳盗铃之势躲避威胁。

这时勇敢的小朋友们出动了,他们只要以飞快的速度靠近它们,像拔萝卜一样把野鸡从雪堆里拔出来就大功告成。

当南方小朋友还在纠结妈妈是否会分给我一只鸡腿的时候,当年的东北小朋友已经可以自食其力享受一只烤野鸡了。

是谁给了他们的菜量自信?是谁给了他们的菜量自由?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我东北的地大物博。毕竟只有在“有量”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量大”。

*从化超人

其次,东北一年12个月,冬季占了近二分之一。天气寒冷,人们自然要多吃饭补充热量。

东北最有特点的食物就是酸菜、粘豆包、冻梨等高热量适冬食物。尤其土著居民,都是从事狩猎、捕鱼的少数民族,从曾曾曾祖父那代开始食量就让人叹为观止。这基因遗传到现在,自然是能吃。

记得小学黑龙江教辅读本,有一章专门讲鄂伦春族狩猎习俗,说他们在上山前要除了要带一大摞油梭饼(一种内含油渣的馅饼),为了保暖,还要喝上一大碗熊油!

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

*地道风物

作为吃货的我其它没记住,这个细节却在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于二十多年后我还会时不时回味一下:

鄂伦春人喝熊油不会腻么?既然熊油都能喝下一大碗,那么吃野猪,一个人是不是可以直接消灭掉一条腿?人家可是在山林里骑马开弓的猎人哦,吃饱喝足才有力气打得“獐狍野鹿满山跑,打也打不尽。”

再后来,人们开始开发北大荒,东北摇身一变成为全国人民的大粮仓,“大盘子”时代便来临了。

在人们的齐心协力奋斗下,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让人想起《我们的田野》,金黄的大豆玉米随风摇摆,富饶的景象吸引许多外省移民涌入这里参与生产建设。

一个个国有林场、国有农场拔地而起,这些人有的成了林业工人,有的成为养殖场的饲养员,还有的干脆自己开荒种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

大家干活消耗多,骨子里又对食物需求量大,这菜量蹭蹭蹭就上来了。

比如爷爷,就在林场食堂工作过。他跟我说,厨师们会专门用一口硕大的铁锅炒菜,铲子直接换成大铁锹。至于上班的小伙子们,饭量更是惊人,一上午工作下来,有人竟然可以吃掉10多个包子,一大把挂面!

*哈馆

就连我舅舅年轻的时候,吃煎饼也是4张煎饼叠在一起吃,因为在非机械化作业的条件下,他要种地,还要伐木,每天身体得到过于充分的锻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食物就像是他的好搭档,为他注入劳作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东北菜量大也跟东北人热情好客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东北地广人稀,村与村之间相距很远,村里人因为外省移民之间固有的亲戚关系,以及建立在互帮互助基础上的礼尚往来,形成了一种共享美食的风俗。

每到过年杀猪、杀羊、摊煎饼,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准备大量的食物自然是该有的待客之道。

于是你会在这时发现一盆又一盆的酸菜白肉、一盆又一盆的血肠,一大锅一大锅的羊汤。只要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会应邀前往。

我姥爷说起自己很多年前的一件趣事:那时的他因为工作原因去一个朝鲜族村落走访,正赶上村里杀牛,村长二话不说拉着他去吃牛肉,去了以后同志傻眼了,虽然在部队解剖过战马,但是面对一大盘生牛肉、生牛肝等朝鲜族风味的食物他还是心有余悸。

最后,他动筷了,并且吃得津津有味。等回来跟我姥姥讲述,才不好意思地解释:“没办法,他们实在是热情了,大家载歌载舞,要知道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可以享用最鲜美的生肉!”

朝鲜族生拌牛肉、牛肝

是的,好像民风淳朴的土地待客之道就是如此。作为客人,当你来到家里,就要把最好的美食多多拿出一些献给你,米饭盛得冒尖,用最大的盘子装菜端到你的面前,甚至在你离开的时候还会为你装上一些带回家。

到东北餐馆吃饭,谁说不是一个道理呢。

“大盘子”的背后,是店家用一种传统的方式输出待客之道,用东北话说,它的背后是一种叫做“实惠”的东西,或许,只有东北人才能体察出它的奥妙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