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釉里红瓷器鉴定秘诀:景德镇陶瓷学院论文揭示的真相|真知堂
瓷器鉴定真知堂:釉里红瓷器是瓷器釉下彩绘类型之一,和青花瓷器一样,具有颜色鲜艳,永不复脱之有点。但奇怪的是,釉里红瓷器并不像青花瓷一样被称为红花瓷,青花釉里红瓷器则被称为青花加紫。由此可见,最初的釉里红瓷器,绝大多数都是紫红色的,并非我们现在所见新烧的正红色。
瓷器鉴定真知堂:青花瓷用的是含有氧化钴成分的钴铁锰矿石,所以发色主要是这三种矿物元素的综合。釉里红则是氧化铜一种矿物的发色。前人研究表明,清代景德镇用的釉里红材料,是用一种叫做铜花的铜的氧化物磨得非常细,然后按比例掺入含水石和玻璃粉配成颜料,彩绘在瓷胎上再覆盖透明釉烧成的。
瓷器鉴定真知堂:根据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研究论文表明,当代要配置釉里红原料,铜花比例为12%,含水石比例为66%,玻璃粉比例为22%。釉的配方为釉果79%,釉灰21%。也就是说,当代烧制釉里红瓷器用的是一种石灰碱釉,并不是石灰釉。
瓷器鉴定真知堂:但是,这种配方用目前已经发现的元代釉里红瓷器的实物来对比,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就是元釉里红瓷器的釉,釉灰和釉果的比例肯定不同于现代。因为我们可以从实物看到,元釉里红瓷器的釉比较稀薄,釉水多发青色,可见其含釉灰的成分偏高,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氧化铁成分。
瓷器鉴定真知堂:经过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实验,发现氧化铜含量12%并不理想。氧化铜含量在9%时,发色和釉面效果最好。氧化铜含量过低,则颜色浅淡。氧化铜含量偏高时,则红色减少,绿色大面积增加。并有发黑和流釉现象。下图这件残器标本,表明元瓷的氧化铜含量偏低,但局部可能溅上了浓浓的原液。所以斑点处绿中带黑。
瓷器鉴定真知堂:实验还表明,含水石灰石的比例最好控制在60%左右。当代配方,最后还加入了1%左右的二氧化硅和2%左右的硼酸钙。这种硼酸钙则是元代釉里红瓷器配方里没有的。那么,当代这种釉里红配方,除了氧化铜矿物非常纯净以外,在外观上和元代釉里红配方(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最初拟定的配方近似)有何差异呢?
瓷器鉴定真知堂:实验表明,无添加剂的仿元釉里红配方,明暗度为35左右,绿到红转变度为16.39,蓝到黄转变度为8.93。
而添加了氧化硅和硼酸钙的当代配方,明暗度为28.96,绿 红转变度为25.71。蓝黄转变度为13.22。这个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釉面比当代要亮得多,釉色偏蓝,且红度偏浅淡。
新烧的釉里红瓷器釉面比元瓷暗淡,红色鲜艳,釉面偏蓝不明显。
瓷器鉴定真知堂:玩瓷器,必须要懂基本上化学知识。笔者读高中时,是学校的化学年级第一。所以,对硅酸盐工艺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清楚的。古人云,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理,作伪者也无法把手伸进烧瓷的窑炉里。没有官方那种经过几百次实验寻找合适配方的成本,基本上只能采用陶瓷研究所给出的现成配方,才能烧成成功的作品,这是景德镇作伪者的通病。有志于学习陶瓷鉴定这门学问的朋友,一定要关注瓷器烧制工艺中的化学部分。这是古瓷器鉴定的科学之路。当然,也可以跟随真知堂学鉴定,从眼学和科学两大方向一起来攻破瓷器鉴定的难关。
参考资料:《中国陶瓷工艺》2007年10月刊《釉里红配方与工艺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