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偷看“禁书”
文/梁德新
我是老三届的中学生。1966年9月至1968年10月的2年间,全国的大学、中学、小学的学生罢课。在罢课期间,我有一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我的家乡是人文荟萃的客家山村。1966年秋,红卫兵在村中的知识分子家中搜出一万多本被喻为“毒品”的书。搜出的书堆放在村中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开批判会的那天在操场上当众烧掉。那时红卫兵的所作所为,有个时髦的词汇是“革命行动”。在文化大革命罢课期间,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看书,我看了约300本,其中有一部分是“禁书”。这些禁书有的是我家乡学校图书室搜出来的,有的是从那些书香门第人家中搜出来的。我和几个要好同学斗着胆做了“家贼”,从一万多本书中选了数百本,暗中偷回家中,偷偷地认真阅读品味。我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看得最多的书是中外名著和人物传记。我还似懂非懂地阅读了《百科全书》《嘉应州志》《梁姓族谱》及佛学、玄学、风水学等书。甚至大学的中文、历史教科书,我都囫囵吞枣走马看花地瞧了一遍。
那时农村还没电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是当时最佳的精神享受。我有时也会做“作家梦”。我心血来潮时奋笔疾书,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仿名作家的文体学写随笔散文。我写得最多的是流水帐体的日记。自已的作品自己欣赏不给人看,生怕人家讥笑。后来家里人发现了我“闭门造车的秘密”后。祖父告戒我说:“你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打成右派游街的人就是文科学通学透了的人。养父对我说:“你写的文章不能外传”。那时农村的学生与我一样,从小就学会劳动,靠勤工俭学读书,利用假日做工挣钱用。1967年,我的生活可谓是“半工半读”。我两天上山砍柴一次,墟日卖一担柴。当时我才17岁,人长得高,身体瘦,体重约90斤。好在三年的粮食困难时期已过,那时虽然油肉缺乏,饭还是吃得饱的。我上山砍柴能够挑80斤,卖一担柴约8角钱。挑一担80斤的木碳约6角钱。1968年7月中央下达停止武斗学生复课,狠狠打击捣乱社会秩序坏分子的命令。全国实行军管,城镇学校由工人阶级管理,工人宣传队进驻了学校。农村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即由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管理本村小学。9月上旬,我接到学校通知学生回学校复课。10月中旬,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初中、高中生提前毕业。那时我们这些中学生家在农村的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家在城镇的上山下乡有部分同学安排海南岛(农场)。知识终身受用,那时的读书经历,为我日后在教育部门工作和业余写作有作用。
文/梁德新
作者简介: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梅县第10届政协文史委员、《客家人》特约编辑等,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文章,编著有《客家乡情》《客都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等8本。2009年在梅县松南中学退休,聘为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对客家文化有研究,为嘉应学院客家研院持约研究员,有学术论文在嘉应学院、三明学院、北部湾大学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