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陶寺遗址 | 尧舜建设的理想国?

坐标:山西襄汾陶寺村

陶寺遗址布局示意图

中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最早建立国家的地区之一,但是最早有多早?迄今为止,传世的史书中最早的一本叫做《尚书》,成书年代大约在春秋至汉,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尚书》以《虞书·尧典》开篇,也就是说中国最早的史书把“尧”时代作为国家历史的起点。

《尚书》号称中国历史上最难读的经典。唐代文豪韩愈甚至发明了一个词专门形容其内容的艰深—佶屈聱牙,意思是曲折拗口。此外,《尚书》还保持了另一个纪录—纠纷最多。《尚书》流传过至少三个版本,传世的篇章多有讹误,真伪混杂。

尽管如此,史家大多坚信,中国上古史上的确存在着一个早于夏王朝的尧舜时代。然而这个时代面貌究竟如何?它又是怎样打破氏族与部落的局限,迈向邦国之治?

1979 年仲秋,在襄汾县城东北约 7.5 公里的塔儿山西麓的台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郑若葵,正同技工张惠祥紧张地清理探方内的地层突然,他们意识到自己挖到了“五花土”。

五花土是一个考古专业术语,指用填埋墓坑的土,与它周围的自然地层土质不同。五花土和自然地层之间会形成“墓坑线”,线越长,墓也越大。果然是一座大墓,小心翼翼地刨开朱砂围绕的兽骨坑,3 件细致的陶器就藏在墓坑一隅,紧接着,令人惊叹的彩绘木器也显露出来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接下来的 7 年里,1309 座不同等级、不同规格的墓葬以及若干灰坑(垃圾区)陆续出土。古墓里的殉葬品一件比一件精彩,有陶器、彩绘木器、玉石礼器、鼍(tuó)鼓、石磬、土鼓等乐器,甚至还有一件精致的红铜铸件铜铃。灰坑里也有让人惊诧的发现,在一块陶制扁壶的残片上,竟然有朱砂隐约勾画出的朱书“文字”。“重要的遗址”、“重大的发现”,这类简单的定语并不适合形容陶寺。

考古学的测年手段很快为“陶寺”的时空进行了定位,结论是距今 4500 年- 4000 年左右(后修正为距今 4300 年- 3900 年),很多学者将陶寺同传说中的唐尧联系到了一起。

陶寺距离传说中的“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实在是太近了,仅仅相距约 30 公里。在这样的氛围里,将陶寺遗址认定为唐尧部落的文化遗产,绝不是考古学者的一时灵感。

金字塔般等级森严的墓群,正是阶级社会的特征。比如约 90% 的墓葬里只有一个人,没有任何随葬品;另有不到 10% 的墓葬里有几十件随葬品 ;在不到 1% 的大墓里,不但有棺材,而且随葬品多达上百件,其中还有像龙纹盘、鼍鼓、石磬这样的“王权”物品。

阶级分化是形成国家的开端,就这样,一位执掌祭、军、政全权的“王”的形象在考古人的脑海里呼之欲出。

北方黄河流域的夯土版筑城墙具有更强的军事防御色彩,城址轮廓更规整,只不过它们的面积大多在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像陶寺这样面积达到 280 万平方米以上的“夯土巨城”是前所未有的。

2002 年,社科院考古所何驽博士带领山西队的队员们,经过反复的钻探和试掘,考古队很快又发现了一小组城墙,即早期城址的北、东、南墙,西墙已被中梁沟所侵蚀。这片城址的面积比大城要小很多,约 56 万平方米,只有大城的四分之一左右。

小城的发现使考古队员极为振奋,在解剖墙体时,他们发现这几道城墙的建造技术非常卓越。首先东、西、南三面城墙的建造方法截然不同。东墙典型的板块式版筑夯土,一块块筑成,而且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西墙南段则先挖了基槽,然后逐层夯筑 ;南墙西段的墙基却是平地起建,而且向城外扩展成台阶状的外坡。解剖段的夯土里含有窑灰、红烧土和石灰颗粒。

陶寺高等级墓葬中,每座都陪葬有百件以上精美器物,其中尤以五件彩绘龙盘最引人注目。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当时“王”族使用的礼仪用品,还有人推断华夏民族是“龙的子孙”当渊源于此。供图/首都博物馆

在对这段城墙下的地层进行分析时,何驽和他的队员们似乎略有所悟。原来城墙建筑前的地面堆积土很可能是壕沟淤积土,含水量很高,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起建高墙,夯土中加入吸附性好的窑灰和烧土是最好的办法了。或许正是针对不同的地基基础,才催生了三面城墙的不同建筑方法。

