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病康复秘诀:四两拨千斤

上述音频整理成文字版本如下:(如有错漏,请见谅!)
各位老师、同仁:晚上好,有幸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拨筋疗法的基础理论与探讨。
每一次听各位老师的交流演讲,自己都会感觉到受益良多。大家都会热衷于谈中医的各种疗法,譬如微创、针刀等等。但有一次,在会议交流完毕之后,主持人的点评对我震撼很大,他说我们的交流内容只适合有条件的大医院和掌握好的医生去应用,不适合基层医生效仿,而且微创和针刀对颈肩腰腿的康复功效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也备受着很多医者和患者的质疑。
主持人的讲话确实警醒了我。我说上面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要显摆什么,恰恰相反,我们的方法并没有推广价值,也没有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还在2006年,有一次,云朵老师亲自和我、还有省中医院的孙主任去老中医陈老师处学习拨筋疗法,那时候我们都还不是陈老师的学生,只是通过交流认识了陈老师。对于拨筋疗法。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先入为主的框架知识,但具体的操作还是很肤浅的,正想向陈老拜师学艺。过了年,初四我们就到了陈老师处,让我非常惊讶的是,陈老先生的收费比医院高出很多倍。而且是个体的诊所,完全没有医保支持,患者却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大多数病情都是比较顽固,或者是多处求医无效的,每天上门来求治者络绎不绝。同时陈老师的拨筋治疗过程,相对来说,患者必须承受比常规中医针灸推拿要多很多的时间,以及要承受酸胀痛苦感,但患者依然愿意花时间和忍受痛苦来治疗。这以后,我每年都会去陈老师处观摩学习,患者一年比一年多。到了2009年,陈老师年纪大了,才退下来开始收徒,我和云朵、还有几个同学才有幸跟陈老师学习这个技艺。
陈老的拨筋疗法受到患者的如此追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患者花费不少,还得忍受治疗过程中强烈的酸胀痛,甚至不远千里来找陈老师做拨筋治疗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真的疗效令患者满意。无论你何时去陈老师处观察,不仅仅是颈腰椎病,相当多的病例都是以拨筋治疗为主。陈老师对学员们反复强调,绝大多数原组织损伤性的疾病,都是浅筋膜层发生了问题,把浅筋膜通过科学的拨筋处理,就能激发人体的自愈力,就能有效的治理病症,而且康复之后不复发,
那什么是浅筋膜?浅筋膜在针灸领域经常被解释为皮肤下的"筋膜样结构"。这些医者推测针灸的刺激可能改变了筋膜的生理或病理状态,所以针灸能治疗多种病症。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浅筋膜的准确定义,应该是指皮下网状纤维软组织。
把浅筋膜病变处理好了,就能治疗好绝大多数原组织损伤性的疾病。然而,现有框架知识禁锢下的我,说实话,当初对陈老师的拨筋疗法,心底是有抗拒和很难以接受的,因为那些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等,其病理因素是由于神经根挤压引起的症状,这个神经压迫引起症状的观点,在当时几乎被主流医学以及社会大众所公认的,甚至到了现在,“神经根压迫”的理论虽然没有当年那么被人盲目认可,但还是很盛行。为什么“神经根压迫”的理论在当时能够成为主流呢?这是由于多种西医的拍片检查,它的客观依据都证实的。但到了最近这些年,医学界才发现“神经根压迫”只是一种简单的表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假象,因为症状并不因此而起。很多没有突出压迫的患者也会有相同的症状,有的突出压迫的患者却毫无症状,康复了的已经好了的患者去检查依然受到压迫但却没有症状,显然,神经压迫理论与临床根本就不相符。正因为这样,才迫使我们需要重新去认识颈腰椎病的深层机理。
为什么相同的病例,用拨筋疗法在浅筋膜层面治疗到位后,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缓解或者治愈呢?而且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当场就能见效。
在2009年,市中医院的孙主任,他也是陈老师的爱徒,2009年下半年,孙主任他们的医院率先开展了拨筋疗法,用拨筋疗法来治疗颈,肩,腰,腿疼痛。随着时间的增加,他们实践后的体会和之前开展的微创针刀技术相比,拨筋疗法临床效果更好,而且治疗过程更加安全,效果明确。一般轻微的颈肩腰腿病症几天就可以修复,严重一些的也是半个月到一个月就可以修复,这个方法安全、有效、症状不反复,能提升人体的自愈力,因此也逐步的被患者认可和接受。
去年的五月份,孙老师的孩子结婚,我和云朵老师一起去拜访他,当时,孙主任刚接收了一位有典型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经核磁共振诊断的一个青年女性患者。结果患者经过几次拨筋治疗与针灸调理,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到如今已半年以上未再发作。
孙主任是陈老拨筋疗法的学生当中,可以说是浅筋膜层面治疗的佼佼者,他临床上治愈的许多病例,单纯从现代医学角度思考,会让人们感到惊讶和难以置信。大医院使用的大手术、微创手术、针刀手术等等,都无法治好的病例,为什么通过简单的拨筋手法就能治好?实际上,绝大多数原组织损伤性疾病,都是浅筋膜层发生了问题,处理好了就能治疗好绝大多数原组织损伤性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浅筋膜病变对于颈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椎体不稳等一系列的深层病理改变,有什么内在关系吗?为什么许多病例通过浅筋膜层面的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呢?果真如此的话,那浅筋膜层面的治疗,岂不是比深层组织的治疗更加简便、更加安全、更加适合广大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去进行实践与探索吗?
