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腐蚀现象(土沁次生结晶)专业课
这是一件业界公认的西汉时期圆雕立像,玉质温润,微微土沁,线条流畅,美不胜收,而鉴定的皮壳风化要点就在于那挂满周身的微微土沁之上,这也是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古玉腐蚀次生沁,结晶)
通过放大仔细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沁非覆于表皮之上的一种土沁颜色,(颜色,比如刷墙,比如涂指甲油,一种表面性而非进入肉体本身的一种外在颜色)而是与玉发生了物理现象,由内而外形成的一种沁玉一体的状态,沁不是一种颜色,而是玉的一种状态,这点很重要,要注意区分
如上图所见,出土的古玉象,其表面沁状态特征为,出土古玉局部可以见到烂斑中有个别细小而深刻的孔洞,呈不规则状,有如虫子啃食苹果一样。深入玉肉中者为蚀孔,孔口小而孔内则“海阔天空”,故被称为蛀孔、蚀洞,很多人也称为蚂蚁洞或者次生洞,只是因为玉体的初期钙化发生了玉体内部流失形成的空洞状态,也可以称为风化状态(如下图)
腐蚀洞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细微观察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蚀洞的特点:微距看,蚀孔、蛀孔绝大多数表现为口小内大,口内还会套有多层小口,洞中有洞,孔中有孔,方寸之间,犹如一处小小的古战场世界一般,又犹如一处被人遗忘的城堡。
有条件的朋友再渗入看的话,则会被小小的真品腐蚀洞所震撼,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一般洞口壁非常细薄,孔壁边缘有塌陷或跷起尖锐锋利,孔内老土咬底、洞内已生成纤维状(柱状或针状)闪亮次生晶体、或有均质胶固体、或有黑褐色碳珠、或有纤维网等存在,都称为“次生结晶”,犹如浩海的山丘一般,甚至可以欣赏到土每一次咬食玉器,而玉器自我保护,两者分庭抗礼的精彩场面,这种状态是目前很难仿制的出,仿制者多以高锰酸钾作灰皮,但高锰酸钾改变了玉的表皮结构与次生结构,这也是鉴定土沁结晶的一个要点,灰指甲与指甲油的灰色指甲是不同的,一个顾着面,一个里外皆自然延伸,这是一个审美要点,也是鉴定要点。
刚才我们讲了次生结晶的状态,现在我们在讲一讲次生结晶的原因与物理现象表现,古玉在地下潮湿环境的长期作用下,次生结晶体经毛细管组织析出玉器表面,(犹如青铜器一般,沁的形成由内部材质与外部环境形成了相互交换,形成了青铜沁,玉也是一样的道理)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有颗粒状、粉末状、针状、石榴子、冰花、雪花、冰糖块等形态各异的晶体组织,玉器加工面出现次生结晶体这是很重要的古旧特征之一。如在阳光下一照,会看到很多闪烁的结晶;如在放大镜下观察,结晶体多细小星光闪烁,犹如七彩斑斓,古玩界所称,(宝光),这是一种非常美非常美的原生沁状态(就比如刚刚出土的红斑绿锈的青铜器,绿锈的下面其实还有一层晶体锈,看过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犹如钻石一样,光彩迷人)
次生结晶侧光图
次生结晶竹叶状
次生结晶冰花状
次生结晶菊叶状
图1-5:次生结晶针状
次生结晶七彩
次生结晶七彩
真正绝美的古玉状态,你不去研究就绝对不会见到,很多人收藏玉器却不研究,我为他感到遗憾,一枚古玉在古玉学者和收藏家的眼里就是一部记录千年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真正的古玉藏家痴迷古玉,只要但凡懂一点古玉的,都会痴迷,试想一下,数千年前,先民遗留的玉器、石器,经过漫长的岁月,深藏于山谷之中,浅葬于山巅之上或散落于原野河川,都无一例外的要经受几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酸碱浸蚀及大自然的地磁、地热、地压、地震、光照、山火、地气、冰冻、氧化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反复侵袭,造成玉件、石器本身出现不同的外观与内质的各种表相或肌里的“次生”变化,用软玉制成的物件,由于独立个体的存在,不同于它在原生矿体内的环境,在自然条件中,在受到内外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下,使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元素种类含量的玉器,内、外都出现多种“次生”美丽可爱的不同自然纹理、包浆、皮壳、蚀痕、融洞及沁色。有的呈像于表,有的内含于里。在15倍放大镜下观察有云雾状、云团状、羽毛状、浪花状、冰花状、棉絮状、松针状、束丝状、杂草状、菊叶状等等。组合不同,凹凸各异,色彩斑斓,犹如一个“万花筒”美不胜观,这些神奇的物象就是岁月的痕迹,收藏一件玉器,简直就是收藏了一座历史后花园,至于这座后花园您是否逛过,只有自己知道。