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读后
作者岩濑大辅,生命网络保险公司社长,他在前言部分强调了工作的3个原则,这是对新人的建议,对于职场老人同样适用。
1.接手的工作要尽快完成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话虽如此,通常我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领导安排工作不会征求你的意见,只有乖乖领任务的份儿。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在领导再次过问之前完成,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把工作交给你让人放心。
今日事今日毕。确实无法当天完成的工作,要总结进度记录,制定下一步计划。
2.即使只有50分也要提交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为了一份报告,枯坐桌前几个小时,除了题目什么都没写,太执着于完美的想法了。告诉自己再烂的初稿也是成功的一半,初稿就是参考的基点,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改打磨。先迈出第一步,自然就有了第二步。
提交任务不代表万事大吉,重点是可以收到反馈,反馈相当于路标,你清楚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持续精进靠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中绝对不能没有反馈。
3.没有无聊的工作
找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以意义感对抗虚无,正如中世纪矿工的信条:“我等采石之人,当心怀建造大教堂之愿景。”任何工作熟练以后都是重复,如果觉得无聊,是因为没有主动增加附加值。你可以思考改善流程,让单调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尝试新方法增加工作趣味性,用游戏的思维增加挑战难度。
有许多书不可以速读。
不是所有书都适合速读,这是很自然的。速读只是一把锤子而已,相当于检索阅读,从目录找到感兴趣的章节,再从这些章节挖掘感兴趣的点,能吸引你的,或者是你以前不知道的,或者是一直想了解的,或者是想要交叉验证的观点。
任何观点都值得验证。有人提倡速读,就有人提倡精读,不能一概而论,最后都要形成你自己的习惯模式。阅读就像升级打怪,技能是一点点磨炼出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有的书浅显易懂,有的书晦涩难懂,好懂的书没有超出你的知识范畴,难懂的书通常是因为进入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每个概念都让你停下来思考,理解速读跟不上,就会感觉很吃力。
应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读到一本书,不能读完就算了,一定要记下感想,思考书中的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同样一件事假如换成自己做,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
很多人意识里都有应试教育留下的印象,学习是为了考试分数,工作以后不用考试了,所以也就不再学习了。
工作以后的学习,集中在解决问题,面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直到问题解决。
把握好步调。
找到自己的高效工作时间段,以合理的节奏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能够把握好节奏,就能有效利用时间,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该休息的时间就可以放心休息。
为了确保完成任务,计划不要太紧凑,留出足够时间,以免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我的节奏感并不太好,深夜的效率反而比清晨更好,写作调整到早上会更好,会有更多掌控感。最难完成的事情第一时间做,每次都依赖截止时限的压力,拖延成了习惯,时间久了会有明显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