这就带出了我们今晚要讨论的重点:浅筋膜病理的分析。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浅筋膜比任何深层组织更加容易损伤,或者说,浅筋膜的损伤,先于深层组织。二、浅筋膜损伤后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比深层组织损伤来得普遍
说到浅筋膜损伤,我在上次的讲座中就已经谈到,浅筋膜在身体的表层,在日常活动中,人体最外层组织承受着各种外力,遭受风寒侵袭的机会远远大于深层组织,因此浅筋膜容易损伤,由于这种损伤,它是外在的,容易让人们理解。
但本次讲座中要讨论的是另一个隐性的,影响力更大,时刻持续作用于人体的,让浅筋膜容易损伤的重要因素是来自身体内部的力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此引进一个物理学“力矩”的概念。
力矩,在物理学里是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者支点来转动的趋向,这听起来有点拗口,我们举几个例子,来方便大家理解。冷库的门一般都很厚重,开门的时候,如果靠近门轴心去推门,显然会非常费力,但如果离开门轴心、距离远的门框去推门就省力得多,但是开门的人去移动的距离要比靠近门轴心的大很多。再如一个走着弯道的游行队伍,在弯道的外侧移动的位置远远大于弯道的内侧。
由于浅筋膜是在身体的最外围,总是围绕身体的轴心做各种运动,因此,浅筋膜的运动量或者活动范围,永远要大于身体的深部组织。这种情况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是持久的存在着,日积月累的,因此浅筋膜比深部组织的运动量大,多劳者多损伤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情。
因此,我们可以下定论,浅筋膜比任何深层组织更加容易损伤,浅筋膜损伤先于深层组织。身体的损伤大多是由浅入深,即便是深层组织的损伤,也早就包含着浅筋膜损伤的基础了。
二,浅筋膜损伤后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比深层组织损伤来得普遍。
浅筋膜的损伤,目前无法用任何现代仪器直接检查出来,因此也被绝大多数医生和患者所忽略。通过现代仪器和设备的检查,许多深层组织如骨质增生、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这些病理改变,能够让人一目了然。我们看患者的症状,感觉的确是由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引起的,似乎只有通过西医手术或者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才能深入到深层次去治疗。但是临床实际中,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临床绝大多数的案例都证明了,通过手术或微创这些来解决深层次组织、或者解除了神经压迫的方法,并不能彻底消除症状。要么手术失败、要么存在手术并发症,又或者治标不治本过而复发。这也正是“神经压迫理论”在最近10年站不住脚的原因。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症状并不是由深层组织所造成的。其实病程长久者,病变由浅入深,深层组织难免会出现损伤。但此时由于浅筋膜长期损伤持久的积累,早已达到非常广泛的严重的纤维化,钙化,僵硬,肥厚,条索,硬块等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许多专著都指出, 80%以上的颈,肩,腰,腿病症,并不是由骨质增生、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等病症引起的,这也是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通可以通过保守疗法,取得理想疗效的原因。不少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会认为,深部组织的劳损,它的影响大于浅层的组织,从而整疗的着重点常常放在深处组织当中,这既承担了较大的医疗风险,又遗漏了普遍广泛存在而又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浅筋膜损伤。
