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郑国车马坑的秘密
第2天 新郑市:炎黄广场、郑国车马坑、园博园、二七广场
今天是游览郑州的第二天,准备去周边的新郑市。新郑河南省会郑州市所辖县级市。公元前770年东周定都洛邑,郑国也跟着从陕西迁到河南仍为“郑国”,韩灭郑国后,设郑县,秦灭六国统一后,为了有别于陕西的郑县,故起名“新郑”。经过几百年的奋斗,春秋初期,新的郑国在中原地区成长为势力强劲的小霸王。这一点可以通过郑国车马坑加以证实:
2.1 炎黄广场
交通:地铁1号线到紫荆山转2号线直接到华南城,B口出来就是新郑D2公交站,1元钱到新郑市委市政府,下车向前走左手不远就是炎黄广场。从郑州二七广场到新郑炎黄广场6元钱,又快又便宜。
建在市委市政府对面广场上炎黄二帝的雕像,左侧为炎帝,右侧为黄帝,面朝黄河,背靠邙山,集中展现炎黄二帝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的恢弘气势。
炎黄二帝雕像
新郑号称是黄帝故里,但不知什么原因网上显示黄帝故里景区好长一段时间因故不开放。所以,到了新郑,临时增加一个郑国车马坑景点。炎黄二帝广场上都是休闲锻炼的人们。
2.2郑国车马坑(郑王陵博物馆)
交通:在炎黄二帝像的背后右手沿着文化路向前走800米,尽头就是郑国车马坑景区。
门票:每人20元。
郑国车马坑景区正门
车马坑景区
车马坑景区简介
郑公四驾礼车
郑公礼车
考古发现:1923年,距离现在车马坑郑国大墓500米远的李家楼曾发现了一座大型春秋郑国贵族墓葬,即郑公大墓,出土了莲鹤方壶、大型钟、九件牢鼎等青铜礼乐器近160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此后,新郑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文物考古发掘重点地区,并将在新郑出土的青铜器称为“新郑器群”。
目前,郑韩故城是新郑地区郑国及战国时期灭郑的韩国统称,郑国车马坑属于故城遗址的重要区域。该区域发现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葬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墓4座,呈现出春秋文化的奇迹。
郑公一号大墓展厅
车马度春秋
在遥远的2700年前,车马数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
郑国实力强劲
郑国地处东西南北的要冲
礼乐齐备的编钟
西周时期的双驾马车是这个样的
春秋时期双驾马车是这个样的
已经探明郑韩故城内贵族墓地就有3000多座
郑国贵族墓地分布
贵族墓葬的陪葬品是这样摆放的
带墓道的郑公大墓,有僭越之嫌
比较少见的四驾马车战车
郑国车马坑景区展示:郑国贵族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郑公中字形大墓、郑国大夫级贵族墓葬、一号车马坑、三号车马坑等室内展示,及三公广场、景观墙等室外展示区。
景观墙的浅浮雕
擂起战鼓、战马嘶鸣、狼烟四起的古战场
郑公大墓主人不详,按照周礼规制,郑国墓葬不应出现墓道,其规格属于僭越,从陪葬物品也可以看出郑国的经济实力强盛。
郑公大墓
一号车马坑有多种豪华实用车辆20辆和许多马骨,是我国目前发现葬车最多的车马坑。
车马陪葬是贵族才配享用的
车马在3000多年前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只有王公贵族生前可以享用车马,死后采用车马陪葬,而且是拆车、拆马并排列整齐地摆放在墓室里,既是充分全面展示礼仪制度,也是衡量社会等级尊卑的标志。
这个贵族太牛了吧
车、马都是拆开分葬的
巨大的墓葬格局
“古迹千秋风与雨,王旗一夜郑而韩。”景区回廊一幅幅对联道出了新郑的历史变迁。
景区内的楹联回廊
百代流芳
古之遗爱
春秋一人
通幽
高山仰止
郑国三公:开国之君桓公,东方立国之君武公,称霸诸侯之君庄公,让游人全面了解郑国的古往今来,古老的郑风、郑史也让游人“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
郑氏三公
郑国、桓公介绍
郑武公、庄公介绍
郑庄公立像
1923年新郑李家楼出土了一对精美绝伦的莲鹤方壶,偶数也是陪葬制度和追求吉祥的结果,然而,生同模、死同穴的青铜器,在它们再次获得新生后,却遭遇了离散的命运,目前1件在河南省博物院,1件在故宫博物院(称为立鹤方壶)。2006年3月河南省博物院举办“国之重宝——莲鹤方壶特别展”,一对孪生兄弟经历近百年分别后,在郑州再次相遇重逢,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次只有两件文物的专题展。
莲鹤方壶
方壶通体装饰典雅华美,结构严密精巧。从器型上看,壶身呈椭方体,上有冠盖,下承双兽,从纹饰上看,方壶装饰极尽华美,繁复而精致,通体满饰蟠螭纹,点缀窃曲纹、鸟纹、伏虎纹等,而且这些蟠螭纹相互缠绕,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追求总体上动态平衡。
繁缛的制作工艺
壶上神龙怪虎神态各异,顶盖装饰盛开的双层莲花瓣,莲瓣中央一只仙鹤亭亭玉立,双翼舒展,引颈欲鸣、展翅欲飞,表现出清心自由、轻松活泼的姿态,仙鹤的神态俱佳,栩栩如生,一花一鸟一静一动,搭配巧妙、相得益彰,成为整器造型的点睛之笔,使得多少人为之倾倒。
这几张照片都是在河南省博物馆拍摄的
壶颈两侧两只龙形怪兽构成壶的双耳,龙体形长大有花冠形角,回首反顾两角竖起,躯干起伏,腹部四隅各附饰一立体小型飞龙。
圈足下有两条勾首顾盼的龙形怪兽,似乎在倾其全力撑托重器,壶体所有附饰的龙和兽,均呈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呼应,造成壶身轻盈灵动的感觉。
灵动的感觉
莲鹤方壶的青铜器制造工艺繁缛,说明当时郑国已经具有复杂系统的青铜制造体系,采用“范铸法”工艺制作,两件之间还是会有些肉眼不易发现的差异,这种制作绝不是简单的手工制造,需要一系列的制陶、模具、冶炼等工艺相互配套,如此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与现代制模铸造工艺相比毫不逊色。
出土了两支一样的方壶
期待新郑,期待郑韩故城,期待郑国车马坑会有更多精彩的考古发现。
今天上午的游览内容先发布,下午的精彩内容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