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上医调气,气能生精,气能通神!【一点资讯】
01
先有道医后有中医
中医是从道医里分离出来的,先有道医后有中医,中医是花叶,道医是根。古代名医全是道教人物,证明中医源于道医,中医根在道教,直到今天道教依旧保持十道九医的现状。
治化道人(华佗师傅)、三国华佗(建安三神医)、三国张仲景(建安三神医)、三国董奉(建安三神医)、东晋葛洪、南朝陶弘景、唐代孙思邈、叶法善,王冰、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刘河间、明代张景岳、清代叶天士,张锡纯、鲍姑、杨上善、王怀隐、马志、崔嘉彦、刘完素、赵宜真、周履靖、雷敩等全是道教人物。
李时珍的父亲在道观给人看病,是一名道医,故李时珍是道教俗家弟子。
古代没有中医之说,古代只有道医,故中国古代医学称为道医学,只要道教还在中医就不会失传。
02
上医治未病
古人说上工守神,上医治未病,从这两句话中不难看出,上工即是上医,守神即是治未病,这里的未病应该指的是心神。
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这句话应该理解为真正的中医是治疗人心,而不是像下医一样,去疗人之疾。
肉体的症状,乃是心之相,病因在心,心显之相在肉身,所以说上工守神,神为生之制也,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因此上工知道神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经络为气道,气为神体,神主气,气主经络,经络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上医治未病,已病为肉身之相,未病为疾病之因,身之主宰便是心,真正的上医知道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说上医治未病,而下医治已病。就是说真正的中医要知道疗人之心,治未病,即是病之因。
而下医不知其中之道,而治疾病之相。心为灵,灵魂才是真的人,肉体为灵魂的房舍,灵魂照到房舍上的投影为已病,已病的未病之因是心。
未病即是要研究疾病之因,所以全国开展的治未病的解读,全错了,这次中央再次下文来纠偏,直接说要成立神志科,中医要介入精神类疾病的研究。其实上医治未病,说的就是上工守神,上医治未病是说要挖掘、整理、完善神志魂魄学,可惜人们误读了未病俩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有中央再次发文细化。
中医是一门“治人”医学,经方重在“治人”而不是“治病”,经方治疗的是“患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
冯世纶在《中国汤液经方》中指出:“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因,无然不是由于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于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
同时指出:“中医的辨证论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是“适应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对疾病的认识上,重视患病机体的内在作用;在疾病的治疗上,重视患病机体的抗病作用,亦即自我康复能力。
冯世纶临证中始终体现着这种经方“治人”的理念。
03
上医调气,气能生精,气能通神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
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循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
中医古代哲学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气一物两体,分为阴气和阳气。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的运动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把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气,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气的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
阳气是人体的保护屏障和健康卫士——负责抵御六淫邪气,防止病邪入侵。
尤其是寒邪!寒邪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出招”,为身体种下寒凉之根。当寒侵入人体后,血液就会失去阳气的温煦,就容易运行不畅,淤堵不通,易形成瘀血和痰浊、气滞相互“勾结”的状况,“痰瘀互结”积滞在某个部位,长期在毒邪的作用下,就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本来就具足的;人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健康的根本在于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