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黄筌画派
黄筌画派是中国花鸟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五代时期,创始人为五代画家黄筌。黄筌是以富丽工巧的画风闻名画坛,此风格适应了宫廷贵族的审美风尚,在西蜀画院就已居于统治地位。他及其子黄居寀所倡导的黄氏写实主义花鸟画风,成为北宋画院艺术的主导风格,形成了著名的院体,延续将近一百年,一直左右了崔白、吴元瑜之前的北宋宫廷花鸟画,以致当时的花鸟画无不以“黄家体制为准”。黄家画派的花鸟题材,多是宫廷中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画家长于写生,造型准确,所画事物生动逼真。黄筌与南唐徐熙并号“黄徐”,成为五代、两宋花鸟画之两大流派,为历代花鸟画宗师。
黄筌画派的主要画家有:(五代)黄筌,(宋代)黄居寀、黄居宝、孔嵩、夏侯延佑、王凝、僧惠崇、赵昌、赵佶、李迪、李安忠,(元代)王渊,(明代)吕纪、边文进,(清代)邹一桂、沈铨等。
黄筌:903年生,965年逝世,四川成都人。字要叔。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翰林待诏,并主持画院。后来和他的儿子居宝、居寀,弟惟亮,转入北宋画院。他绘画题材广泛,以花鸟画最著名,亦能画人物、山水。他的花鸟题材,多是宫廷中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主要画法是勾勒填色。他的画细腻入微,形态逼真,色彩艳丽,富于装饰性,与宫廷中豪华富丽的格调相吻合。据《梦溪笔谈》说:“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精细,几不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谓之写生。”他的这种画法,代表着画院的风格,在宋代影响极大。
《写生珍禽图》是黄筌传世的唯一作品,具有珍贵的价值。此图描绘了鹡鸰、麻雀、鸠、龟等飞禽、昆虫二十余种,它只是为创作而收集素材时的写生草稿,所以并无构图上的刻意组织,各自独立存在。
黄居寀:(933-?) 五代、宋初画家。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黄筌第三子。幼传家学,善绘花竹禽鸟,精于钩勒,形象逼真;兼擅奇石山景。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多画殿廷墙壁和宫闱屏幛。入宋,仍任翰林待诏,曾奉太宗命搜罗并鉴定名画。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出使成都府。黄氏父子画风富丽,迎合宫廷需要,为宋初翰林图画院中取舍作品之标准。存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
春岸飞花图
竹石锦鸠
晚荷郭索图
黄居宝:五代后蜀画家。字辞玉,成都今属四川人。筌次子,少颖悟,风姿俊爽。画松竹翎毛,得家传之妙兼善书法,以八分知名。与父筌,弟居寀同为翰林待诏,累官至水部员外郎。其画湖石,一变前辈线深墨淡嵌空之法,用干笔蹭擦,纹纵横,砂石夹杂,棱角峭硬,如虬如虎,厥状非一,颇见突破旧规。年未四十而卒,今无作品流传。
孔嵩:[五代·后蜀]一名景,蜀(今四川)人。幼工花雀,长年时遇到刁处士入蜀,从师学其笔法。至晚年巾裹衣服,言论动止,俱斅刁公。在蜀公侯门四十余载,图画甚多。一枝一翎,人皆宝之。先是黄筌(七一二――七五六)于石牛庙画龙一堵,黄居寀亦画于诸葛庙。嵩乃呈技于广福院之壁,蜿蜒怪状,不与常同。逼视远观,势欲躩躣,于时异之。
王凝:(公元11世纪)〔北宋〕江南人,生卒年不详。画院待诏,为熙宁(1068-1077)前画院高手,工画花竹、翎毛,《宣和画谱》称:“下笔有法,颇得生意。又工为鹦鹉及狮、猫等,非山林草野之所能,不唯责形象之似,亦兼取其富贵态度,自是一格,苟不能焉,终不到也。”重视写生,观察入微,用笔工整,设色绚丽,神态逼肖,形神兼备,笔力精劲,具有宋代院体画特点,作品流传甚少。《宣和画谱》著录御府藏其《绣墩狮猫图》一幅。
《子母鸡图》册页,纸本,设色,纵42.2厘米,横32.3厘米,
描绘一只母鸡携群雏作啄饲状之情景,以形写神,构思巧妙,藏露倚侧,曲尽其妙,笔墨简练,韵格清新,耐人寻味。画面钤有元代顾德辉“金粟道人”、明代“侯樊功印”、清代“宣统御览之宝”和“锡山谈氏珍藏”等收藏印5枚。此图原为清宫旧藏,是故宫《集古图集》册页之一帧,《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惠崇: 北宋画家,诗人,僧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初。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一说淮南人。擅画鹅、雁、鹭,尤长于小景,作品多画寒汀远渚、水鸟飞集,将山水与花鸟相融合,形成诗意盎然的小景山水。苏轼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诗句咏惠崇山水画的特点。有《溪山春晓》等传世。惠崇亦工诗,宗贾岛、姚合,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与生活琐事,其诗收入《九僧诗集》。
春江晚景图
