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 人物 | 明太祖朱元璋:实兼而有之者也

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在南京独自登上西楼,倚楼眺望清秋时节的美景。万里夕阳从天边落下,江河独自长流。今天的故事便从这南京城讲起。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朱元璋在南京南郊祭拜天地,登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告祭礼结束,朱元璋在百官的簇拥下,披衮服、戴冠冕,接受万民朝拜。看着面前的文武百官,他的思绪渐渐飘远......
他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他还不叫朱元璋。他想他会永远记得儿时那段贫苦却又快乐的时光。他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一边看着牛儿吃草,一边憧憬着自己的未来。他的愿望很简单,他希望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希望能吃饱饭,如果能娶到一个贤惠的妻子再有自己的孩子就更好了。
想到这些,他笑了。他想起了那个陪他逐鹿天下的结发妻子——马氏,那个谋略过人、胸襟旷达的女子。能娶她为妻,是他一生的福气。父母若泉下有知,也可心满意足了。
但他的家早都散了,散在元至正四年的那场大饥荒中。短短一个月,他失去数位至亲。面对饥荒,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去。不过,现在的他有了为老百姓谋生存的权力。他决定了,一定颁布有利于百姓生活的法令,努力让百姓吃饱饭、过好日子。
在他的记忆里,百姓的日子一直过的很苦。天灾,人祸,苛税......他们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被朝天地耕作了一辈子,却填不饱肚子。有的人甚至连死后入土为安的资格都没有,一张草席,无人问津的荒郊野岭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他也曾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他也曾讨过饭,也曾为了一口吃的跋山涉水受尽冷嘲热讽。他怨过,也恨过。恨那世道不公,怨那老天无眼。
不过,他是幸运的。挫折并没有成为他难以击败的对手,而成为他成长路上最好的陪练。也可以说,这些挫折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说到这儿,他突然想起了汤和,想到了周德兴,想到了徐达,想到了那些陪他白手起家的弟兄们。他因汤和的一封信而入义军,受到郭子兴的提携,后来被郭子兴猜忌。却也因祸得福攻克定远,而后收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可谓四战四捷,自此走上了他的霸业之路。如果没有那封信,他现在会在做什么?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一路走来,他遇到了成就他霸业之路的伙伴,也遇到了他的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

他与陈友谅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从太平到洪都,再到鄱阳湖那场被载入史册的大决战。哪场战役不是刀光剑影,精心谋划?不过他赢了,他凭借独特的军事眼光一次次化险为夷;他得到身边谋士的鼎力相助;他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尊重。鄱阳湖一仗,他大获全胜,而陈友谅彻彻底底的输了。

最令他印象深刻和敬佩的对手,应该是张士诚了吧。他敬张士诚敢于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敬他在死亡的威胁前面不改色,敬他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一山不容二虎,胜利者只有一个。那个胜利者是朱元璋。

他抬头看了看天,今天的天似乎格外的蓝,像极了小时候看到的样子。正月里的风还有些冷,他的心中似乎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说不清也道不明。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他知道属于大明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事等着他去做。

最后,随着礼官一声令下,他终于完成了登基大典的主要部分。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而南京也开始了另一趟见证之旅。

文字来源:玖辞
图片来源:网络
文本校对:辛夷
网络编辑:达芬旗
本期责编:艫韽
后期审核: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