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斯坦福大学的故事!
经常想起之前上学时的一些荒唐事,说起来大家或许不会相信,我中学时疯狂的喜欢古典文学,对于英语其实是不屑一顾的。我把语文课本现代文学部分会全部撕掉,只看元明清之前的文字。我一直认为古人读书更专心,他们不需要学数理化,也不看电视,玩手机,所以他们把大把的时间用来写文章。我感觉那时候的文字才是最简练的,也是最有文采的!古人经常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故事和道理讲讲的栩栩如生,比如司马迁讲的这个故事: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译文及背景知识: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91年我来到了北京之后,发现古代文学在北京几乎挣不到钱,变现太慢,所以我又开始疯狂的学习英语,之后我逐渐发现,西方文化中也和东方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他们的文字相比来说,就啰嗦多了,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在美国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 ,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这两位土老帽中的老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750万美元。”
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这就是斯坦福大学的由来。
请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人,藐视别人就是轻视自己;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真正的巨人,一定俯身做事,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天的听写作业就是解释了不能以貌取人的俗语,请大家看完视频,把今天的作业逐字逐句听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