赵昌:生卒未详,北宋画家。字昌之,广汉(今属四川)人,善画花果,多作折枝花,极有生意,设色尤造其妙,闻名一时,兼工草虫,虽不如其花果之胜,但是其晚年自娱之作。他不轻易将画给人,所以留传市面的作品甚少,也就极为珍贵。花果师法滕昌祐,重视写生,经常观察花木神态,调彩描绘,自号“写生赵昌”。其作品有《夹竹桃鸽图》、《春花图》、《桃花双鸠图》、《锦棠月季图》、《青梅含桃图》、《牡丹戏猫图》、《石榴芍药图》、《写生芙蓉图》、《海棠鹁鸽图》、《山茶花兔图》、《早梅锦鸡图》、《写生折枝花图》等,并有《四喜图》、《粉花图》、《蛱蝶图》传世。
花卉四段图卷局部
秋花夹蝶图
茉莉花图
双兔图
四喜图
杏花图团扇
赵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芙蓉锦鸡图
腊梅双禽图
梅花绣眼图
听琴图
腊梅山禽图
李迪,宋朝画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供职画院(1162年-1224年),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
风雨牧归图
枫鹰雏鸡图
李安忠,(公元12世纪)南宋钱塘人,宋徽宗宣和(1119-1125)时为画院祗候,历官成忠郎。南渡后绍兴(1131-1162)间复职画院,赐金带。工画花鸟、走兽,亦间作山水。画迹有《牧羊图》,著录于《书画记》。
竹鸠图
王渊:(公元13世纪-14世纪中叶),字若水,号轩、虎林逸士,钱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工于花鸟、人物、山水。天历年间(1328-1330)曾与唐棣在南京龙翔寺曾画过壁画,尤精于花鸟,堪称元代画花式鸟巨擘。王若水笔下的花鸟画,先是工笔重彩,专求黄荃风格画法,中年多是精工艳丽笔触,但流传作品极为少见。多是以水墨花鸟竹石为多,墨色渲染,浓淡有致,以无彩胜于有彩,并于秀丽之中见得浑朴,勾勒与渲染这二种画法,各尽其妙,写实与写意都有天机溢发之感。他被誉为“元代的黄荃”,是“元代绝艺花鸟画家”。
王渊的传世作品主要是立轴,画于至正三年(1343)的《花竹禽鸟图轴》(现藏在山西省博物馆)、至正四年的《竹石集禽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桃竹锦鸡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秋山行旅图轴》等四轴现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手卷以《牡丹图卷》为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花竹锦鸡图
吕纪(1477~?)中国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今浙江宁波)人。以画被召入宫,值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使。擅花鸟、人物、山水,以花鸟著称于世。其花鸟初师边景昭,又学林良,并广泛师法唐宋诸家,所作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两种画法,前者描绘精工,色彩富丽,法度谨严;后者粗笔挥洒,随意点染,简练奔放,富有气势和动感。其山水宗法马远、夏圭,以大斧劈皴画山石,苍劲有力。人物亦法南宋院体,衣纹线条简练顿挫。他主要是以工整精丽的院体传统作画,造型准确,设色鲜艳。但也能画活泼生动兼工带写的花鸟画。他的画生动,笔墨清新,是当时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花鸟名家。
桂菊山禽图
溪鹤图
边文进:边景昭,字文进,明代宫廷花鸟画家。福建延平府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祖籍陇西(今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年间(1403-1442)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1426-1435)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画。他为人旷达洒落,且博学能诗。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其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有“花之妖笑,鸟之飞鸣,叶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笔墨无不合宜”之说。边景昭的墨线气力十足,变化丰富,精谨细微,柔韧相宜。
百鹤图卷
四喜图(局部)
中国清代画家。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无锡人。曾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礼部给事中、太常寺少卿、礼部侍郎、内阁学士。
沈铨: 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县新市镇人。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尝写花蕊夫人宫词为图,殊极巧妙。日本国王见其百马图大悦,雍正七年(一七二九)聘往三年,归得金帛散给友朋,橐仍萧然。黄行健有诗纪其事。卒年八十余。《国[清]朝画识、画友录、清画家诗史、清朝书画家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