那么浅筋膜损伤与深筋膜损伤,两者究竟谁对身体的影响更加广泛、更加普遍?我们来看这张许多人都很熟悉的解剖示意图,放大图片可以看到,解剖图片的左半边是掀开皮肤后直接看到的浅筋膜。右边是再将浅进膜去掉后的肌肉。我们放大并仔细观察图片,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神经由身体的深部,经过一层一层的肌筋膜组织穿出,直到浅筋膜的层面,神经末梢等各种感觉,包括疼痛感觉、冷热感觉、麻木感觉、酸胀感觉等等,突然在浅筋膜层向百花齐放般的展开,犹如许多植物从地下穿出地面后才会长出叶子,花朵,果实,象树枝的各种姿态一样,许多肢体疼痛,麻木,怕冷,僵紧,这些病症的改变和功能障碍等,都是与浅筋膜层面发生了病变有直接的关联。
既然浅筋膜比深筋膜更有易损伤,而且浅筋膜与皮肤之间垫铺着比深筋膜层更多的神经末梢和感受器。所以浅筋膜损伤后所产生的临床症状,自然就比深层组织损伤来的普遍,这个我们大家都有亲身的体会,越是来自身体表层的疼痛,其体表定位越是清晰、清楚;越是身体深层处的疼痛不适,由于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数量少,患者感觉定位就越模糊。因此只要存在定位清楚,体格检查有压痛的部位,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浅筋膜组织发生了病变所致。
三,浅筋膜损伤大于深层组织损伤,对躯体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影响。
我们来看这颗在电线附近分岔大树的图片。假设为了防止大风来树枝影响到电线,人们用绳索将分叉的树枝来捆扎,若在离树支分叉的轴心点,也就是下端最下方来捆扎。或者离轴心远一点的,也就是树梢的位置捆扎,同样的绳索,同样的捆扎,那远离轴心位置的捆扎,对树枝的约束力越大,这是因为力矩的原因,越是离轴心远的地方。它的力量对轴心的影响力量越大。
这就好比一个螺丝要拧紧的时候,我们人工用手,那是拧不动的,然后用个很长的那个扳手,这个扳手就是延长的这个力矩,然后用很小的力量就可以拧紧螺丝。所以让你移动的距离很大,但是你用的力量很小,就能对这个轴心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样,在人体浅筋膜发生病变、僵硬、挛缩,要比深层组织发生同样的病变,对躯体收缩应力要大很多,因为浅筋膜在身体的表层影响的作用力的距离,就是对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压缩性骨折等重大病理收缩产生的应力。所以解决好浅筋膜病变,就可以很好的改善其对深层组织的病理性应力。
这个就是浅筋膜的调理到了临床上,使症状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甚至能够治愈的内在原因。最后,小结一下今天交流的主要内容:
一,浅筋膜比任何深层组织更加容易损伤,浅筋膜损伤先于深层组织。
二,浅筋膜损伤后所产生的临床症状比深层组织损伤来得普遍广泛;
三,浅筋膜损伤大于深层组织,浅筋膜的损伤对躯体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影响。
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对浅筋膜的认识问题,至于如何调理和修复浅筋膜,这也是一个需要规范的学术,因为浅筋膜是互相牵连的,人体的浅筋膜就好比编织在身体的一张弹性的网络,A区的浅筋膜能影响到B区和造成B区的症状,在远处的浅筋膜也能影响到近处的部位并产生症状,所以,这就需要形成专门的学术来加以研究。我们有幸得到陈老在这方面的传授,也希望有机会在下一次的讲座中和大家分享。
当然,相比起如何修复浅筋膜,我认为医学界当务之急,要先建立起对浅筋膜的认识更加重要,虽然这会牵涉到医疗的改革。但只有我们认识到位了,才会对治疗颈肩腰腿的一些不恰当的疗法予以制止或消除,才会对患者真正的负责任。
今晚所讨论的内容,仅代表个人的理解与观点,希望有更多的同道、学者,尤其是搞基础研究的专家,能积极开展对筋膜学的研究,能够不断地为临床揭示出人体疾病与科学的规律。谢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以调理浅筋膜来治理身体深层的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颈椎病,我将之形容为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最为安全的疗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