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42岁云游雁荡山,写下一卷巨幅草书,...

怀素42岁云游雁荡山,写下一卷巨幅草书,被徐悲鸿赞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公元67年时候,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西方有一金人闪闪发光,后来问及群臣,才知道西方出了一个大圣人,于是刘庄遣使赴天竺求法。
从天竺来了两位僧人,一个叫做迦叶摩腾,一个叫做竺法兰,两个人在洛阳的白马寺翻译佛经,翻译的第一部佛经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四十二章经》。
700多年以后,一位来自湖南的僧人,在云游浙江雁荡山的时候,写下了一卷巨幅草书《四十二章经》,成为了中国草书史上的不朽传奇。
这位僧人便是唐代的草书大师,有着“草圣”之誉的怀素。
怀素的书法人生是非常值得当代所有学书者借鉴的,他对于书法有着痴迷的热爱,曾闭门练字,终不得法,同很多学书者一样,练成了一手的“江湖体”,而当他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就开始下山寻访名师,“谒见当代名公,错综其事”,跟他一道的还有信佛的潭州刺史张渭。
云游长安城的时候,他跟随张旭的弟子邬彤学到了根正苗红的“二王”笔法,自此书艺精进,睥睨群雄,而后他又南下拜访颜真卿,学到了张旭传给颜真卿的用笔之法,自此精修,其书名之盛,甚至可隐隐比肩于“草圣”张旭了。
唐代的大历十三年的时候,42岁的怀素云游到了这件雁荡山,对于雁荡山的美景流连忘返,于是在一种极度畅快的心境之下,用极为精熟的草书写下了自己熟诵千遍的佛家圣典《四十二章经》。
这件《四十二章经》在中国草书史上占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怀素的草书在宋代编写《宣和书谱》的时候,还有一百多件,而到了晚近以来,仅仅剩下寥寥数件,而如此极品且巨幅的草书,存世仅此一件而已。
此作也被世人称之为“三绝”,“一绝”是经文之绝妙,自不必说,“二绝”乃是名僧所写,“三绝”乃指的是此作的“草法”之精绝。
此作字数共有2663个字,全卷有3丈多长,笔法神奇,变化莫测,每一个字的“草法”都极为精准,乃是古今罕见的一件极品,唐人之后,如此精妙的草书作品便已经绝迹了。
此作曾被历代名家收藏,卷尾之处有一段其弟子的跋文:
“师书妙绝古今,落笔纵横,挥毫掣电,怪雨狂风,随手变化,隐见莫测……”
由此可以看出怀素的书法风格,乃是在深谙古法的基础之后,充分发挥出来自己离奇的想象力,这自然与他的游历能够亲见各地风土人情与高山大川密不可分。
大画家徐悲鸿见到此作之后,绘制了一幅《怀素写蕉叶图》,其上有一段跋文
“藏真四十二章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诚当以书佛目之。”
在徐悲鸿的眼中,怀素的这卷巨幅草书《四十二章经》足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而今,我们将这件怀素的《四十二章经》原拓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宣纸1:1复原,还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细腻而神态毕现。
欲购此怀素巨幅草书《四十二章经》全卷,请点击下面“看一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