对小城的探究,技术方面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它的性质到底如何?测年的结果显示,小城城墙的建造时间比大城要早上 200 年左右,也就是说小城的建设在先,大城的建设在后。早期小城在年代上,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发掘的那 1309 座墓葬正好相符—距今 4300 年 -4100 年左右。至此,考古队把陶寺遗址分为了早期小城、中期大城。

根据测年数据,早期小城与早期墓地的建造时间段落完全吻合,显示出可能是被历时数代的一个“王”族所统治。这些“王”族成员是尧吗,如果是,尧就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数代相袭的族群?

在传说中,尧有着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想来那时候的礼制应该已经相当健全。《尚书》等史籍里都有这样的记载 :尧舜时代有管理国家事务的各种职官,如十二牧、司空、司徒、后稷、虞、典乐、纳言,还有流放、宫刑、教刑、赎刑等成套的律法维护社会秩序。

陶寺的考古证据与此相吻合。在属于首领和高级贵族的早期一、二类墓葬中,的确有着众多的礼器、乐器、仪仗等等,而且漆木器和陶器、石器还互为配套,甚至在墓中有着大致固定的位置,直接显示出贵族所具有的严格的等级名分。墓葬中的石刀、玉钺则被研究者视为维护等级秩序的武器,是王权、兵权的标志。

陶寺文明最后是如何毁灭?
被毁坏的墓葬,是否代表尧舜和平禅让是编造的?
想知道陶寺遗址更多尘封往事?
(0)

相关推荐

  • 高青陈庄西周古城之我见丨张士刚

    ■张士刚 陈庄古城自2009年发现,许多专家学者作了一些研讨,有的认为该城就是营丘,有的认为该城为商代方国薄菇之城都,有的则认为是丰国之国都,也有认为是营丘之陪都,此番种种,未成定论.笔者根据当年的考 ...

  • 青铜时代 · 琉璃河遗址

    来源:考古中国 作者:考古中国 时间:2019年08月14日 阅读量:1686 西周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500余万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即已发现.70年代 ...

  • “石气与土气——石峁与陶寺近年新发现之比较研究”讲座纪要

    2020年5月17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05期)之"石气与土气--石峁与陶寺近年新发现之比较研究"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高 ...

  • 15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古都郑州领跑全国

    近日,在北京举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揭晓了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发掘的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榜上有名.至此,郑州市先后有15个项目获此殊荣,成为全国 ...

  • 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

    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 演讲人:何努演讲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博讲堂演讲时间:2021年7月 何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队队长,主要从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 ...

  • 何努: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汇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40年来的工作和收获,包括我个人这20年来参加陶寺遗址工作的收获与相关的研究心得,以及我们对陶寺遗址.尧舜之都的一些推断. 考古工作者在查看陶寺遗址宫城内 ...

  • 陶寺遗址晚期的秘密

    蔺长旺 内容摘要   本文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学界相关的研究数据,结合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对陶寺遗址晚期"暴力"现象的起因进行了探析,提出了陶寺遗址不仅是尧舜之都而且也是夏朝早期 ...

  • 山西陶寺遗址时间是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8世纪

    虽然我们一直将中国的历史从夏朝开始算起,但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缺乏相关的历史资料证明,所以很多人一直都对此有争议,说夏朝可能并不存在,对此我们也没办法进行更多的反驳,毕竟证据才能让所有人闭嘴,不过近年 ...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

    在山西陶寺遗址,发现了比夏更早的王朝遗址,华夏文明正式上朔至五帝上古时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不是吹的,是信史. 公元前2300年左右,一座庞大的史前古城在晋南的汾河之滨崛起.在这里,王族墓地.宫殿 ...

  • 石峁遗址与陶寺遗址的比较研究

    陶寺观象台俯视(资料图片)

  • 陶寺遗址出土“无领平唇鬲”的实验考古研究及相关问题探讨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54分钟前 摘要:陶寺遗址出土有形制特殊的"无领平唇鬲",通过实验考古研究,证明这种器物具有模具的功能,可用于生产陶鬲.这种器物在陶寺文化中期至晚期偏 ...

  • 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专题 > 陶寺观象台遗址研究陶寺观象台遗址研究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发布时间:2017-03-1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何驽 全 ...

  • 新石器时代 · 陶寺遗址

    时间:2020年11月16日 ▲ 航拍陶寺遗址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