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什么地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二货脑袋给驴踢了之后又喝了迷魂汤,...

12.09 零米海拔

这里是海平面线。我们在这停车拍照。

这是我们的司机,一个阿拉伯人,一个性格很随和的大叔。阿拉伯人如果都像他一样拥有稳定的收入与工作,谁会去搞自杀式的炸弹袭击?贫穷与战乱才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当一个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到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自杀式的炸弹袭击,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归宿。

SEA LEVEL零米海拔线。

从这一点再向下,我们就进入海平面线以下了。以色列的的地形很特别,虽然地方不大。

在这不安分的土地上,我还能够享受这种宁静,是相当惬意的。

荒芜的沙漠,穷山恶水。

犹太人、祖先的土地、流亡者、大流散、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到犹太人的土地、救赎之地,——这些都是参与塑造犹太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的集体记忆,也是对苦难、灾难的记忆,正是这些记忆,驱动着犹太人必须团结起来。

[公交站台] 荒凉的并不仅仅是这片沙漠,更是人的心灵。

[无处不在的涂鸦]

以人为本

在制度、文化、理念方面,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另一重大贡献。

西方到目前为止,都未走出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与暴虐,西方的宗教、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哲学、精神与灵魂,自始至终都有着这种烙印;所以,不论它们现在怎么表现、怎么解释、怎么澄清,本质并未做改变。

对西方稍微有点价值的思想与精神理念,比如托尔斯泰、伏尔泰,无疑都是从中国吸收了以人为本的道德理念;中国的编年史也让伏尔泰认识到什么叫真理的历史。没有中国思想对西方的启蒙,西方到现在还在毫不掩饰地茹毛饮血。这又是人的心灵的问题。

心灵史学

心灵史学是研究心灵与心理,即其形成、构成、模式、习惯、特征。

心灵史学的起源

心灵史学的核心就是共鸣,即心理共鸣。心灵史学的起源也在于此。

这是征服世界的人心与力量:认同感、共鸣。

所有的演讲、心理学及宗教,则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其它类似的还有电影、文学、音乐、艺术等。

这个本算不上会什么秘密,但是一直被当作秘密对待。比如心灵是相通的、心理是相通的、因为是一体的,所以可以共享感觉、体验、痛苦、快乐、喜悦、爱、恨、情、仇。

所谓的“一体”,体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种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是同为人类的感情与感觉。

心灵史学,很显然是基于人的生物及物理属性,是基于人之自然,是基于自然法则。它当然也是自然法则体系的一部分。

其价值与目的

预测、预知、预判其选择、决策、行为动向。

目的是为建立信念中心:信念、信仰、价值体系、人生目标。

研究对象

人、人类、心理、心灵、思想、精神、灵魂。

其主体

就是血缘、人、家庭、家族、宗族、种族、民族、国家。

[12.30 午餐]

其素材

由文字信息、图片、视频、声音、气味、味道、感觉、记忆、映像、情感等构成的一系列印象。

是构成一切意识、潜意识、意识形态的心理影像史及其历史记录。

其中最重要的是图片及画面。

素材之间的链接,就是思维。

思维本身就是物质的,也是物质的结果。

思维本身也会生长、扩展,不论是在清醒的还是梦境中。所谓的意识、潜意识、灵感、顿悟、奇迹都是结果。

文字,特别是象形文字,比较容易与图片联系起来,这是汉字能够持续、快速扩展思维的根本原因。汉字的快速构图、联想,直接扩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训练思维的敏捷程度。汉字的形成、词语典故又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所以汉字将中国人跟历史及祖先融合为一体。这是其它的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字所不具备的。

其素材之来源

生活体验、阅历、经历、阅读、历史、书籍、电视、电影、视频音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都是在积累素材。生命之真谛、生活之真理、自然之道,就存在于这些素材及对素材的思考之中。

问题来了!

如果你接触到的素材是真实的、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是真理,那结果无疑也是如此。如果相反,那结果无疑也是相反。

[保安]

其情感

来源于血统、家庭、家族、民族、祖国、文明、文化、宗教、信仰,及其历史。

这是一个人的灵感之源与精神动力。

一个人,天生下来,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处于家族谱系的什么位置,将要在个人的历史上书写怎么样的篇章,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这是很自然的事。

有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什么地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二货脑袋给驴踢了之后又喝了迷魂汤,已经给废了。所有将这个作为一个问题去问的,大体都是属于这个情况。

一个人不敬重自己的祖先就是个畜生——家谱、族谱、祖宗的牌位、祠堂、庙堂,延续的是一个人的血统、血脉、时间轴线,也是一个人的历史定位。这是任何一个人摆脱不了的。不管他是不是中国人。

像小日本在家庭内、在家族内近亲乱伦,那就更是畜生。

所有不敬畏祖先,放弃祖先崇拜的,不论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将无可救药地陷入虚无主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