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畹町有个“老兵村”

位于中缅边境的瑞丽畹町,有一个团结村,这里的村民几乎来自半个中国——远征军和他们的后代。

畹町桥

缅甸边民通过畹町桥,他们经常往来于此

七十年前,中国远征军收复畹町后,不少远征军老兵滞留在畹町,其中47名远征军老兵在此组成了一个村落,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如今,团结村里的远征军老兵已经全部去世,仅留四个遗孀和他们的后代。畹町,已经是他们的家。

畹町桥旁,史迪威公路和滇缅公路交汇于此

团结村距离畹町口岸不远,整个村子沿边境而建。站在村中居民家中的小楼上,都能见到不远处的缅甸村庄。

团结村简史

在团结村村委会门前的一块汉白玉石雕上,雕刻着团结村简史。“……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他们从全国14个省告别家乡,离别亲人奔赴滇西,甚至缅甸、印度参战。

1945年1月20日,畹町光复,他们光荣完成了抗敌的使命,解甲归田。当时,由于条件原因,很多人流落畹町,自谋生路。解放前,他们为了生活,参加了畹町当地的力行,靠着搬运进出口物资谋生,生活稳定后,大部分抗战老兵开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范畴生和妻子、小孙女。他的父亲1996年去世,这是父亲唯一留存的照片

“老兵村”村长叫范畹生,他们村子里有四个叫“畹生”的。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兵,留在了这里,孩子们自然也就有了与畹町结缘的名字。

洋芋君来到这里时,范畹生正带着小孙女准备去幼儿园报名。他的父亲范水炳在1996年去世。“后来也曾想过要回去,但都回不去了”。老村长说起父亲,忍不住哽咽起来。为了让后人记住父辈曾付出的努力,他们决定编写团结村的简史。

负责编写团结村简史的除了范畹生,还有李洪刚。李洪刚的父亲李旺原籍广东,是远征军200师的一名下级军官。和其他流落畹町的老兵一样,李旺也在抗战胜利后加入了当地的力行。“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没办法,当了那么多年兵,别的不会干,只会干这个。干这些体力活遭到当地帮会的盘剥,可一天没活干,下一天的生活就成了问题。”为了编写村史,对于父辈当年流落畹町的苦,李洪刚曾做过详细的调查记录。

李洪刚捧着父亲的照片

“隔着千山万水,当时的交通极为不方便,也有些家已经没有了,不愿再回去。”李洪刚说。

李洪刚从父辈口中得知,解放后畹町成立了搬运工会,老兵们全部成为工会的工人,从此摆脱了帮会的盘剥。但到了1952年,随着边境口岸进口货物减少,老兵们依靠搬运货物已经很难维持生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老兵们开始在畹町开荒种田,从此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一些老兵开始在畹町娶妻生子。李洪刚的父亲李旺也正是那个时候,与畹町当地一位姑娘结婚。

周恩来总理1956年12月15日陪同应邀前来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的缅甸联邦总理吴巴瑞一行,取道缅甸九谷,进入滇西边陲重镇畹町。当天,两国总理步行踏过畹町桥进入畹町,当时9岁的李洪刚正在欢迎队伍的少先队队列里。“我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系着红领巾,看着周总理走过,心里很激动。”少时的记忆仍在他脑海里。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老兵们不愿意过多向外人提起他们的身世,团结村也一直湮没在中缅边境的大山深处,不为外界所知。

82岁的曹凤英和女儿韩冬梅。曹老是村中仅存的四个遗孀之一,丈夫韩金彪是远征军老兵,祖籍河北

如今,团结村里的远征军老兵已经全部去世,老兵的后代们却在此安居乐业。李洪刚说,解放后,流落畹町的父辈们开荒种地,又成立了合作社。结束了居无定所、飘忽不定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团结村也实行了联产承包制,经过父辈们数十年的经营,他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如今,团结村开垦的土地700余亩,由老兵们的后代、亲属组成的村民人数已经达到了389人,他们很多人告别了农业生产,从事商业、运输等行业,不少家庭都添置了小轿车。

村委会院子里的释迦挂满枝头

为了纪念父辈们在畹町创业扎根的不易,2013年,李洪刚特地调查了村史,并将村史与当初创业的47名老兵名单雕刻在团结村村口的汉白玉石雕上,汉白玉石碑上还有两行大字:“先辈远征抗战难归乡,后辈勤劳善良建边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