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正民间中医转正,是一种无量功德!
01
《2019年甘肃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公告》中明确:
考核时间:2019年6月底或7月初(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信息为准)。
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可于6月20日前到当地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领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准考证,按准考证上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采取客观题纸笔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考核结束后,可登陆录网上查询是否通过,考试通过人员按准考证上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现场专长考核。
对于这种笔试加现场考核的方法,不仅仅甘肃省一个省份。
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王国强曾表示,中医专长考核,不同于医师资格考试,重在临床疗效的评估。
可是许多省份在考核中医基础知识时,还是设置了笔试部分。中医基础知识是民间医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加考核的必经之路。
没有过笔试部分,连后续考核的资格都没有,考生们精心准备的一切,可能就会因这一关笔试没过而泡汤。
许多民间中医担忧,要取得执业证还需笔试合格,他们可能临床水平过硬,但是针对笔试还是害怕应付不过来。
尤其还存在这种情况:如一位民间中医说的,笔试大部分为与西医相关的内容,对他来说确实太难。
这些年,有关民间中医转正的政策不止中医专长考核一个,可是取得医师资格证的民间中医并不多。
其中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西化的笔试。以往的考核当中,中医基础知识的考核都是通过笔试来进行的,统一的笔试内容包括许多西医内容,对民间中医来说并不合理。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研究协会会长陈珞珈就曾直言,“这么多年,没有几个民间医生真正能‘转正’。”民间中医从药物归经配伍、四诊合参、辨证辨病直到遣方用药,每一家、每一派都有自己的模式,全靠经验和悟性来传承,一些民间中医的秘方绝技就是这样产生的。而按照以前政策考试的思路,即使是“双桥老太”也会被挡在门外。
@“中医纪元 ”在微博中也曾表示:
所以,在新的中医专长医师考核当中,为更大符合民间中医的成长模式,才将考试改为了考核,以现场问答的形式来考核相关基础知识,而且具有个性化。但是不保证有些省份会根据实际增加细则,比如甘肃省的这种继续笔试。
幸好,多数省份都将现场考核作为了唯一的考核形式。
02
除了笔试这个问题,民间中医还有个最大的难关恐怕就是“2-3个推荐医师”了。
这也是许多民间中医最大的拦路虎,以及许多虚假培训机构嘴里最大的肥肉。且因为这块肥肉,还有源源不断的虚假培训机构冒出来。
3.8万、1.6万、1.28万、2.8万、4万……各种明码标价,各种“保证推荐”、各种“保证报名”,各种“包过”骗局,吸引了全国各地急于取证的广大民间中医上当受骗。
具体详情可以参阅:《12800元包过中医专长考核,全国2000人上当,培训诈骗公司为何能生存?》、《民间中医交1.6万元没报上名,中医药局打脸培训机构》、《民间中医培训陷阱调查:交费数万元却没有考核资格,材料涉嫌伪造》。
许多民间中医表示,如果不是推荐医师太难找,不会侥幸去报培训班,甚至明知可能被骗,也会偏向虎山行,万一真的呢。
针对“推荐医师”这个规定,真心希望后期政策能有所改善。
毕竟推荐医师,应是一个辨别人才的助力,而不应是选拔人才的拦路虎。它可以成为条件,但不应该成为先决条件,甚至于没有推荐医师,就没法报名,就不能参加考核,难免违背了《中医药法》的初衷。
何况,大多数民间中医有交集的执业医师不多,满足一定职称的更不多,就算找到了,恐怕也不能真正起到推荐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张涤曾在两会上表示,要加强民间中医资格认证指导,保存中医药国粹,确保民间中医药宝贵技术和方法得到传承。他建议加强对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特别是上了年岁的民间中医如何取得行医资格进行政策及方法指导。加快对民间中医专长绝技及对确有疗效的单病种疗法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
考核录用民间中医,关键还在于临床水平,希望民间中医取证的道路,能走向真正合理的正轨。
03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考核本身,因为以上这些关卡,许多民间中医变得有些偏激。
存在一定不满情绪无可厚非,但上升到悲观厌世,并大加否定甚至诽谤整个考核政策,乃至抨击身为执业医师所代表的所有学院派,就未免有些失衡。
就像相关人士@“肾病医师李建民”说的:
目前中医界存在这样几个争论不休,且流行的词汇:
1,学院派:似乎已经成为中医不正宗的代名词;
2,民间中医:似乎已经成为中医高手的代名词……
其实无论学院派还是民间中医,都有高手,也有庸医或骗子,但到底谁是高手,没有标准,你能治得了哪些病,你是否能真的匹配老百姓的健康需求,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怕只怕,有些中医,无论学院派还是民间中医,自吹自擂有一身本领,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包括癌症晚期,可是老百姓找到他们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却并不如他们所说那般厉害。希望越大,可能失望就越大。
《老中医》中翁海泉在治疗妇人胎死腹中那一病例中,也只敢说自己有70%的把握,但他极力劝说家属,不惜屡次免费送药的情形,真正的自信至少要高于70%的,但他还是没有说太满。
总之,做人不能做“半桶水咣当”,但说话千万要留有余地。这也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给家属留一个心理准备,给医患矛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
只是现在很多中医,为了尽快做出个人品牌,恨不得多夸夸自己,诊所也是把他们包装得高大响亮,甚至超出很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谦虚。所以吸引老百姓越多,可能挖的坑也越多。
更可恨的是,有些中医明明没有一点本领,还披着中医的外衣招摇撞骗,既把中医捧上神坛,又把中医置为刀俎上的鱼肉。在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中,不断遭到老百姓的抨击。
这种情形,在学院派和民间中医中都存在。高手有之,卑劣者亦有之。
其与个人有关,不应该上升到对整个群体的攻击。就像中医人并不能代表中医学一样,一些不良中医,不应作为判断整个群体的准则。
所以,与其争论学院派的中医不正宗,与其争论中医高手在民间,不如把这个时间拿去学习,提升自己,这才是最正确的投资。
另外,2019年下半年,还有许多省份的中医专长考核在即,还没有参考的民间中医们,希望能正确对待考核,起码可以避免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错失机会,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也希望相关省份在对待民间中医的考核上,不会太形式主义,而是真正贯彻《中医药法》的实质,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准则,让真才实学者真正走上转正的道路。
当初不少参与中医药立法的非中医界专家曾透露,他们亲眼见证、亲身受益于民间中医的医术。可以说,民间中医是靠自己的“金刚钻”,敲开了《中医药法》的大门,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所以,为了人民的福祉,应慎重对待中医专长考核,我们每挖掘一个民间中医,每为匮乏的中医队伍添一名铁杆中医,就是一种无量功德。
医馆视界
<有温度的公众号>
一个整合中医行业信息资讯的权威服务平台,汇集最新中医行业资讯、国家相关政策、民营医馆经营理念剖析等。致力于为民营诊所/医馆提供最有价值的医疗信息服务,推动传统中医馆/中医诊所行业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